李玫瑾:小天才的共同点是“超强的专注力”,3岁开始就可以培养,最好不要超过8岁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曾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专注力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

她进一步做了解释:

“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备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超强的专注力”,80%的孩子不是输在智商,而是专注力上面。”

那么,专注力差的孩子,学习效率自然就变低了。这种专注力差的孩子,会坐不住、易走神、学习差、反应慢,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的两个阶段和四个特质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卢修斯·格塞尔有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专注力的测试。

他在房间里放置了8个不同的玩具,这些玩具放在不同的地方,通过孩子的动线图、在某处停留的时间等因素,测试孩子们专注力的表现。

他发现,孩子的年龄越小,动线图越杂乱,单一玩具停留的时间也越短,这意味着专注力也越低。但一旦年龄超过了4岁以上,孩子们的表现有了明显不同:动线图更简明,在某个玩具上停留的时间也更长,专注力相对4岁前,高了很多。

没错,4岁是专注力两个阶段的“分水岭”,4岁以前,孩子主要存在的是“无意注意”,跨过4岁后,“有意注意”就开始成形并发展。

那么,有所扩展下来,3-8岁,就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时期了。

同时,专注力有四个重要的特质,这四个特质是我们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四个方向,家长一定要注意,并且有意的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和陪伴。

这四个特质是:专注力的稳定性、专注力的分配、专注力的转移和专注力的广度。

关于专注力的稳定性:专注第一个目标

我们回想一下,是不是常常在做一件事情的中途中,一下子忘了“我干啥来了”?同样,要让孩子记住做这件事的目标,防止走神,也很重要,这就是专注力的稳定性。

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需要爸爸妈妈们给予足够的耐心的,那么专注力的第一个目标,不是催促,不是计时,而是告诉孩子,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这是培养专注力的第一步。

训练一,帮上面的四只鞋子找到它们的另一只吧。

这里,主要是训练孩子拒绝干扰的能力。

训练二,看看TA去哪儿?

这里,主要是让孩子学会用视觉追踪法来牢记目标。

关于专注力的分配:一心也能二用

有时候,“一心二用”也是专注力中分配能力的体现。当有多个活动同时进行时,就需要我们学会合理地分配专注力在各个活动上面,不懂得分配专注力,反而会影响效率。

比如,在幼儿园里上手工课,孩子们需要边听老师讲,边看老师怎么做,同时自己手里的也要学着一起做。

或者是在小学上课时,老师边讲边写,孩子们需要在下面边听边做笔记,这都是一心二用的表现。

训练一,迷宫游戏,比如这个,小白兔要到外婆家,需要走很长的路,并且还收集全部的萝卜才能补充能量。

这是在训练孩子,学会同时记住任务要求,并且完成并列的不同任务。

训练二,我会排列好,将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对角线都有这四种食物。这是训练孩子记住事情的关键特征,并且运用数学的思维来完成任务。

关于专注力的转移:事件之间的转移

能否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并且快速地进入专注的状态,这是专注力转移能力的体现,也是思维灵活性的一个标准。

简单来说,快速地退出,再快速地进入状态,这是一个专注力强的孩子的表现。

那么,怎么来训练呢?

训练一,进行“找不同”的训练,这需要孩子在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快速的发现两副图相同区域里的不同之处,并且快速转移注意力到下一处。

训练二,把点连线,将点阵图里的一些点连起来,可以连出某只小昆虫,也可以连线出菠萝,这个过程里,需要孩子根据原图,再在空白中重现出来。

关于专注力的广度:大事化小

面对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对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把一个大的问题变成多个小的任务和目标,各个击破。

就像是吃一个大大的蛋糕,我们可以把蛋糕切成小块,然后分别一口一口地吃掉。

这样的训练会让孩子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思考问题,面对难题,养成分类和细化的习惯,这对未来面对难题时,有正确的解题思路,会大有帮助。

训练一,在一堆放满各种书的房间里,寻找某本书:蓝色的封面,书是合起来的,封面有读书的兔子。

这种训练,着重让孩子学会用排除法,能够快速的理清头绪。

训练二,密室逃脱,将数学观察后,填写到圆圈里,最外围红圈里的数字就是密码,按照逆时针顺序来排列,就能打开门上的锁。

这个训练的培养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对任务进行切分。

好习惯影响一生,父母在教育上的投资,一定有超值回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