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

激光技术已从方方面面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激光器种类繁多,其各自波长不同,特性不同,因此所应用的领域也不同。按工作介质不同,激光器分为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自由电子激光器6种。其中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还有很多细分种类。

提起激光器,就不得不提到我国一位非常优秀的专家——王大珩。他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原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王大珩主持制成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1986年3月和陈芳允、杨嘉握、王淦昌等4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被称为“863计划”。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一个科技世家的诞生

王大珩的父亲名叫王应伟,是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的高材生,也是我国早年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家。当王应伟看着刚生出的儿子时,脸上的笑容溢于言表,但却又该为儿子起一个什么名字而苦思冥想。经过长久的思考,他为儿子选择了一个极不常用的生僻字“珩”。“珩”字在辞典上有两种解释:一是形状像古代乐器磬的玉佩上面的横玉;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

王大珩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其父教诲。父亲王应伟从小就引导王大珩学科学,激发他热爱科学的兴趣。工作之余,王应伟还教育辅导王大珩超前学完了中学数学和微积分。王大珩酷爱数学,精通理化,读高中时数、理、化总是第一名。智慧超群的王大珩,在父亲的辅导下,总嫌老师讲的课进度太慢,吃不饱,他就自行向前学。初中毕业已学至高中一二年级的水平,高中毕业已学完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其父王应伟常常以自身的实践经历告诉儿子:越能吃苦,越有出息,也越能成才。从少年到青年,王大珩始终牢记父亲的一句话:“走科技之路,没有过时之时”现在回看王大珩的成就,其取得的成就除了自身努力以外,更不开父亲的教导。

除了王大珩外,王家的儿女个个都有成就:王大珩的两个妹妹都是医学专家(一个是外籍院士),三妹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家,小妹是纺织行业的总工程师,大弟是造纸工程师,小弟是中学教师。而王大珩的两儿一女都是博士。

参与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科技活动

第一颗原子弹、人造卫星

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

新中国第一台激光器

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

影响中国科技进程的“863”计划

中国工程院的组建

中国的大飞机科研项目

从零开始——光学玻璃

1951年,他被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次年,仪器馆在长春建成,后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王大珩被任命为代理馆长、所长、此时国家急需大量科学仪器,但当时国内想制造光学精密科学仪器,却拿不出制造它的材料——光学玻璃。光学玻璃是指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谱分布的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中的透镜、棱镜、反射镜及窗口等,由光学玻璃构成的部件是光学仪器中的关键性元件。至此,王大珩院士带领大家从零做起光学玻璃,经过他们的努力,1953年12月,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也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之后在王大珩先生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在建所不到6年的时间里,相继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等一大批高水平的光学成果,史称“八大件一个汤”(“八大件”指8种光学仪器,“一个汤”指融化态光学玻璃),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在光学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奠定了我国国产精密光学仪器的基础,也轰动了全国科技界。

淡泊名利  “请不要再叫我  ‘中国光学之父’”

尽管王大珩功勋卓著,但他始终把个人名利看得很淡。他认为,工作都是大家做的,不该系千万功劳于一身。

回国60多年来,王大珩自己很少发表科技论文,而经他审定的文章、报告、讲义、规划却车载斗量。有人请他介绍新中国光学发展历史,谈起别人的贡献他如数家珍:谁做了哪些工作,在什么条件下解决了什么问题,讲得头头是道、一清二楚;而提到自己时,他总是轻描淡写,决不夸耀自己个人的作用。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王大珩经常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参考资料:


■光电资讯.各种激光器应用和特点

■长春中国光学科技技术馆.光学人物|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一)

■人民日报:王大珩,用“光”改变了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