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一文教你掌握存储卡选购秘诀 第1407讲?
看懂SD卡的参数
别看小小一张卡,读懂上面的参数,你就能获取到最重要的信息,并以此来初步判断卡的等级。
1、储存容量
在整个卡面上储存容量的标记占据了最突出的位置,它很重要也很容易懂,越大能存的东西越多嘛,所以这并不是我们需要去认真了解的参数。
2、读取速度
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前恐怕SD卡面上标注的这个参数是新手最关注的参数了,但事实上这个参数意义并不大,它只是告诉你这张卡的读取速度,大白话就是把数据从卡里面读取出来的速度。
但SD卡相对于相机的功能是写入数据,数据从相机写入SD卡的速度——写入速度才是我们最应该看重的。
3、卡容量(等级)类别
SD卡的容量有大有小,从小的2G到大的2T,这一个标记就是根据卡的容量大小做的划分标记,如果你仔细看看市面上的SD卡,你会发现有些卡标记SD,有些则标记SDHC、SDXC。
SD:0-2G的卡
SDHC:4GB-32GB
SDXC:64GB至2TB
仅此而已。
4、速度等级标记(重点)
这是第一个表示一张卡写入速度的标记。
字母C里面带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前这张卡的最低写入速度是多少,如C10表示这张卡的最低写入速度是10MB/S。市面上可能存在的速度有C10、C8、C6、C4、C2,数字越低写入速度越低,数字越高,写入速度越高。
简单表述这个标记的发展历程(大白话,简单知道即可):在技术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不管是相机还是其他能用SD卡的设备本身产生的数据量不大,所以对SD卡的读写速度要求不高,10MB/S已经完全够用了,但随着相机等设备技术的提升,产生的数据量急剧增大(如RAW、4K视频),10MB/S的写入速度又变得远远不够用,所以SD储存卡的厂商只能变革,最终产生了高倍速度读写技术,用新的符号来标记——UHS(高倍速度等级标记)。
所以C10、C8、C6、C4、C2···这个标记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属于过去的标准,当你将这张卡用在只支持普通读写设备上时,最低速度就应该看这个标记。
5、高倍速度等级标记(重点)
这是第二个表示一张卡写入速度的标记。
字母U里面带一个数字,同样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卡的最低读写速度,如U1是10MB/S,U2是20MB/S,U3是30MB/S,数字越高,最低读写速度越高。
简单表述这个标记的发展历程:可以理解为是普通读取速度向高倍读取速度技术革新的产物,目前主流的SD储存卡类型,几乎能满足市面上大多数相机设备使用,但随着4K、6K、8K视频的出现,SD储存卡的写入速度再一次受到了挑战,针对视频数据写入速度的标记出现了——V标。
所以U1、U2、U3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你将一张卡用在支持高倍读取技术的相机上时,最低写入速度就应该看这个数字。
6、视频速度等级标记(重点)
这是第三个表示一张卡写入速度的标记。
字母V后面加一个数字。数字表示当前这张卡在拍摄视频时,能支持的最低写入速度,如V30表示视频最低写入速度30MB/S,V60最低写入速度60MB/S,V90最低写入速度90MB/S。
所以V30、V60、V90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你将一张卡用在相机上录视频时,视频数据的最低写入速度就应该看这个数字。
7、硬件接口类型
这个标记有两个信息点可以获取:
A、这张卡支持UHS(高倍速度读写)。
B、这张卡的硬件接口类型,I表示接口只有一排针脚(这货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但即使在我专门看了程序设计文献,也看不大懂,俗称金手指,总而言之指的是用于读写的部位多少),II表示有两排金手指。接触部位更多自然能给到更大的读写速度。
所以这里的标记“I、II”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当你的相机支持(兼容)“II”接口时,你可以选择用“II”接口的SD卡,可以帮助相机提高数据的储存速度。
当你的相机支持(兼容)“I”接口时,你可以选择“I”接口的SD卡,也没必要买“II”接口的储存卡,用不上。
SD卡数据解读案例
上面这张卡是一张128G的SD卡,普通模式下最低写入速度(C10)10MB/S。UHS模式下最低写入速度(U3)30MB/S,最高读取速度170MB/S,支持UHS-I(接口类型),视频最低写入速度为MB/S。
SD卡等级表
(图来源网络,侵删)
表格最左侧表示最低读写速度,右侧为三种标准的标记样式,10MB/S是三种标准的交叉口。
SD储存卡存在等级高低,自然价格也会存在差距,市场上几十块钱到两三千的储存卡都有,理论上卡的级别越高越好,但用不到即为浪费,具体应该选择哪一张储存卡还得和相机挂钩,根据手中的相机来选择储存卡才是最划算的买卖。
关于如何选择手中相机的SD卡,3个步骤解决:
1、SD卡的最低写入速度要多少?
2、SD卡的接口类型要选“I”还是“II”?
3、卡的容量大小要多大?
SD卡的最低写入速度要多少?
要知道一款相机所需SD卡的最低标准,方法有两种:
A、看说明书。
B、根据相机参数简单计算。
两种方法我更推荐第一种,一般相机的说明书会非常详细的标记出一款相机所需的储存卡规格,选择所列要求了最高级别的标准即可。
如索尼A7M3说明书上标注了拍摄不同规格视频所需的SD卡要求,其中4K100帧时要求最高,需要使用最低读写速度U3的卡,买储存卡的时候选择有U3标记以上级别的卡即可。
第二种方法,你可以打开相机,点击菜单看一下拍摄最高规格的视频(如4K、8K)时支持的最高码率有多高,然后将最高码率的数值除于8,得到的数值就是你应该选择的SD卡最低写入速度标准。
还是以索尼A7M3为例,A7M3支持的最高视频规格是4K100码率,用100Mbps除于8,得到13MB/S,那么理论上你的卡最低读写速度高于13MB/S即可,市面上满足要求的还是U3标准卡。
最低写入速度低于相机要求会发生什么事情?
1、录制视频时如果SD卡的写入速度低于要求,会出现录没两分钟后相机停止录制。
2、连拍照片的时候,如果SD卡的写入速度太低会出现连拍一定数量的照片后,要等待相机写入缓存数据后才能继续拍照。
相机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按下快门或者录制按钮后开始产生数据,产生的数据一开始会先缓存在相机的缓存空间里(无卡试拍),然后再慢慢写入储存卡。所以如果我们是采用拍一张停一会再拍一张的模式拍照,因为中间给足了相机写入数据,相机的缓存空间得以快速腾空出来,此时只要卡的读写速度不会太低,几乎不会影响拍摄。但如果开启了相机的连拍功能,相机的缓存空间快速塞满同时如果SD卡的写入速度不够快就会导致要等待数据写入而无法拍摄的情况。
视频的录制本质上是大量图片数据的储存,SD卡的写入速度跟不上相机就会停止录制。
SD卡的接口类型要选“I”还是“II”?
确认SD卡的接口类型也有两种方法:
A、看说明书。再没有什么比说明书更负责的答案了。
B、看相机储存卡槽标注
同样以索尼A7M3为例,打开卡槽我们也能简单知道两个卡槽的情况。
卡的容量大小要多大?
有事无事翻翻说明书你会发现80%的摄影问题都有了答案。
“初学者看的是容量,老法师看读写速度。”这是我整理这篇文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其实很多知识点并不难,但如果在茫茫网海中寻找,也确实如海底捞针,希望我的这篇大白话文能让你有“突然明白”的作用。
一、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用F/数值来表示。
光圈与快门速度、ISO同时控制画面曝光!
通光孔越大,进入光线越多
通光孔越小,进入光线越少
二、如何理解光圈数值?
光圈通常用F1、F2来表示。
数字越大,光圈越小;数字越小,光圈越大。
光圈F值=镜头焦距/镜头有效口径直径
重点:
F后的数字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
F后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
三、光圈在相机中怎么设置?
我们可以看看下图,光圈在肩屏上的显示,可以直观的看到光圈值的大小。向左拨动主拨盘,光圈值变大;向右拨动主拨盘,光圈值变小。
四、光圈的作用
1、改变画面亮度
在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光圈大小影响画面亮度。
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越暗。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
2、改变景深深浅
在聚焦完成之后,焦点前后的范围内所呈现的清晰图像的距离,这一前一后的范围,便叫做景深。
光圈越大,虚化越大,景深越浅。
光圈越小,虚化越小,景深越深。
五、如何正确使用光圈?
1、大光圈
大光圈可以给背景强大的虚化效果,常用来拍摄人像,小物体等。
2、小光圈
小光圈可以记录清晰的背景,常用来拍摄大场景,如合照,风光等。
重点
尽量不要用镜头的最大光圈进行拍摄,开小两档可以获得最佳的影像素质。
六、常用场景参数设置
(1)花朵特写:F1.2-4
(2)集体合照:F11-F16
(3)星空:F1.4-5.6
(4)静态人物:F1.2-4
(5)夜景人像:F2.8-5.6
(6)烟花:F11-20
(7)风景照:F8-11
(8)抓拍:F5.6-11
连电影中都使用了圆形构图,而在绘画中圆形构图也早就存在,在摄影中其实也有很多人使用这个构图方式。今天我们来用Photoshop制作一个圆形构图照片。这类构图比较适合主体突出的作品,我选了一张背景纯净的照片。
我把它“剪裁”成圆形构图,并且配上文字,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底色,或者将文字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概述
软件版本:Photoshop CC2017
步骤概述:照片打开 > 圆形蒙版 > 纯色背景 > 剪裁调整 > 添加文字 > 保存照片
涉及区域:图层面板、选框工具、图层菜单、文字工具、剪裁工具、文件菜单
难度系数:5(10为最高)
详细操作
01 制作圆形画幅
首先在Photoshop中打开一张照片,在图层面板中,它的名字为“背景”,且处于锁定状态。双击图层将其“解锁”,在弹出的“新建图层”对话框中无需设置,直接点击确定,图层就变成了“图层0”。
在工具栏中选择椭圆选框工具,羽化设置为0,勾选消除锯齿,然后选择固定比例,并将比例设置为1:1。将鼠标移动到画面上,然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形选区,将鼠标放在选区内,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移动视图,你可以将它看成圆形“剪裁”框。
如果你对圆形大小不满意,可以按下Ctrl (Mac为Command) D来删除选区,重新选择。
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蒙版按钮(上图中中间按钮,图标为长方形套圆圈),可以看到除了选区内的区域,其他区域都变成了透明,此时圆形构图已经做好了。
在图层面板里可以看到带有圆形蒙版的图层,白色为显示区域,而黑色则是被隐藏的区域。
02 添加背景色
执行“图层 > 新建填充图层 > 纯色…”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直接点击确定。
此时会弹出一个拾色器,而在图层面板中出现了一个纯色图层。在拾色器中选择使用鼠标左键点选的方式,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我就直接选择了左上角的纯白色,并点击确定。
在图层面板中,将鼠标移动到纯色图层上,然后按下鼠标左键将其向下拖动,就能改变图层的顺序。把它拖动到下方,就可以露出圆形画面。
你可以随时点击纯色图层,调出拾色器,然后重新选择颜色。
03 剪裁照片
选择剪裁工具,我习惯性将比例设置为1:1,然后进行剪裁。此时不用担心纯色图层的大小,即便剪裁框超出了原本的画面,也比自动填充。选择满意的构图,然后确认剪裁。
04 添加文字
在文字工具中,按照构图需要以及喜好来选择横排或者竖排(直排),然后在图层面板中点击最上方图层将其选中,因为新建的文字图层会出现在选中图层上方,这些小操作和细节决定了在Photoshop操作的流畅程度和效率。
之后添加文字的方式和keynote基本一样,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绘制文字框,然后输入文字,选中文字后可以在上方的设置栏编辑文字的颜色、大小和字体。更多设置可以在Photoshop界面右侧左边缘的“字符窗口”(图标为A| )中设置。
之后你可以选择移动工具来挪动字符位置。
也可以再选择文字工具,单击文字,切换到文字编辑。当你对效果满意后,保存照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