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学生”不再问题丛生

每个班都有一定数量的“问题学生”,他们人数不多,能量却不小。对这样一个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并给予特殊的关爱。教师通过个案研究,可以了解他们的实际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矫正。

F是高二(2)班问题较多的学生之一,该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力较弱,缺乏纪律观念,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但天资较聪明,接受知识较快。

通过观察和谈话,我发现他最大的症结在于自卑感太强,从而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因为学习不好,纪律差,受到批评较多,长期受冷落、歧视,F对外界极为敏感,心里总感觉低人一等,外表虽然表现强硬,但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

在对他有所了解之后,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让他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同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注情感,赢得信任

首先,我以纪律问题为切入口,经常找他谈话,以平等的姿态跟他交流。也许是他觉得我没有轻视他,渐渐地,我发现他上课不再有交头接耳的行为,但多数时间仍然趴在桌子上不听课。于是,我从自己所教的英语课入手,鼓励他参与课堂活动,并在课堂上经常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时给予表扬。在此基础上,我还经常单独找他谈话,给他布置作业,定期检查,他每次都完成得比较认真。在一次检查作业时,我和他进行了长谈,对他那段时间的表现及时巩固。通过谈话,我感觉他似乎对我建立了信任感。他母亲有一次给我打电话也说:“孩子回来跟我说,他非常愿意和您聊天。”这使我对他有了信心。

加强指导,养成习惯

F那段时间确实很努力,各科教师都反映他进步很大。但是他期中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一时间,他的情绪十分低落。分析原因,我觉得还是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落实不到位。要使他提高学习成绩,必须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帮他学英语,我经常向其他学科教师请教,了解他各科的长处和弱点,帮助他制订各科的学习计划。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还在网上对F的“学习方法诊断维度”和“感性指数维度”进行测算,对有可能影响他学习成绩的因素从个性、环境、学习效率等领域进行评价,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一段时间后,F的情绪明显好转,他表示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方法。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我始终关注他,不断地鼓励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

明确目标,不断激励

F在学习上渐渐付诸了更多的努力,我尽量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对他进行鼓励。任课教师对他的肯定,我会及时告诉他,激励他继续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我发现他的思考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比以前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帮助他分析了当前的情况,明确了近期和远期目标。当时,他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迎接物理、生物和化学三门学科的会考。在这三门会考科目中,物理问题不大,生物弱一些,化学需要进一步努力。到了高三各科齐抓,争取考上大学。这些目标对他虽然难度大一些,但他对自己有了信心,朝着目标积极努力。

F的进步是很明显的,我经常能够看到他的变化:他课上很少再出现纪律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课下能主动与任课教师交流,请教问题,做作业也比以前认真了。他母亲告诉我,以前F晚上在家从不学习,家长批评,还与家长顶撞。现在,他晚上能够自觉地学习,即使看电视,最多只是半小时。后来,在会考中,F各门功课均为“良”。

虽然F在会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对F的个案研究并没有结束。教书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保持满腔热情和极大的耐心,遵循教育规律,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中国教育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