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铝厂清代钱币窖藏清库简报
钱币窖藏出土地点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漩口镇圣音寺村 213 国道附 近, 地处岷江西岸。窖藏于 1986 年在修建阿坝铝厂的基建工地时被发现, 由于事属偶然, 当地文管所人员未能及时赶赴现场, 钱币出土的具体位置、 形制等情况不清楚, 后当地人 员将钱币移交到阿坝州文物管理所。
1988 年州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对窖藏出土钱币进行了 初步地分类和整理;2005 年馆藏文物重新建立档案时, 又对钱币开展了清理工作, 初步登记了钱币的年代、 大小、 重量等情况;2013 年时值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之际, 普查人员对这批窖藏钱币展开了彻底的清库工作, 历时 40 余天, 除锈蚀十分严重的1 519 枚外, 将窖藏的16 573 枚钱币的时代、 类型、 重量、 大小、 数量、 影像数据等信息进行了全面地采集和登录, 第一次对这批钱币有了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由于自窖藏出土之后从未公布任何材料,因此特将此次清库简报介绍如下。阿坝铝厂钱币窖藏共计出土钱币18 092 枚, 其中可分辨种类者16 573 枚, 因锈蚀模糊 不清者1 519 枚, 共计 34 种 (含无法辨别钱币)。钱币均为铜币, 大小不等, 直径多在 1929mm 之间, 厚度为 1-2mm, 重在 2-4g。因数量众多, 不能逐一详细介绍, 所以以下选取 每种钱币中品相良好、 字迹清楚、 类型不同者展开描述。
以历史朝代的早晚为序,因未有出土编号,故以藏品总登记号为每种钱币的具体编号。
1. 唐代钱币 开元通宝,编号 0375, 6 枚, 分大小两种。大者直径 25.5、 厚 1、 孔径 7mm;小者直 径 23、 厚 2、 孔径 6mm。均为真书, 左挑元, 直读, 光背, 重约 4g (图一, 1-2)。乾元重宝, 编号 0373, 1 枚。直径 23.5、 厚 1.5、 孔径 7mm, 重 4g。面文真书, 左挑 元, 直读, 背纹上月, 左三角纹 (图一, 3)。
2. 宋代钱币 至道元宝, 编号 0475, 1 枚。直径 25、 厚 1、 孔径 6mm, 重3.8g。面文为宋太宗 “御 书体” 草书, 旋读, 光背 (图二, 1)。咸平元宝, 编号 0785, 1 枚。直径 23、 厚 1、 孔径 5mm, 重 4g。面文真书, 小平钱, 字迹较为模糊, 旋读, 阔缘, 光背, 方孔被后期打磨为梅花形 (图二, 2)。祥符元宝, 编号 0376, 2 枚。直径 24.5、 厚 1、 孔 径 5.5mm, 重 4g。面文真书, 旋读, 小平 钱, 光背 (图二, 3)。天禧通宝, 编号 0474, 1 枚。直径 24、 厚 1、 孔径 6mm, 重 4g。面文真书, 旋读, 小平钱, 光背 (图二, 4)。景祐元宝, 编号 0783, 1 枚。直径 24.5、 厚 1、 孔径 8mm, 重 4g。面文真书, 旋读, 小平钱, 光背 (图二, 5)。皇宋通宝, 编号 0374, 7 枚。直径 24.2、 厚 1、 孔径 7mm, 重 4g。分真书和篆书两种, 均为直读, 小平钱, 光背 (图二, 6-7)。嘉祐通宝, 编号 0367, 1 枚。直径 25、 厚 1、 孔径 6.5mm, 重 3g。面文为篆书, 直读, 小平钱, 光背 (图二, 8)。
熙宁通宝, 编号 0372, 1 枚。直径 25、 厚 1.2、 孔径 6.5mm, 重 4g。面文真书, 旋读, 小平钱, 光背 (图三, 1)。元丰通宝, 编号 0391, 10 枚。直径 24.5-25、 厚 1、 孔径 5-7mm, 重 3g。面文分大字篆 书、 隶书、 行书、 真书四种, 均为旋读, 小平钱, 光背, 不见背月、 背星钱 (图三, 2-6)。绍圣元宝, 编号 0470, 2 枚。直径 24、 厚 1.2-1.5、 孔径 5.5-7mm, 重 4g。面文行书, 旋读, 小平钱, 光背 (图三, 7)。元符通宝, 编号 0782, 1 枚。直径 24、 厚 1、 孔径 6mm, 重 4g。面文行书, 旋读, 小 平钱, 光背 (图三, 8)。圣宋元宝, 编号 0781, 1 枚。直径 24.2、 厚 1、 孔径 5mm, 重 4g。面文行书, 旋读, 小平钱, 光背 (图三, 9)。政和通宝, 编号 0368, 1 枚。直径 24.9、 厚 1、 孔径 7mm, 重 3g。面文大字篆书, 直 读, 小平钱, 光背 (图三, 10)。
3. 明代钱币 成化通宝, 编号 0784, 1 枚。直径 23、 厚 1.5、 孔径 4mm, 重 4g。面文真书, 字迹模 糊, 直读, 小平钱, 光背(图四, 1)。万历通宝, 编号 0369, 5 枚。直径 24-25、 厚 1-1.5、 孔径 5mm, 重 4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光背 (图四, 2)。天启通宝, 编号 0366, 1 枚。直径 24、 厚 1、 孔径 6mm, 重 3.7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光背。“啓” 上部模糊不清, 无法辨别是 “户” 字, 还是 “尸” 字, 上有一横, 暂时认定为明代天启通宝 (图四, 3)。崇祯通宝, 编号 0380, 4 枚。直径 23.8、 厚 1.2、 孔径 5mm, 重 3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光背 (图四, 4)。
4. 清代钱币 顺治通宝, 编号 0473, 5 枚。直径 25、 厚 1、 孔径 6mm, 重 3.6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背 “东” (图五, 1)。康熙通宝, 编号 0381, 176 枚。种类较多, 直径 25-27、 厚 1-2、 孔径 5-6mm, 重 3.8-5.5g。面文多真书, 直读, 小平钱, 依照背文分为满文钱和满汉文钱两种, 满汉文钱有 背 “昌”、 背 “宁” 两种 (图五, 2-4)。利用通宝, 编号 0379, 1 枚。直径 24、 厚 1.5、 孔径 5mm, 重 3.5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光背。“利用通宝” 是 1674 年吴三桂起事之初开始铸造发行的, 在吴三桂及其建立 的地方政权中发行的钱币共有三种。其中以 “利用通宝” 生命力最强, 自 1674 年起一直流 通到清代中后期, 在漫长的二百多年中, 南方各省特别是云、 贵、 湘 (尤以临澧地区为盛) 把它夹杂在大清王朝的钱币中流通, 直至民国初年才停止使用 (图五, 5)。昭武通宝, 编号 0370, 1 枚。直径 24、 厚 1.1、 孔径 5mm, 重 3.7g。面文真书, 武为 “下点武”, 直读, 小平钱, 光背。清康熙十七年 (1678) 三月初, 吴三桂在衡阳称帝, 国号大周, 改元昭武, 开始铸造 “昭武通宝” (图五, 6)。洪化通宝, 编号 0377, 1 枚。直径 23、 厚 1.1、 孔径 5.5mm, 重 3.2g。面文真书, 直 读, 小平钱, 光背。清代康熙年间吴三桂之子吴世璠在贵阳继位时开始铸造 “洪化通宝” (图五, 7)。雍正通宝, 编号 0382, 17 枚, 种类较多, 直径 22-28、 厚 1-1.5、 孔径 5-6mm, 重约 4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背为满文, 左 “宝”, 右记局名 (图五, 8)。
乾隆通宝, 编号 0387, 5400 枚。种类较多, 直径 22-25、 厚 1-2、 孔径 4-5mm, 重 2.4-4.8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背为满文, 左 “宝”, 右记局名 (图六, 1)。嘉庆通宝, 编号 0386, 2776 枚。种类较多, 直径 23-26、 厚 1-2、 孔径 4-6mm, 重 4-6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背为满文, 左 “宝”, 右记局名 (图六, 2)。道光通宝, 编号 0388, 4787 枚。种类较多, 直径 22-24、 厚 1-2、 孔径 4-5mm, 重 2.5-3.6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背为满文, 左 “宝”, 右记局名 (图六, 3)。咸丰通宝, 编号 0385, 1945 枚。种类较多, 直径 22-26、 厚 1-2、 孔径 4-5mm, 重2.4-4.2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背为满文, 左 “宝”, 右记局名 (图六, 4)。同治通宝, 编号 0384, 1402 枚。种类较多, 直径 22-25、 厚 1-2、 孔径 4-5mm, 重 2.3-3.6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背为满文, 左 “宝”, 右记局名 (图六, 5)。同治重宝, 编号 0371, 1 枚。直径 25、 厚 2、 孔径 6mm, 重 4g。面文真书, 直读, 小平钱, 背文左右为满文, 左 “宝”, 右记局名, 上下为汉文 “当十”, 属 “当十钱” (图 六, 6)。5. 外国钱币 宽永通宝, 编号 0378, 11 枚。直径 23-25、 厚约 1、 孔径 6mm, 重 3-3.5g。面文真 书, 直读, 小平钱, 光背。日本宽永二年 (1625) 开始铸造 “宽永通宝”, 一直流通到中国 清代晚期同治初年 (图六, 7)。景兴通宝, 编号 0780, 2 枚。直径 23-24、 厚约 1-1.2、 孔径 5-6mm, 重 3.2g。面文 真书, 直读, 小平钱, 光背。安南 (今越南) 后黎朝显宗景兴年间 (1740—1777) 铸造 “景兴通宝”, 其中 “宝” 字为上点宝 (图六, 8)。
窖藏出土钱币共计 18 092 枚, 其中唐代 7 枚、 宋代 30 枚、 明代 11 枚、 清代 16 512 枚、 外国钱币 13 枚, 未识别年代钱币1 519 枚, 以清代钱币为主。钱币可以分为 34 种, 其中唐 代 2 种、 宋代 13 种、 明代 4 种、 清代 12 种、 国外钱币 2 种、 未识别钱币 1 种。这批钱币 不仅有开元通宝、 康熙通宝、 乾隆通宝等常见的钱币种类, 也包含了乾元重宝、 祥符元宝、 利用通宝、 同治重宝等较为珍贵的币种, 很多种类都属于阿坝州内首次发现。窖藏出土钱币的年代最早至唐高祖武德四年 (621), 最晚到清代同治末年 (1874), 时 间跨度达 1 254 年。依照钱币中最晚的同治通宝来判断, 这批钱币被埋入地下的时间当在 同治末年到光绪初年。阿坝铝厂窖藏出土钱币的数量巨大, 种类丰富, 时间跨度较长, 是阿坝州出土的数量 最多、 种类最为丰富、 年限跨度最长的钱币窖藏, 同时在川西北高原地区也极为罕见, 即 便是在整个四川盆地也不多见。通过此次窖藏钱币的清理, 阿坝州文物管理所进一步摸清 了阿坝铝厂钱币窖藏的基本情况, 这些成果为研究岷江上游地区社会、 经济、 民俗等提供 了基础的资料, 对于促进明清时期汶理茂地区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刊于《中国钱币》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