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辛弃疾都曾写过《念奴娇》,却演绎了不同风格,网友:真妙

我们都知道苏轼曾经写过一首《念奴娇》,被流传千古,甚至在我上学的时候,还记入了当时高中的语文课本,而这首词也是非常的有意境,以至于当时背诵的时候还不禁感慨。

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辛弃疾也写了一首《念奴娇》,但是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却是有苏轼的截然不同。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两首《念奴娇》。

苏轼和辛弃疾都曾写过《念奴娇》,却演绎了不同风格,网友:真妙

纵观苏轼生平,可谓一生豪放,放荡不羁,敢爱敢恨。苏轼的诗词,真是诗如其人,非常豪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何等的气势。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又是何等的威风。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于是写下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

想想周瑜,再看看自己,功业未立不说,又贬谪黄州,生命已过半百,两鬓也生出萧萧银发。

只能怀古而多情抒发心中的失落和感慨,聊以自慰啊!所以苏轼的《念奴娇》是豪放的,是感触的。

看完苏轼的,我们再来看看辛弃疾的

在辛弃疾笔下,《念奴娇》成了别有一番况味的情词。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读完这首诗你能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作者与女子坐在岸边,马儿在他们不远处,而他们即将分别。

我们能看到:两个人面朝河那边坐着的背影,但就是这个背影,便自有一种情意在了,他们或许在聊着以后各自不同的人生,也或许在聊着以前曾经有过的亲密,只是谁也不愿提起,两个人有没有共同的未来,于是就这样轻易地离别了。

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以“思念旧日恋人”为主题的词,写的含蓄蕴藉,缠绵温婉。

这与辛弃疾的其他作品风格差距甚大,所以这首词对于辛弃疾来说是极为特别的。

在我们的印象里,辛弃疾是一位抗金英雄,抗金复国是辛弃疾作品的主旋律。

在辛弃疾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中,内容多是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及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战斗精神。

苏轼和辛弃疾的诗词风格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值得我们学习传颂。

给大家推荐一套我正在看的关于古代诗人写的诗词的书,看完之后我受益匪浅。

《辛弃疾词传》不同于以往的传记,它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以辛弃疾的词为主线,以辛弃疾的抗金轶事为骨架,用诗化的语言,戏剧般的场面,将我们带入了辛弃疾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活。

不同于以往的诗词传记,《辛弃疾词传》将词作融入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如同其中的《念奴娇》,更好地理解分析当时词人的心情和作品赋予的涵义。

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苏轼词传》。

《苏轼词传》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仅如此,书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情,从而更加了解这位诗词大家的超脱心境。

除此之外,这套书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很多人都说,做男人,要读苏轼、辛弃疾的诗词,豪放大气,胸怀宽广。做女人,可以读李清照、纳兰性德的诗词,他们的词风温婉端庄,颇有柔美之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