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印刷史典故之五十五 :最早刊印的五部大书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李  英  张耀崑

编辑:赵志忠

  中华印刷史典故之五十五  

最早刊印的五部大书

编者按:征得旅居北京的献县淮镇籍老乡张树栋老先生的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起,全文刊发老先生的《中华印刷史典故》(又称《中国印刷之最》)一书。本书荣获五项殊荣:1、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入选项目。2、国家科技部:2015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3、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4、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5、第四届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项目。此书是在1992年初出版的《中国印刷之最》和《中华印刷通史》基础上,增补近年印刷史研究上的新成果,将这些堪称印刷之最的史实与典故,连同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以及当代印刷新出现的典型事例汇集起来,择其要者,以时间先后为序,分列起源、古代、近代、当代四篇,作简要与通俗地记述。以期扬我中华文化,鼓我民族士气,还一个文明昌盛的中国于世界民族之林,张树栋先生如是说。这本书将故事性与科学普及融为一体,向国外人士宣传中华的印刷文化。这也是诗眼看世界为老先生刊发的第二本书,张老先生少年求学离乡,在中国印刷史学多有建树,著作等身,令人钦佩!作为乡贤,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数次献书于家乡献县。从本期开始,请大家和我一起共同走进淮镇人眼中的中国印刷史史学中,走进淮镇人的印刷世界。同时,也诚邀旅外的、本土的淮镇人及在淮镇工作过、学习过的社会各届人士为构建中国·淮镇贡献一位力量,诗眼看世界,现以种下梧桐树,诚待凤凰来。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李英:研究馆员,中国印刷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中国印刷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作为展览策展人,其策划的“中华印刷之光”展览足迹已踏至亚、非、欧、美四大洲20个国家。作为科普作家,参与编写《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印刷史词条。其专著《中国彩印二千年》获得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参评项目,于201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立项,版权输出,由设计媒体出版(英国)有限公司出版英文版。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中华印刷史典故之五十五    

最早刊印的五部大书

宋朝执政三百余年,历代皇帝对文教、刻书事业都非常重视。皇帝重视,百官倡导,万民岂有不效仿之理?致使宋代读书、刻书之风得以形成,而且贯穿宋代始终。这从宋代五部大书的编印能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宋代编印的五部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有三部出自宋太宗赵匡义,一部出自宋真宗赵恒,一部由御史中丞司马光奉旨编纂成书。其中:

(1)《太平御览》一千卷,采书1690种,始编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由李昉等奉太宗御旨编纂。此书原名《太平编类》,书成后,进呈修文院,太宗日阅三卷,用了一年时间读完,故赐名为《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流传于世者,有北宋本、南宋闽刻本和南宋蜀刻本等版本。
(2)《太平广记》五百卷,目录十卷,采书345种,由李昉等奉旨编纂。此书多采古来奇文秘籍,收有不少名物典故,是一部研究学术的参考书。此书始编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成书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奉旨付梓,版成后保存在太清楼,当时并未付印,何时印刷不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介此书为“古来逸文琐事,僻籍遗文咸在焉。卷帙轻者往往全部收入,盖小说家之渊海也。”
(3)《文苑英华》一千卷,始编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成书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书成后当时没有印刷,直到南宋宁宗时才得以印制流行。
此书收文起自梁朝,迄于唐代,收有诗、赋、文等37类,其中仅诗文就有19102首,唐诗几乎全部收入。我们现在能以见到的唐代诗文,多赖此书得以流传下来。
(4)《册府元龟》一千卷,始编于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成书于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由王钦若、杨亿等奉旨编纂,编纂中,真宗皇帝日览草稿三卷,发现问题则直接找编书人商榷、改正,还经常到编书处检视。书成后,宋真宗亲笔作序,并赐名《册府元龟》。“册府”乃府库之意,“元龟”意在借鉴。皇帝的意思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书可为君臣所鉴戒”。
《册府元龟》是一部上自上古,下迄五代,按人事、人物分类编纂的大类书,所收资料极为丰富,差不多涵盖了十七史。由于参考书都是古本,才使得不少失传的史料借此书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
(5)《资治通鉴》294卷,始编于治平三年(公元1006年),成书于元丰七年(1084年),由御史中丞司马光奉旨编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时间顺序、按年月日次序纪事的通史巨著。此书专取有关国家兴亡、与民休戚的关键事例,取材广博、繁简适宜、组织精密、语言精美,且编纂认真,资料丰富,仅草稿就堆满了两个房间。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宋神宗阅后,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定名为《资治通鉴》,并赐序文。
现知该书最早的刻本是宋绍兴二至三年(公元1132-1133年)刻本。该刻本卷末署有“绍兴二年两浙东路提举茶盐司公使库校勘官”衔名。
从上述不难看出,宋代五部大书的编纂与刻印,虽不及儒家经典和佛经道藏之刻印规模,但均系王公大臣奉旨编纂,集中反映出宋代皇帝和政府要员对刻书事业的重视和关注。乃印刷术在经书佛藏之外应用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两宋时期印刷、出版乃至文化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