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抗日英雄高华臣:我见证了建国县手枪队在淮镇锄奸的战斗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沧州抗日英雄高华臣:我见证了建国县手枪队在淮镇锄奸的战斗
来源:新浪网 原题为:《寻找散落民间的抗日英雄:我见证了家乡抗日风云》2005年06月01日燕赵都市报
建国县抗日斗争很艰苦
看到本报征集抗战故事的消息后,81岁的高华臣老人高兴地拨通了本报热线电话。
5月25日,记者走进了河北师大西校区高华臣老人的家。由于前段时间胃部大出血,他一直住在医院,偶尔回家休息一下。身体仍很虚弱的老人给我们兴奋地讲述了抗战时期的亲身经历。
天天有扫荡,处处有枪声,哭啼遍村野,新坟日日增。高华臣就以这样一个顺口溜做开场白,开始了他的讲述。他说,建国县的历史很短,1939年组建,1954年撤并。而在抗战时期,这个不足20万人口的小县城,是冀中平原上斗争艰苦的地点之一,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亲眼看到大队长倒下了
1937年9月24日,日本兵进驻沧州,蒲洼村的平静被打破了。到1938年,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团体相继成立起来,14岁的高华臣秘密联系同学,成立儿童团,并担任儿童团团长。
1944年5月25日,在淮镇据点的100多名日军、300多名汉奸、伪军包围了南河头村。当天,县大队大队长张超华派了三批“侦察员”前去打探。直到下午2时30分,才得到确切消息:敌人正在挨家挨户搜查、抢劫财物。后来,竟用近20辆马车,拉着近100多名青年妇女和抢劫的财物要回淮镇据点。
张超华获悉后立即与有关同志一起制定了具体伏击作战方案。下午3时,张超华迅速将队员部署在日伪军回据点必经路口埋伏起来。4时30分,敌人走近了,游击队员放过大车队专打鬼子兵,鬼子们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战斗中,我看到张超华抱着冲锋枪,打倒了四五个鬼子,就在鬼子的一杆重型机枪快成为战利品时,一颗子弹射来,张超华光荣牺牲了。高华臣老人给我们讲述时,情绪一直很激动,坐在一旁的老伴不断提醒他注意身体。
此次战斗,上百名妇女安全获救。高华臣老人说,张超华的遗体安放在华北烈士陵园,他多次到那里瞻仰过。
手枪队杀死汉奸头子
建国县于1940年成立了近30人组成的“手枪队”,队员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农民子弟,每人身上配备四大件:手枪、匕首、绳子、锯短枪托的步枪,他们的枪法十分准,连电线上的瓷瓶都能打碎。
高华臣老人说,他虽不是手枪队队员,但与他们朝夕相处,对他们十分了解。
淮镇据点是建国县境内沧石路上三大据点之一,据点内的敌人天天出来扫荡、放火、杀人。他们的特务队更是无恶不作,队长是汉奸郭文武,外号“铁铡刀”,在山东残害了很多人,到这里后,更变本加厉了。
建国县、区政府决定派手枪队杀死郭文武。根据特务队每个大集都到集市上抢东西的特点,手枪队员决定扮成商贩,在郭文武抢东西时将他干掉。
淮镇每5天一个集市,6名队员连等了两个集日,都失利了。第三次在淮镇大集上终于将郭文武打死了。
这天9时,郭带领两个特务卫兵来集市上抢夺百姓财物,手枪队员接到信息后,在群众的掩护下接近郭及其两个卫兵。在他们敲诈一个卖烧鸡的小商贩时,随着几声枪响,郭及两个卫兵同时倒地,手枪队员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