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吕智杰:我的父亲吕二强之规划开渠惠千家
规划开渠惠千家
我县地处冀中平原,属干旱性气候。境内有滏阳河、滹沱河、子牙河、泛区四十八村,承担着上游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的滞洪、泄洪任务,所以农业上造成了春旱、夏涝、秋吊的状况,但也为以多补少、以丰补枯,调节农业用水提供了可能。
基于这种现状,1968年父亲开始考虑,如何利用地上水资源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他行走田间地头儿,和社员座谈研究,策划线路。他打算引北排河水入城关公社,在丰水期蓄水,灌溉庄稼,遇沥涝排水。把这个想法和公社革委会主任臧化普讲了之后,臧化普主任说:“老吕,你这个想法很好,我完全同意!”这个建议很快就上了公社党委会。在党委会上,父亲说:“根据咱县的雨水季节分布、汛期洪水经我县下泄的特点,我们打算挖通北排河—东陈庄——留富庄—大张庄—高庄—东唐庄—油坊—高码头这条渠,以保证这7个大队的几千亩耕地遇旱能浇、遇涝能排,这几个大队的农业丰收有了可靠的保证,也就保住了我们公社的半壁江山。”建议得到了党委成员的一致赞同,很快得以实施。
1969年早春,乍暖还寒,城关公社的挖渠工地,早已是热火朝天。在父亲带领下,全公社组织民工700多人,披星戴月,开始挖渠。那时不像现在的条件,没有机械,完全靠着人力。人们凭着顽强的毅力,用锨挖、车推、肩挑,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条长6500米的支渠开挖工程,动土39万立方米。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父亲每天都坚守在工地,检查工程质量,掌握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和臧化普主任沟通解决,昼夜操劳,从不懈怠。
在工程接近尾声时,他积劳成疾,眼睛红肿,声音沙哑,不停地咳嗽。任凭别人如何劝说,他就是不离开工地。他担心到验收工程的时候不在场,质量把不住,支渠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造成劳民伤财的后果。和他一起带工的陈英,看到他这个样子,明白他的心思,实在心疼,就在午饭时,让伙房做了个西红柿拌白糖让他吃。他严肃地说:“陈英,我不吃,我生病了,民工就没有生病的吗?因为生点病就搞特殊?我吃这特殊的一道菜,生病的社员有吗?端走!端走!”父亲挥着手。陈英还是不肯端走,父亲急了,喊道:“端走!”陈英也急了,因为几年来他俩一直搭档带工,父亲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着陈英,他固执地吼道:“老吕,如果你不吃,我就叫人把你抬下工地去!你一会儿也别想留在工地上了!你自己看着办吧!”父亲无语,过了一会儿,陈英缓缓地说:“老吕,咱不是搞特殊化,说实在的,工程扫尾,工程验收,还等着你呢,万一你病倒了咋办啊?”父亲接过碗慢慢地吃着,那情形比吃药还艰难。
后来,陈英见到母亲,还提及此事,开玩笑说:“嫂子,你得感谢我,要不是我,你这个老头儿早就没命喽!”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