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油灯
王学模
我今年85岁了,退休生活颇为闲逸,兴致来时,在明亮的灯光下练练字、看看书。每当这时,我便会想起童年的青油灯。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青油灯是家家必需的生活用品。我出生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一大家子人挤在一座又小又矮又破的泥墙瓦屋里。父亲去世得早,母亲独自艰辛地抚育我们兄弟五个。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要数那盏青油灯了。每到夜晚,我和哥哥们坐在门口的石头上,听他们谈天说地,看皎洁的月亮,寻飞舞的萤火。困了,就回到屋里,摸黑上床,倒头就睡,只有母亲借着青油灯的光亮,还在洗碗、补衣、切猪菜……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我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家里穷,四个哥哥都没念过书,母亲便对我说:“孩子,一家人不识字太苦了,你还小,去读书吧,只要你能用功读,我就是讨饭也要供你上学。”于是,我有了读书的机会,白天提着母亲用粗布缝成的小书包,到学校读书。
这以后,每天晚上,母亲在豆大的青油灯下缝补衣服或纳鞋底,我则坐在母亲的身边看书写字做作业。有时候遇到刮风下雨,风从泥墙的裂缝吹进来,常常把青油灯吹灭,如果遭遇狂风暴雨,我们只好上床休息。有一次,我的作业尚未做完,灯盏里的油却干了,家里又没有青油。好在母亲人缘好,她很快从邻居家借来了青油,让我把作业做完。那个晚上,她向别人借油的身影,至今还镌刻在我的脑海里。青油灯光弱,只能照亮几尺见方的空间,连灯下的人影也模模糊糊。然而,正是这盏青油灯,陪伴我走过了求学生涯。
那时候,青油灯也是姑娘出嫁必不可少的一件嫁妆。江山话中的“灯”与“丁”谐音,送一盏青油灯陪嫁,寓意新娘到男方会添新丁。可见在老百姓心目中,青油灯何其重要!
青油灯是儿时的记忆。如今,生我养我的那个小山村,已是新房林立,家家户户早已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靠青油灯照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