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爽气”里隐藏着一段晋代两位名将在鄂州的对话
桓彝死时,长子桓温才不过十五岁,兄弟们也都很年幼。当时桓家赤贫如洗,而母亲又身患怪病,要吃羊肉才能痊愈。由于当时家里根本没钱买羊,桓温就以桓冲为抵押品,去和羊主换羊。羊主对桓温说,不要桓冲作抵押品,却愿意为桓家养育桓冲。后来桓温发迹,赎回幼弟。等到桓冲初任江州刺史之时,一次外出狩猎,无意之间遇上羊主。桓冲认出羊主,主动上前相认,以丰厚谢礼报答当日送羊及养育之恩。
桓冲出身将门,回到桓温身边之后,习武学文,文才武略兼备。成年之后,又随长兄桓温从军征伐,骁勇善战,颇受桓温依重,初任江州刺史。桓温三次北伐失利,擅弄朝政,意欲受禅自立,愿未遂而病死。桓温病逝之后,桓冲在诸弟中名望最高,继任中军将军,都督扬江豫三州军事、扬豫二州刺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显赫。不过桓冲却与长兄桓温秉性迥异,为官清正,高风亮节,忠贞不二,比如谢安执政之后,桓冲自动解除扬州刺史之职,又被任命为荆州刺史。
与此同时,王徽之被任命为桓冲的车骑参军,驻守在鄂州(以前称之为武昌)。尽管王徽之身居要职,但依然醉心诗书和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浪费于庸俗、繁琐的事务中。 眼见王徽之不理事务,桓冲一开始还忍耐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徽之依然如故。桓冲终于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直言不讳地劝说王徽之。 一天早晨,桓冲发现王徽之正凝神欣赏着鄂州西山的景色。桓冲走近他,对他说:“您到府里任职已经不短时间了,有些事务,您也该处理处理了吧。”
面对上司严肃的劝说,王徽之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仍然凝神如着远方。 桓冲又一次劝说,对他讲了一番做官的大道理。然后催促王徽之表态。 王徽之仍旧目视远方,用笏版抵着面颊,答非所问地对和桓冲说:“你来看,西山的早晨多美,这空气一定是十分清爽新鲜吧,毫无污浊之味!” 后来,“西山爽气”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淡泊名利,无心于官位和俗事;有时也用以形容山光景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