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抒情言志,不加修饰,自然而然

湛若水的言志诗,我认为最早的一首当推《新春试笔》。诗作于弘治十六年(1503年),即弘治癸亥的春节,时年三十八岁,诗云:“新岁题诗发兴新,新梅枝上太撩人。三元甲子周天日,一十六回弘治春。天上经纶知有自,人间竿木小随身。强颜欲索慈颜笑,毛义终渐捧檄频。”当时,他刚为恩师白沙先生服丧三年期满,奉母命和都察院佥宪徐浤的劝说,准备第二次上京应试。诗歌表达了他本想以白沙先生为榜样,教书育人,不愿走仕途,但经母亲和徐浤的劝说,同意上京应试的欢快心情。诗以“新春”为题,首联以“新岁”、“新梅”为比兴之物,来抒发“题诗发兴新”的欢乐之情。颔联点出时间,颈联论及社会现状,尾联以东汉毛义自喻,是一首颇见章法的标准七律。颈联以“人间”对“天上”,是方位词相对;“竿木”对“经纶”,是名词相对;“小随身”对“知有自”,是主谓性词组短语相对,“小”是形容词,“知”是动词;对仗不谓不功。因为这里的“天上”,系指皇上,即孝宗皇帝朱祐樘,而“人间”则指社会;“经纶”系指弘治皇帝的治国安民的治权治术,“竿木”本是简牍木片,引申为书籍,转指天下士即读书人。如以古风体来写,就不必如此费时费工,这就是湛若水批评“唐宋以降人作近体律诗,非惟虚费精神,工作对偶,又去三百篇愈远矣”和他“自兹以来,必作古体,古淡之心存於中而发於外,一去对偶绮丽之习,近体之声气不使留於聪明,恐其凡俗躁妄之心入之矣”。此诗用词通俗易懂,用典符合作者身份心情,不离“古淡”本意。

“窗前草不除,吾除惟恐后。不除恶草根,芝兰安得茂”(《禺山除草吟示同志》)。诗人与学生共同劳动、美化校园环境的画面,跃然纸上;借“恶草根”暗喻社会不良现象,以“芝兰”喻其门生弟子和办学同仁,十分恰当。“秋菊已可爱,况复当高轩。坐轩对新菊,南山见悠然。此景世间有,所恨难其人。菊吾甚爱之,借轩闲一眠”(《菊轩》)。诗人爱菊之心、赏菊之情,与陶渊明毫无二致。“玉台有名果,成之三千春。当其未成时,凡品不足珍。持以赠世人,涩口反见嗔。白璧按剑起,青蝇止棘频。圣人诫囊括,明哲贵保身。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北都自严寄阳明子》)。诗人怀念阳明子、回忆共同讲学京师,遥寄远在庐陵的友人相与共勉,当王阳明奉读“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这些感人的诗句时,会多么欢欣鼓舞。“共闻宣圣训,气义即同门;我尝见羹墙,况接其贤孙。圣皇重师道,俎豆临成均;百工骏奔奏,三氏翕然臻”(《於礼部后堂同诸公宴衍圣公得宾字》)。诗人在礼部尚书任上接待孔子后人,不知是哪一代的衍圣公,其气义相同、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嘉靖皇帝尊师重道,文武百官君臣一体的治世局面尽在字里行间。在《癸巳八月七日即席留别》一诗的小序云:“癸巳八月七日,承同志诸君於杜氏园亭饯,相对假山,见时芳与松柏交发有感,即席赋此留别,以为诸君赠言之倡。”诗中有“自强贵及时,流光互侵寻。所欣宇宙内,万里同此心。”诗人自强勤奋的形象,心学得以推广(所欣宇宙内,万里同此心)的欢快心情,令读者一同感奋。“先哲家为山,予独爱坦夷。后园积土丘,铲高平其低。我无治平术,仿井理蔬畦;纵横称疏密,南北方东西。以兹如我心,周正无斜欹;抱瓮有代功,秸皋遂忘机。理蔬不愧高,理蔬不愧卑;不熟知时馑,举著思氓疲。天下尚多山,崎岖不可犁;安得尽经理,井授无流离。岂止无流离,乡井无寒饥;饥寒不切身,礼义生天彝。四方措兵刑,馨香格神祗;始知农圃事,是为太平基”(《治官舍后小圃种蔬大吟》)。这首五言古风有二十一韵,借在官舍后小圃理蔬侍畦一事,来表达诗人关怀民生、关注民瘼的情怀,盼望“井授无流离”、“ 乡井无寒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今人游处古人游,万古清溪只自流。溪月曾经照太白,太白不见令人愁”(《过清溪》)。表达诗人热爱大自然,喜山乐水的闲适情趣,说我来游览的清溪,李白也曾来过,青山绿水和天地日月依旧,只是前不见谪仙,后不知谁来,顿生人生苦短之愁。以上诗句,都是风格古淡,在心情闲适、意趣高远中,运用不加修饰、自然朴实的语言抒发情感,这就是作为诗人的湛若水写诗言志的真实写照。

湛若水对“天理”的认识和提法,明确有别于朱熹等人的观点,他说:“物者,天理也”;“夫自然者,天之理也,理出天然,故曰自然也。在勿忘勿助之间,胸中流出而沛乎自然,丝毫无人力”;“宇宙间只是一气充塞流行,与道为体……虽天地弊坏,人物消尽,而此气此道,亦未尝亡,则未尝空也。”除创造性地提出“随处体认天理”这一格物方法之外,还创制出《心性图》、《真心图》以教士,形象解释他对宇宙的认识,使白沙心学发扬光大。他在《真心图说》中讲:“人即天,天即心;心无弗有、无弗能,宰制万物,放诸四海而准,与天地参,不容伪者也;万物皆备于我”。他经常在诗中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如“天下一人惟一吾,一吾之外更无吾。反身自觅真吾看,万物乾坤一是吾”(《奉藩伯李一吾博笑四句一韵》)。“大道有无终始在,欲从康节觅天根。(邵子为天根月窟之论,是阴阳有所终始矣)”(《甲午元旦》)。这些诗句,正是以平常心对待生活、观察世界、践行诗教时流露的哲理火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