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心里想要的跟实际做的总不一致

为什么人们心里想要的与实际做的总不一致?为什么人们常常会「言行不一」,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态度跟实际的行为不一致。

生活中许多人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想减肥但是忍不住嘴,想去吃。想赚钱,懒得去做。想学习,但是老想着要去玩。想追喜欢的女孩,但是不敢开口。想创业,但是害怕失败,最后不敢行动。想勇敢,但是临阵逃脱。想锻炼身体,但是坚持不了。许多人有很多的想法,但是都做不到。

可以看到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这样的问题:减不了肥,挣不到钱,学习差,没有女朋友,一事无成,懦弱无能,但是他们还想要这要那,但不肯付出行动和努力。

以上每一项都能养成人的惰性,使人变得懒得去做。每一次的懒惰都会让人失去信心。这种惰性和信心的丧失,就会让人不想去做,然后就懒得去做。随着能力的消失就做不了,接下来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后完全丧失自己的希望和动力。找不到去做任何事情的能力和动力。

心里想的是一面,而实际做出来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最后愿违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人们经常的心口不一。

心口不一带来的恶果让人无法想象。

第一:没目标

每一次的懒惰都会让人失败,每次的失败会让人失去目标。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如果总是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不能达到预设目标,很容易让一个人失去信心,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工作热情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没斗志

随着失败和信心的失去,人就像霜打的茄子,提不起精神,甚至失去了斗志。

第三:没兴趣

失去目标,以及斗志的消失,让人找不到自身的方向。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要做些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常常会导致心中茫然、郁闷,甚至全身乏力、提不起精神,萌发"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

第四:无聊

没有目标,没有斗志,没有兴趣会让人的人际关系发生各种矛盾。比如:学习中被老师讨厌,被同学恃强凌弱,被其他人嘲笑。工作中被上司指责,被领导批评,被同事孤立。研究表明,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导致睡眠障碍,失去工作积极性,最后人就会变得无聊透顶。

第五:无奈

因为一次次的失败,改变不了事情的结果,感觉任何事情都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感觉自己无能为力,最后无可奈何。

第六:无助

随着时间流逝以及事物的变化,感觉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迷茫无助。

第七:无知

最后变得无知,孤陋寡闻,目光短浅……

把“无知”换成“无能”也是一样的,与其说是无知,无能,不如说是恐惧;因为这些人潜意识里知道自己不行,恐惧别人知道自己的无能,但是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

很久前的某一天,某个高中校园里面两个同学L和C走在一起。

L:“我的班主任某某某好讨厌,BALABALA……”

C:“你们班主任是不是叫蒋XX啊”?

L:“恩,是的”。

C:“哎呀,那个人做你们班主任,你们真走运啊”。

L:“??”

C:“那个蒋XX有个外号你可知道”?

L:“不知道啊!”

C:“西游记里面有个猪八戒,你们班主任蒋XX有个外号,人称“高七届”。

C接着说道:“他以前高中也是在这所学校读书的,高中读书的时候不知道有多笨,高中复读了四年,一共读了七年高中,后来考了市里面的一所二本大学,现在给你们做班主任。这么笨的人,给你们都教笨了。”。

L:“这么笨啊!”

C:“复读那么多年,同学早就进了大学,他7年高中毕业,进大学的时候,同学都大学毕业工作了。。真不知道这么笨怎么好意思读的下去,好意思跑到这学校给你们当老师,皮真厚。”

L:……

曾国藩因窃贼发奋

曾国藩是清末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中国建造第一艘轮船,开启了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据曾国藩回忆,小时候他曾遭遇这样一件尴尬事: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背不下来不能睡觉,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只听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曾国藩目瞪口呆:只见那贼人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

这件事对曾国藩触动很深。这个小偷是很聪明,至少其天赋要比曾国藩高许多,但是他却荒废了天赋沦落为“梁上君子”;而曾国藩从此知耻而后勇,刻苦治学,奋发图强,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封建社会中罕有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奇才。

而那个聪明过人的贼呢,空有天赋没有勤奋,再加上走歪了路,聪明用错了地方,变得默默无闻,充其量也就是当地一个偷技高明的"名贼"吧。

故事中的“L”是与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学同学

曾经的他, 在成长过程中也“勤奋努力”过。老师说:“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时候的他很“笨”,从二年级开始,每天清晨4点半就起床去学校了。那时候他们班上的钥匙在同学“w”的手中,“W”的妈妈在学校边经营着一个小商店,每天天还没亮就他们家的商店里向他的妈妈拿钥匙。来到学校,进了教室,来到讲台边,拿起昨天晚上学习委员收齐的课堂作业本,给每个同学的作业本都查看一下,对着所有人的作业本,查看自己哪里做错了。

秋去冬来,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公鸡都还没打鸣,就爬起来了,走到学校,认真努力的学习。

然而,在充满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在7年后放弃了,从每天第一个到学校 “勤奋努力”的他变成每天都迟到,被罚站在教室外,毫无廉耻的他。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放弃了目标,丧失了斗志,找不到自身的方向,心中茫然、郁闷,常常全身乏力、提不起精神上课想睡觉。从被老师关爱同学喜欢的好学生变成人人讨厌的“头脑聪明却不认真学习,自甘堕落”的坏学生。高中没读完就辍学出去打工。时光流逝,多年后的他还是一事无成。

后来与他聊天,他对我说道:他现在很后悔。随着人的阅历以及学识的增长,才发现多年前的他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多么的懒惰无能。现在才知道那个曾经令他厌恶的脸皮真厚的蒋老师是多么伟大,能在那么多人的白眼中一直默默的坚持着,他读的大学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老师。他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获得了百分之八十的成果。如果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他算不了什么大成就。相反许多人付出百分之三十的努力获得了百分之七十的成果,在那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后者不值得我们学习,否则就会后悔的时候。而像蒋老师那样的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典范。

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事业、青史留名者,大体上有两种人,一是既聪明又肯用功的人,譬如"融四岁,能让梨"的孔北海、小小年纪就知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12岁当宰相的甘罗;再就是虽不太聪明却极用功的人,譬如背书背不过贼的曾国藩等。无疑,聪慧早熟、天赋突出者,在做学问建功业方面肯定会捷足先登占大便宜。但事实上,许多过目成诵、强闻博记、聪明过人者固然占尽先机,却不一定就能走多远;反倒是那些看似愚笨、资质平平却肯下苦功锲而不舍者,最终能获得成功。

所以,人有小聪明,可喜可贺,但不足为恃。千万别忘了勤奋和坚持;人,迟钝笨拙也不可怕,更不必气馁,只要肯用功,不怕吃苦,坚忍不拔,照样也能踏上成功的坦途。这也就是所谓天道酬勤的道理,否则终有一天会有你后悔的泪水。

如何解决心口不一所带来的后果?

人的思想五花八门,行为却往往大同小异,原因就在于前者无需承担责任,后者则要付出代价。欲望是激发一个人付出实际行动的核心动力。理想只用想一想,而要完成这些欲望付出的努力不是一日而成的。

第一:能清楚认识自己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正视自己,看待自己的问题,当认清自己的时候,就有改变的动力。每个人的欲望都不相同,清楚明确了事情的原因以及后果。

第二:有了阶段性的目标后,就能清楚的知晓自己要干什么。因为清楚和明确就会马上行动。

第三:知道实现目标的方法。

如果在过程中,没了方法。又会降低你对目标执行的能力和信心。有了阶段性的目标后,清楚事情的步骤。过程和目标的清晰与明确,知道自己下一步就该做什么。有了好的方法就会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阶段性的目标要有效。阶段性的目标要合理能赶得上,人才会发奋努力。否则人就会崩溃,

第五:有有效的方法管理,有阶段性的实现目标,累计达成目标的奖励体系。

第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好一件事,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积极面对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不要害怕问题。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秘诀就是尽量多地承担工作,并真正投入其中,坚持不懈,迫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提高。问题接触得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本文转自一思老师公开课,想听公开课录音的朋友欢迎加群:凡事都有解直播群D 46649732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