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玄武门之变(二十五)武德四年 关东地区按倒葫芦起了瓢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武德九年。

武德四年李世民率军大败王世充、窦建德,这就是历史上的一战擒双龙。

这场战争的胜利,让李世民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因为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让李世民拥有了天策上将的头衔。

但是很不幸,王世充、窦建德虽然都失败了,也都被大唐帝国俘虏了,但是整个关东地区,依然充满了不安定的因素,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会让这里迅速脱离大唐帝国的控制。

[注]:这里所说的关东地区,是指函谷关以东地区;大约相当于现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省;它是与关中(西北)相对的地理单元。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显然是因为大唐帝国的相关政策有问题。

最简单而言,王世充投降李渊后,一直认为李渊会给他留一个前排的席位;王世充的小弟们也认为,李渊会给他们留一些席位的。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他们最后也是出来投降的;关键是,李世民也曾许诺他们说,大唐帝国的政策一惯就是优待俘虏;更主要的是,李渊想顺利接管关东地区,也得把他们当成主要的统战对象啊!

但是很不幸,李渊一点面子也没有给他们,于是他们大多死于非命了。

最让人欲说还休的是单雄信,单雄信与徐世勣那是铁哥们,更曾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后来,徐世勣跟着李渊混了;单雄跟着王世充混了。

王世充战败后,李渊要杀单雄信,徐世勣为单雄信求了半天情,甚至还说希望用自己所有的军功,换取单雄信一条活路,结果李渊还是要杀掉单雄信。

最后徐世勣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说,兄弟真是尽力了,但是无法救你。总而言之,不是我不愿意兑现当年的誓言,只是我死了,谁来照顾你的家人。

总而言之,兄弟只能割下这块肉,陪你一块上路了。再总而言之,你可以安心上路了,兄弟虽然不能救你,但是一定会照顾好你的家人。

徐世勣那可是非同小可的人物。

遥想当年,关二哥希望曹操饶张辽不死,曹操二话不说,当时就饶了张辽一命。

现在,徐世勣希望李渊父子饶单雄信一命,李渊父子却是一点面子不买。

单雄信也是非同小可的人物啊。在瓦岗赛,那就是与徐世勣并称的大哥级人物;投靠王世充之后,也是王世充帐下最著名的大将之一。关键是,他还是徐世勣的铁哥们,徐世勣愿意用自己的所有功劳救他一命。

单雄信尚且不免一死,你说以前跟着王世充混的人,能是什么结果呢?

窦建德似乎也认为,李渊会在前排给他留一把交椅的,但是很不幸,李渊直接就把他砍了。

窦建德俘虏过徐世勣,一直善待徐世勣;徐世勣试图谋杀窦建德,并且逃回李渊那里,但是窦建德依然善待他的父亲、弟弟;窦建德俘虏过淮南王李神通,也俘虏过李渊的妹妹,一直也善待他们。

现在窦建德被李渊俘虏了,李渊却是一点旧情也不念,直接把他杀了,这叫什么事?

面对此情此景,窦建德的旧部一时都是惊疑不定。因为按李渊这种玩法,他们估计也是看不到希望的。

在这种背景下,窦建德旧部很快实现联合,于是整个河北很快脱离了大唐帝国的控制。

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很容易感觉,李渊当时操作有误,因为李渊手段温和一点,政策宽大一点,就可以避免后来的叛乱。

其实呢,这牵涉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李渊尊重窦建德旧部的既得利益,他们自然不会造反了。问题是尊重他们的既得利益,李渊一系的利益如何扩张呢?

总的来说,现在就这一桌子菜,几个大哥坐在这里吃。客套一点说,谁想过来吃,也就是加一双筷子的事。但是真有人过来吃的时候,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尤其是建德这种底层起家的人,大唐帝国通常是不会欢迎的。

因为这种人大批进入权力核心,就相当于一群豪门吃饭,突然挤进大批泥腿子坐过来。这叫什么事呢?

能溶入李渊集团核心的人,大都是豪门贵族背景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裴矩是标准的豪门贵族成员,虽然他开始跟着宇文化及混,后来跟着窦建德混,但是窦建德失败后,裴矩进入大唐帝国依然是前排就坐,甚至还当了宰相。

底层起家,还能挤入前排就坐的大哥级人物,李渊时代,大约也就徐世勣一人而已。

但是徐世勣在李渊时代,多少也是受排斥的。

最简单而言,徐世勣相对于窦建德,就相当于关羽之于曹操;不管怎么说,窦建德俘虏过徐世勣,徐世勣也跟着窦建德混过;更主要的是,徐世勣后来背叛窦建德,窦建德的表现,也和曹操对关羽的态度类似,总而言之,各为其主、忠义之士,所以继续善待徐世勣的父亲。但是,当窦建德被杀时,徐世勣连求情的资格都没有。

再简单而言,徐世勣相对于单雄信,大约就相当于关羽之于张飞。总而言之,那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单雄信被杀时,徐世勣苦苦求情,但是李渊、李世民也依然杀了单雄信。

尉迟恭其实就是一个爪牙之士,他作为秦王李世民的嫡系,是在玄武门之变时表现太优秀,才算真正挤入了权力核心。在此之前,真心说,他实在称不上大哥级的人物。至于程咬金、秦琼等人,就更不用说了。

总的来说,在处理王世充、窦建德的问题上,牵涉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虽然说,如果把窦建德这些泥腿子收留了、或是把王世充这些圈子外的人留下,更容易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

问题是,把这些人泥腿子出身的人,或是把这些圈子外的人清理出局,李渊集团才能分享到更多的利益。

更主要的是,尊重这些泥腿子、或是圈子外的人既得利益,更容易让当地形成盘根错节的割据力量。

所以,李渊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彻底的、无条件的改编他们;至少不会和他们谈太多的条件。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李渊的这种作法,自然会让窦建德一系的力量,感觉非常不满。

在这种背景下,窦建德手下的几个小弟,经过简单的串联,就推举刘黑闼为首脑,开始反抗李唐了。

关键是,刘黑闼振臂一呼。马上就让河北变色了。

刘黑闼振臂一呼,让大家和他反抗已基本统一天下的大唐帝国,人们就纷纷响应,是因为刘黑闼神功无敌吗?显然不是的,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当地,不满大唐帝国这种利益分配的人实在太多了。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让李神通等人前去讨伐刘黑闼,都被打得大败了;黎州总管徐世绩也不能抵敌。

所以不到半年时间,窦建德从前的地盘,就都挂起了刘黑闼的大旗,而且徐圆朗以山东之地也依附刘黑闼。于是是中原众多地区,也纷纷响应刘黑闼,整个关东地区一度有失控之势。

在这种背景下,李世民终于出场了。

李世民一出场,很快就把刘黑闼打败了。

面对这种事实,人们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李世民军事才能优于所有的人。其实呢,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

这就好像,战争开始后。

李渊先派几个师长出战;这几个师长很快让敌人打败了。

前方坐镇的军长,也很快让敌人打败了。

后来李渊派一个司令出去,很快把敌人打败了。这能证明什么?证明这个司令的军事才能,比前面的人都高?显然是不能的。

事实上,师长、军长、司令出场,所代表的军政资源,那是天差地别的。

所以,抛开充满英雄传奇的内容。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最初,李渊派出两万大军,加上前方的三万大军,根本镇不住场子。后来,李渊就派出十万大军,终于把叛乱平定了。

(相关数字,只是打一个比方,大家不必深究)

总的来说,当时的大唐帝国已基本实现了天下的统一;现在只是关中地区出现叛乱;相关战争发展到后期,实质上就是大唐帝国集中天下之力,平定关东一隅之地的叛乱。

在这种背景下,我不敢说派谁过去,也能打败刘黑闼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取得这种战争的胜利,没有什么神奇可言。

更主要的是要,李世民取得这种胜利后,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关东地区再度陷入大乱。

这叫什么事呢?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如果李世民失败了,这段历史,肯定会这样写的,那就是李世民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冷血军人,不但缺乏政治头脑而且暴虐成性。所以李世民凭借大唐帝国的庞大的资源,虽然一再打败关东反叛势力,但是关东人都是不敢言而敢怒,所以大唐帝国军事主力一班师,当地叛乱马上就会再度风起云涌。

最简单而言,李世民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结果呢?刘黑闼振臂一呼,整个关东又变色了。

更神奇的还在于,李世民平定刘黑闼之乱后;等李世民胜利班师后;逃亡在外的刘黑闼,杀回来振臂一呼,整个关东地区又迅速变色了。

看到李世民这样失败,唐高祖李渊就让太子建成出手了。太子建成一出手,恩威并重、军事政治两手都够硬,于是关东地区终于稳定了,彻底的纳入了大唐的版图。

如果李建成成了唐太宗,相关历史毫无悬念,它肯定会这样写的。因为说一千道一万,是李建成领衔平定关东之乱后,才让关东地区真正纳入大唐版图的。

关注公众号 关注泪痕春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