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网球》读书笔记之三十三:正手击球的三种站位
在前面的32篇读书笔记里,我陆续介绍了平衡、动力链、移动、握拍、发球和接发球的内容。这篇读书笔记将介绍正手,这也是本书第七章的内容。
相当多的人学网球都是从正手开始的,正手也是训练和比赛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也是最重要的武器。
职业比赛的情况同样如此,大多数击球都是正手完成的,大多数得分也直接来源于正手,或是正手建立起来的优势。2013年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的决赛中,纳达尔和德尔波特罗的正手对攻就是经典的例证。左撇子的纳达尔频繁使用正手将球打向德尔波特罗的反手,而拥有雷霆正手的德尔波特罗则频繁地跑到反手位强行侧身用自己最擅长的正手,双方都是在相持中通过正手获得优势,进而赢下这一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正手都比反手更强大更有力。究其原因,这不仅跟我们是左撇子或右撇子有关,更重要的是正手用到的胸部和肩部肌肉更强壮,蹬地和转髋更有力,从而能给网球施加更多的力量和旋转。
对于成年后才开始学网球的人来说,他们的正手动作更流畅自然,而反手动作往往比较别扭,这种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反手的拉拍幅度比正手要小、转体不够充分造成的。
右手持拍球员在使用正手时,在向后拉拍时右肩膀会自然地往后转动,这使得拉拍的线路更长,产生更快的挥拍速度。相反地,在右臂参与下的双反拉拍幅度一般都较短,这使得拍头运行线路较正手要短,挥拍速度也就远不及正手那样快。
当然,拉拍幅度大小与拍头速度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拉拍幅度大也并不总是优势。比如蒂姆的拉拍幅度就很大,他在击球前要更早地准备,击球后的复原动作需要更长的耗时,在遭遇对手快速攻击时往往因为准备时间不足而陷入被动。
相反地,意大利球员弗格尼尼的拉拍幅度比蒂姆要小一些,这使得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击球,从而压缩了对手的准备时间,也就更容易赢得主动。
现代网球已经变成了底线网球,职业球员更频繁地待在底线附近的位置。在职业比赛中,当球员待在底线靠近中间的位置时,他们使用正手的比例要高于反手。就算是德约科维奇、穆雷这样正反手非常均衡的球员,他们用正手的比例也多达2/3。如果处于底线中央并且已经占据了主动,他们使用正手的比例将增加到3/4甚至更高。
这就给我们业余网球爱好者一个启示,如果你处于底线中间的位置,那正手击球应该成为你的首选,你要尽量用正手去控制比赛和为自己赢得主动。比如,如果对方来球又浅又软且落在左侧靠近中间的位置,在时间来得及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地向左侧移动,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这样的击球效果比少跑几步待在原地用反手要好得多。
一个好的正手是从好的站位开始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你的站位也是不同的,你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站位。决定站位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双腿,你要不断地调整脚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准击球位置,保持好身体平衡,为击球积蓄力量。
纳达尔曾说过,“每一个刚刚离开对方球拍向你飞来的球,它们起初的飞行角度和旋转差异是非常小的,随着球离你越来越近,当初微小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因此,你必须要尽早预判,更早地调整肩、手肘、手腕、臀、膝盖和脚踝等身体各个部位。”网球的不可预测性要求你必须有适应性强的步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站位。
通常来说,正手击球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关闭式三种站位,区分方式是左右脚的不同位置。简单来说,你的左右脚如果平行于底线,那就是开放式;如果与底线呈前后交叉的斜线,那就是关闭式;半开放式则介于两者之间。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采用何种站位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选择何种站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选择应该是动态的、随机应变的。尽管如此,史密斯仍总结出了决定站位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对方来球的高度和你的比赛风格。
采用何种站位,首先取决于来球的高度、深度、旋转和速度,其中球的弹跳高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通常来说,你的击球点高度和比赛风格将决定使用何种站位。例如,习惯在底线附近相持的人会采用开放式站位,而喜欢向前移动打进攻球的人则经常使用关闭式站位。
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史密斯以费雷尔、德约科维奇和伯蒂奇三位球员进行举例说明。对于同一个来球,习惯防御的费雷尔喜欢采用开放式站位,习惯防守反击的德约科维奇喜欢半开放式站位,习惯进攻的伯蒂奇喜欢关闭式站位。这不仅与他们三人的比赛风格有关,更与他们的击球点高度有关,就身高来说,费雷尔最矮、德约科维奇居中、伯蒂奇最高。
那么,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关闭式三种站位有什么技术特点,相比起来又有哪些优劣势呢?在下一篇读书笔记里,我将接着介绍。
那么,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关闭式三种站位有什么技术特点,相比起来又有哪些优劣势呢?在下一篇读书笔记里,我将接着介绍。(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