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社社评:宋代故事之太原
太原城址变迁图
(一)历史上的太原城
太原自古以来就是“一水中分”的城市格局,北齐河清四年(565)在汾河以东设立晋阳县,与北齐武平六年(575)在原晋阳设立龙山县,二县隔河相埒。而到隋代,河东的太原县(北齐晋阳县)大过了晋阳城所在的晋阳县(即北齐龙山县)。到唐武则天时,于汾河上跨水建起中城,河东河西通关联堞,成为一座横跨汾河的大城,即大唐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诗人李白曾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唐代晋阳古城
唐代太原至少有十三座城池
古代太原城池之雄伟、规模之宏大为国中罕见,为其他城市难以企及,这是因为太原雄关重镇的战略地位所决定的。据唐人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当时太原有如下城池:
历朝历代太原城
故唐城:在太原县北二里,尧所筑,即唐叔虞“桐叶”始封之地。
大明城:即古晋阳城也,《左传》言董安于所筑。高齐后帝于此置大明宫,因名大明城。
府城:故老传言,为晋并州刺史刘琨所筑。
仓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筑,东面连新城,西面北面因州城。
新城:隋文帝将东魏孝静帝的晋阳宫更名为新城。
三角城:在太原西北十九里,一名徙人城,或作徒人城。
捍胡城:在太原北二十三里,又名看胡城。又据其它史籍:
罗城:晋并州刺史刘琨所筑,以御西山之水,俗呼长龙城(《方志图》)。
东城:贞观十一年(637)并州李长史筑于汾东(《旧唐书·地理志》)。
中城:两城之间的连城,武后时筑,以合东城(同上书)。州有东西二城,隔汾水,始筑相接,又名连城。
库城:在晋阳宫西南隅,本北齐所建,此城地极高,俗犹呼为库城(《太平寰宇记》)。
羊马城:在太原府城北门。《旧五代史·唐臣传》:“梁将王檀袭太原,击檀于北门羊马城中。”
二陵城:太原郡长安县有二陵城(乾隆《太原府志·古迹》)。若加上年代未确的王陵城等,数目当不止此。
(二)宋代太原城(晋阳)被毁与重建
乾佑三年(950年),后汉隐帝(刘承佑)猜忌大将郭威,竟将其留在开封的家人灭门,又派人刺杀在外带兵打仗的郭威,哪知刺客是郭威的亲信,将事情经过全部透露给郭威,没有任何政治野心和思想准备的郭威无奈之下,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隐帝兵败为人所杀。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北汉是五代十国中唯一在北方之国。
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北汉曾联合辽兵,两度进攻后周,但先败于晋州(今山西临汾);乾佑七年又败于泽州高平县(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后周世宗柴荣乘胜进围太原达月余。后周兵退后,刘崇去世,庙号世祖,其子刘承钧(后改名刘钧,926―968)继立后,奉辽帝为父皇帝。天会十二年(968年)七月,刘承均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刘继恩(刘承均子)即位。同年九月,刘继恩被侯霸荣杀死,刘继元(刘承均养子)当了北汉皇帝。此期间,北宋频频向北汉进攻。北汉势蹙,屡靠辽兵增援才得以幸存。
契丹骑兵增援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赵匡义)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援汉辽军,而后猛攻太原,围困太原坚城月余,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灭亡。宋太宗深感晋阳自古为帝王龙兴之地或割据政权反抗中央政权所在,传为'龙脉',而晋阳城地形险要,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百姓习于戎马,人性劲悍,难以掌控,宋太宗担心此地再出割据政权危害北宋政权,同时愤恨于晋阳城军民的长期顽强抵抗,称此地'盛则后服,衰则先叛',遂以开封太原星宿不合为借口诏毁晋阳,强制迁城中士绅富户于开封洛阳,火烧其城,城中老幼被烧死或逃跑被踩踏致死者不计其数,并征伐数万人削平晋阳北部的系舟山山头,曰'拔龙角',并下令决汾水、晋水冲灌晋阳城废墟,禁止任何人在当地居住,彻底将其摧毁。使这座肇建于春秋、已有一千四百七十余年历史的名城彻底覆灭了。晋阳城的覆灭,是山西,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在此之前,赵、前秦、北齐、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王朝先后以晋阳城为国都或陪都;在此之后,山西再未出现割据政权,中国历史亦总体上进入一个长期的一统时代。
《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宗·太平兴国四年》记载:“丙申,幸太原城北,御沙河门楼,徙居民于新并州,尽焚其庐舍,民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
《宋史·太宗本纪》:“丙申,幸城北,御沙河门楼。尽徙余民于新城,遣使督之,既出,即命纵火。”
这两条史料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认为焚城时“焚死者甚众”;而后者则认为有人监督,“既出,即命纵火”,居民是安全撤离的。对于二者的差别,或许是为尊者讳而造成的。但它们都一致指出了北宋焚烧太原城的时间:太平兴国四年五月丙申,即公元979年6月14日(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推)。
从早期史料来分析,宋初统治者在焚烧太原时,仅是“焚其庐舍”,目的是强制移民。而居民趋城门而出则说明城门城楼还没有烧。据明万历《太原府志·古迹》:“唐武后时,长史崔神庆以二城隔汾,乃于其间跨水联堞合而一之,名中城。宋太宗尝御此城受刘继元降,始隳其城。”这里:“其城”,显然指的是中城。庞大的太原全城并没有经历“宋人一炬,可怜焦土”的那种惨剧。
从宋代当时的文献记载和后世人们对宋前古迹的见闻中,都可以知晓宋人焚毁的太原城是一个很小的局部。例如,太原东城的宋军行营,当时被改作平晋寺,“帝作《平晋记》刻寺中”“既班师,置平晋县于其侧”,这样的建筑就不会被焚毁。还有著名的西山大佛宝严阁,《元一统志》:“巨石佛,五代晋开运中苏禹珪作《北平王刘知远修阁记》,其阁高二百余尺,宋未毁废。”在旧史志中对唐代太原城中的坊乡、寺观多有记载,甚至有些祠庙的赐额(牌匾)都历历在目,也说明宋人焚城的范围是很有限的。
(三)宋代太原新城以汾河水患治理为中心
很快赵光义就明白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不可及的蠢事。拆毁了太原城,等于失去了阻止契丹人南下的屏障,此举无异于自废武功。随着征辽的失利,宋廷不得不重新修筑新的太原城。
另外晋阳城所处之区,是为山西之几何中心,“其地东际常山,西控党项,南尽晋、绛,北控云、朔,当太行之险地,有盐铁之饶”,具有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天然优势。故而,宋太宗在三年之后(982年),“以所徙榆次地非要会”,令潘美在晋阳城北20余公里汾河东岸唐明镇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土城,并将并州治所“复徙阳曲县之唐明村”。潘美新建的太原城,规制很小,周回仅十里,这种形制的街道虽然交通不便,却十分利于巷战,这样的设计完全是出于防御外敌入侵的考虑。太原的行政、军事级别也从府降为第四等级的州——“紧州军事”。直到嘉祐四年(1059年)设立太原府,成为河东路治所,才重新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
可是,新的城址东、北、西三面环山,区域狭窄,且城西毗邻汾河,南、北、东三个方向又有从山间流出的季节性河流,使太原城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水文环境,城市水患极为严重。“汾水由烈石口迤逦而至会城之西,其地北高南下,势如建瓴,一遇夏秋雨潦,冲激之害时所不免。” “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
直到天圣三年(1025年),新任并州知州陈尧佐的上任才使得这一情形得到改观。陈尧佐,世称颍川先生,是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水利专家。来并之前,陈尧佐就已经在治水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他所提出的“下薪实土”法和“木龙杀水”法分别在钱塘江和黄河的治理中获得成效。陈尧佐面对太原城的水文环境,再一次展示了他的治水才华。
宋代太原城和“柳溪”
他因地制宜将太原城西的大片洼地开发为湖泊,引汾河水注入,周围筑以土堤,堤上植柳万株,是为“柳溪”。柳溪周围五里,相当于一个不小的湖泊,一旦洪水冲出河道,外围土堤可作为第一道防护;若水势过大没过土堤,柳溪便可作为缓冲地带以蓄洪,进一步减小了洪水对城市的威胁,“并人赖焉”。
不仅如此,陈尧佐还在柳溪中规划有湖心岛,名曰“芙蓉洲”,还在堤上建了一座凌云高阁,赐名“彤霞阁”,使其成为一个兼具景观休闲、蓄洪防洪等多重功能的场所。此后,熙宁年间陕西兼河东宣抚使韩绛,元祐年间武安军节度使韩缜,兄弟二人相继执掌太原时,又对柳溪予以增建。在柳溪之中建起一座杕华堂,可直通芙蓉洲;另在彤霞阁东建起一座四照亭,溪中再做水心亭。经过几任官员的持续建设,柳溪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风景园林,“清阴交合,为西北之荣观”。每年三月初三上巳节,踏春游观,竞渡夺标,官民同享,实在是一幅生机而和谐的画面。
熙宁初年,太原知府王素见汾河泛滥之势,命令在河边“筑堤以捍之”,与柳溪共同构成了宋金元时期太原城的防洪工程。由于柳溪的美丽景致,直到元代依然为人称颂。元代太原僧人小仓月《汾堤柳溪》云:“堤边翠带千株柳,溪上青螺数十峰。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元人陆宣则在《游汾河》中留下了“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的诗句。可见,三百年来,柳溪的风采依旧,功用犹存。
宋代应对水患方面主要是利用地形营建“柳溪”,防蓄结合,兼及景观;明代太原城扩建,面临的洪水威胁亦随之增大,石堤、引河和厢埽工程第一次见诸于史籍,另外,还兴修河神庙、娄金神庙与之匹配;清代将护汾八堤与岁修制度相结合,使防洪体系更加完备。人们对水患自然机理的认识逐步加深,也是人们从被动治理到主动防治的发展过程。水患一方面给太原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大小不等的“灾害”,另一方面又间接地塑造了城市景观、城市文化和城市中的人文,促进了太原城的发展进步。
(四)现代修复的太原古城(明代)和宋代太原新城不在一处
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余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97年,晋国正卿赵简子就命家臣董安于建晋阳城。直至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伐北汉,因痛恨太原城坚难攻,又忌惮高欢、李渊及五代时三主起自太原的历史,认定太原是出真龙天子的“龙城”,不利于他的统治。因此下令焚毁太原晋阳古城破坏龙脉,又选新址平晋县再建新的城池,也就是现在的太原旧城区、杏花岭和迎泽区的繁华地段。
明代太原城
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由于汾水淹了平晋县城,遂迁至晋阳古城遗址上重修建筑,形成了如今的明太原县城。城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长约0.75公里,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被誉为“凤凰城”。也就是说,宋代太原城和明代太原城的城址不在一处,现在修复的太原古城才是真正历史久远的古太原城。明代太原古城
明清太原县城复原图
1375年的明代太原府正在被修复
晋阳古城文化旅游区
(五)北汉建雄军节度使、杨家将首领杨业为保境安民归降大宋
杨业,字重贵,祖籍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人。北宋名将,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后迁徙生于并州太原,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北汉建立后,追随北汉国主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远近。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号为'无敌'。被刘崇赐姓刘,按孙子辈'继’字排行改其名为刘继业。
宋太宗灭亡北汉后,素闻其名,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杨业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力战而死。追赠太尉、中书令、大同军节度使。
杨家数代人为国守边,满门忠烈,人们作诗褒扬:
杨家传说遍河东,妇孺皆能说令公。
莫道封侯无李广,人民巨眼识英雄。
(六)附录:宋灭北汉之战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铲除割据政权,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与其主要谋臣赵普,参考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北部郎中王朴所献'平边策',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争战略方针,准备首先吞并南方各割据政权,在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辽国,消灭北汉。但北汉依仗辽国的支持,经常南下骚扰宋境,双方冲突始终未断。宋太祖虽然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但在平定南方各国的过程中,因北汉比较弱小,且处于战略要地河东,为阻遏其来袭,宋军常对北汉以攻为守,先后发动多次进攻,企图相机进取。
(后周)宋朝与北汉局势图
宋乾德元年(963年)七月,赵匡胤在平定荆湖谋伐后蜀之际,就曾派安国节度使王全斌等进入北汉边地。北汉向辽乞援,欲予宋以反击。王全斌等则乘辽尚未发兵,夺占北汉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并攻打辽(今山西左权县)、石(今山西离石县)二州。次年正月,宋军又来进攻辽、石等州,辽州刺史杜延韬降宋,北汉再次向辽告急。辽帝耶律璟发骑兵6万驰援,将宋军击退。
开宝元年(968年)刘钧病死,主少国疑人心未定之际,八月,赵匡胤派李继勋、党进、曹彬统军北征。九月,北汉内部发生动乱,供奉官侯霸荣杀死北汉新主刘继恩,司空郭无为又杀死候霸荣,迎立太原尹刘继元为国主。刘继元见宋军已入其境,急忙向辽请援,同时命侍卫都虞侯刘继业、冯进珂等领兵扼守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南),以拒宋军。宋军迅速将该部北汉军击破,直逼太原城下。宋人补给不便,而北汉拼命抵挡,一时间双方成对峙之势。
十月,宋太祖遣使至太原劝降,刘继元拒绝降宋。十一月,辽军兵马总管塔尔率大军救援北汉,逼进太原。李继勋等因久攻太原不下,辽军又至,遂引兵南归。北汉军乘机发动追击,进掠宋晋、绛(今山西绛县)两州。
次年二月,心有不甘的赵匡胤率军亲征。他一面调集各州粮草运往太原军前,一面分兵扼守契丹军驰援可能途经的军事要塞。御驾亲临的效果非常显现,很快,宋军就突破北汉防线,兵临太原城下。同时征发当地民工数万人,修筑长墙包围太原,并筑长堤,引汾水灌城,多方进攻,长达三个多月,无法破城。刘继元见情势危急,派人前往契丹求援。辽廷担心北汉灭亡之后,与宋人从此干戈不休,于是派大军前来解围。宋军大将何继筠来阵以待,在阳曲地方大败契丹军。为打击对手士气,宋军故意将斩获的契丹人首级、甲冑等物扔在城下“晒”给北汉军兵观看,守城军兵见了,更是沮丧不已。
这时正是炎夏时节,天气不是大雨连绵,就是骄阳如火。师老兵疲的宋军很多人患上破腹病,听到辽军出兵救援北汉的消息。虽然契丹人一时半刻难以逾越宋军的阻击,杀到太原城下,但是同样给攻城的宋军带来相当压力。如果再无法攻克城池,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随师出征的赵普关键时刻又力主退兵,许多大臣也纷纷附和。赵匡胤考虑到已方补给困难,军中瘟疫流行。契丹援军一旦突破防线,宋军就必须腹背受敌、两线作战。万一大雨如注引发山洪骤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事小,攻城宋军被洪水吞噬将是灭顶之灾。与其师老兵疲在坚城下蹈不测之地,不如及早离开危险之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赵匡胤权衡利弊得失之后,撤围而去。辽与北汉联军追击宋军,宋军大败而逃,弃下大量军事物资,为北汉所得。
当辽军来赶来之时,城内大水已经退尽,太原城墙大段大段的圮坏倒塌。辽人也替宋军惋惜不已:如果宋军先浸后涸,如此反复数次。再坚持数日,太原城势必易手。辽人却不知赵匡胤一国之主,弄险之事是万万不做的。太原易主之后,宋、辽两国兵连祸结,宋的统一战争脚步就不得不放缓。如此一来,更是得不偿失。
辽军到了太原城之外,纵军大掠,全无纪律。刘继元惊魂甫定,也不能加以禁止。刘继业见状心中愤愤不平,建议道:“辽人贪利背信,如此行为他日必破我国。不如趁其骄而不备之时,以精骑掩袭。可获良马万匹,然后举国内附赵宋。如此不但可使河东人民免受涂炭之苦,陛下亦可长保富贵!”好不容易保住了太原,刘继元岂肯拱手奉献?没有听从刘继业的劝告。
宋开宝八年(975年)十月,南唐已平,宋太祖再兴北伐之师,并准备收复燕云。次年八月,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徽北院使潘美等分率五路军马云集太原城下,与北汉军和来援的辽军展开激战。不料,宋朝内部发生巨变。“斧声烛影”后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因国丧之故,遂于十二月召回北伐之师,至此,宋太祖遣军进攻北汉的战争,均因辽军援阻,未获成功。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迫使陈洪进'纳土'、吴越'归地'以后,决心消灭北汉。鉴于以往进攻北汉均因辽军援救而失败的教训,宋太宗制定了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后取太原的方略。继而,加紧整训军队,命邻近北汉的晋、潞(今山西临汾、长治)、邢、镇、冀(今河北邢台、正定、冀县)等州,修造兵器及攻城器具,转运粮草,积极作攻战准备。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命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等军围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闻北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国求援。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宋辽双方互有攻守,僵持不下。四月中旬,宋军攻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区后,宋太宗亲率军至太原,集兵围城。五月初四,宋太宗至城南,再次招降,同时挥军猛烈攻城。刘继元在困守孤城、外无援兵、内部厌战的情况下,于初六举城投降,北汉亡。
(七)宋新社追评:
宋灭北汉之战的胜利,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武人专权、藩镇割据、长期处于动乱的局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实现了北宋统一中国的大业,对建立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稳定地主阶级政治统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太原府作为北汉首都,被宋太宗出于种种原因废弃,随着征辽失利,又只好在旧址附近建设新城。随后宋朝的政策开始“守内虚外”,揠武修文,收复燕云十六州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太原府、正定府和河间府成为了抗击异族侵略的前线,游牧民族凭借铁骑可以闯过雁门关狂飙突进,边境线比起汉唐的长城一线抵抗异族来说就脆弱很多了。此外晋阳古城的遗弃新城的建立,汾河水患频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当时的战争创伤,富户被强制移民,导致太原府人口锐减,千年古城只好躲在历史的角落里舔舐伤口,慢慢疗伤恢复。宋真宗时期为了满足金人的胃口将中山、河间府、太原府拱手相让。太原又在异族统治下瑟瑟发抖80余年。因此可以说太原府在五代十国及至宋代都是多灾多难,命途多舛的。太原府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参考文献:
《太原指南》(1935年版)李炳卫
《太原史话》胡建林 主编
《宋史》(元)脱脱、阿鲁图 主编
《正说宋朝十八帝》游彪
《细说宋朝》虞云国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
宋新社,一个专门写宋代历史旧闻的报社。热爱宋史的90后公子权穿越时空来到宋朝,以一隅房屋作报社(租的,可贵了),为您解读宋代那波澜壮阔的历史,为历史人物的行为作出注脚,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抛砖引玉。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