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7: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层层剥笋 步步深入

●读●【名家引路】

况钟的笔
巴 人
       看了昆剧《十五贯》,叫我念念不忘的是况钟那支三落三起的笔。
       自从仓颉造字、蒙恬造笔以来,凡是略识“之乎”的人,都是要用笔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吟歌赋诗,要用笔;种田的、赶买卖的,记豆腐白酒帐,要用笔;甚至像阿Q那样的人物,临到枪毙之前,还要拿起笔来,伏在地上,在判决书上面画个圈圈,并且有慨于圈圈之画得不圆,这就可见笔之为用是大得很哩。
       自然,笔各有不同,我们用的或毛笔,或钢笔,而况钟所用的是朱砂笔。况钟虽然是苏州府尹,但这回担任的工作,却是监斩。他的职责就是核对犯人和榜上名字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就算他“验明正身”了,大可朱砂笔一挥,向榜上名字一点,叫刽子手拉出去,一斩了事的。然而况钟偏不这么做,一听到犯人呼冤,并且自述经过,又点不下去了。经过临时一次调查,冤情已经属实,但他既是监斩官,无权过问判决,于是又拿起笔来,但又看到犯人含冤莫伸的情形,又点不下去。他想到人命关天,要对人负责。他终于立下决心,自担干系,延缓处斩,向巡抚大人据理力争,并且亲自勘察,破了案情,平反了冤狱。这样,况钟的朱砂笔,终于点中了真正的杀人犯。可见,一个人会不会用笔是大有讲究的。
       我们的单位工作人员,都是要用笔的。有的是起拟计划、稿件,等等;有的则是拿起笔来在计划、稿件之类上面批示一下,或同意,或另拟,或写上一个名字。但是,我们用笔有没有像况钟那样用得慎重而严肃?实在是大可深思一下的。我们之间固然不缺乏像况钟那样的人,善于在笔底下看到“人”并且用行动来帮助用笔。但我们之间,也不缺乏只知大笔一挥,看不到笔底下有“人”的人;或者把任何工作,往上一推,往下一压,自己仅仅经过手,签个名,只考究自己签名的字,是否“龙翔凤舞”,足够威势,也算是用过笔了。
       没有对人负责的精神,不可能作出对工作负责的事,况钟的笔底下有“人”,就是况钟用笔的可贵精神。但况钟的用笔是很不容易的。首先,这支朱砂笔必须点中真正的杀人犯,那才能为社会除掉坏人。而除掉了坏人,也就是保护了好人。但要做到这一点,也得展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方面,他要同只知排比事件的表面现象,并且会用“人之常情”来作推理根据,却不研究事情实质的主观主义者作斗争。另一方面,他还要同满足于自己的高官厚禄,闭着眼睛签发文件,而又讨厌下属提出不同意见的官僚主义分子作斗争。这样,况钟的笔就处在主观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的两支笔锋夹攻之间了。他要在这两支笔锋夹攻之间,杀出一条真理的路来,实在是需要有大勇气、大智慧的。但一个能对人负责的人,一定会得到人民力量的支持,就会有大勇气;而一个得到人民力量支持的人,一定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就会有大智慧。况钟就这样战胜了两支夹攻的笔锋,平反了冤狱。况钟可说是善用其笔的人了。
       经常用笔而又经常信笔一挥的人,是不能不想想况钟的用笔之法的。
                                                                  (节选自《经典杂文选读》,有删改)
●赏●【技法提炼】
1、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所谓“层层递进”,是指我们在论述时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剖析,要一层层剥开事物的外衣,深入挖掘,充分论述。这样才能从现象中挖掘出本质,才能把话“说透”了,使论证更深刻。
       上述这篇文章,就是这样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地论述观点的。文章起笔入题,由“看了昆剧《十五贯》,叫我念念不忘的是况钟那支三落三起的笔。”引出所述话题。接着谈笔的用途之广,然后自然而然地转述况钟监斩犯人时所用朱砂笔三落三起的经过及原因。至此,作者借用故事所明之理已很明确。之后,又顺理成章地由况钟的笔联系到现在“我们的单位工作人员”是怎样用笔的。这样一来,由故事到现实,就使文章深入了一层。而要做到用笔时对人负责,并不是容易的事,还需要与主观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作斗争,文章在这里又深入一层,渐次推进。作者说,要与这些人作斗争,就得担点风险,“需要有大勇气、大智慧”。但是,只要有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就可以在人民那里得到勇气和智慧。文章正是这样,环环相扣,一层深入一层,在层层递进地剖析中阐述道理的。文章论述深刻,说理透彻,引人深思。
2、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使得论证更加充实、深刻。一是举例论证法,作者列举了况钟的故事,对况钟的形象、性格进行了分析,同时又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种种事例和现象,进行全面剖析。二是对比和类比论证法,为了突出中心,文章把况钟的求实精神和对人民负责的“三落三起”的用笔之法,与那些主观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的用笔之法加以比较,一褒一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对那些只凭主观臆断、不求实际的人,对那些官气十足的人,无疑是一种鞭挞,从而使文章显示出批判的力量。
●仿●【学生佳作】
幸福不是“晒”出来的
王昕瑜
       打开微信朋友圈,五花八门的图片或视频扑面而来。风景秀丽,美食诱人,潮装时尚,萌宠霸屏……真是令人目不暇接。可是,久而久之,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朋友圈中的人们难道永远都快乐安逸,没有任何烦恼吗?放眼真实的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每一天的。原来,朋友圈中的幸福,并不那么真实。
       其实,这样的心态很容易理解,无非是攀比心和虚荣心作祟。凭借几张照片、一段文字来营造幸福的假象,博取一众点赞,向世人宣告:“我很幸福。”其实,这种博取存在感的“晒幸福”,正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空虚。手机电脑的普及使人际关系趋于疏离,信息量的增长加剧了人们内心的茫然。“晒幸福”实则是对内心空虚的弥补。
       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两个完全脱节的世界。朋友圈里尽享多彩生活,现实世界中却有可能濒临崩溃边缘,幸福感越来越低,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差。那么,“逃离”朋友圈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尽管跳出了微信的圈子,如果仍怀着寻找存在感的心理,也不过是换个地方、换种方式继续“假装幸福”罢了。
       朋友圈里的假精致,不外乎以下几种:外在的享受领先于内在的提升,别人的点赞就会使自己“满血复活”,内心渴望被关注,满屏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鸡汤文……对这些人而言,生活的意义只止于眼前,不可能有更为广阔的格局。就像一只华美的盒子,外观设计精美得无与伦比,但一打开,里面空空如也。
       朋友圈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本质上并无利弊。在一定程度上,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圈子的变质,本质上还是人心使然。无论在生活中,还是朋友圈里,需要端正的只是我們的心态,需要丰富的也是我们的心灵。首先,要自信地晒出真实的幸福。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矫饰做作永远让人生厌。如果真的邂逅了幸福,也尽可以大胆“晒”出来,但无须在乎多少人点赞,也不与人攀比谁更幸福。其次,要接受生活的平淡,善于从平淡的生活里挖掘美好。要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无论是在朋友圈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人活一世,不可能时时顺风顺水,拥有幸福的能力其实就是发现幸福的能力。丰富自我的心灵,用真实的快乐填补内心的空虚。少一点矫饰,多一些真诚。不管是“圈”里还是“圈”外,尽情地去发现,去感受,这才是幸福的真谛!
       【点评】

本文从朋友圈中所晒幸福并不真实的角度切入,独到深刻,独具慧眼。作文从朋友圈的精彩丰富说起,将朋友圈中展示的幸福和现实生活的平淡对比,揭示出晒幸福者的虚荣和内心的空虚,揭露其本质。由此推论,“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两个完全脱节的世界”,使人们的幸福感降低。接着,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逃离朋友圈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心态,需要丰富的是心灵。全文顺着“摆现象——挖根源——析危害——指办法”的思路展开,层层剥笋,步步推进,使论点逐渐深化,内容逐渐充实,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强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找到幸福的真谛。作文思路清晰,立意颇有深度。

●拓●

       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采用这样的结构方式,可以论点为中心点从前因后果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多角度进行线性思考。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原题】(2016年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1】
虚实之间,理性相待
       虚拟现实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虚拟终究是虚像,不能成为现实,更不能沉溺其中。安兰德说:理性是不在任何法律、制度、社会规范下的一种道德。面对虚拟现实,我们要保持理性,与它保持适当距离,生活在理性的苍穹之下。【紧扣材料,肯定虚拟世界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沉浸其中。然后用名言导入,提出自己的观点:用理性,与虚拟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逸仙先生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坐在井底望天只会让你更落后于时代。拥抱这个新时代吧,正如《天堂电影院》中所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是全世界。虚拟现实呈现的虽是幻影,但这将为人类社会打开全新的领域!《三体》中曾预言着将出现虚拟现实的游戏,而不久前在日本举办的Anime Japan让这一预想成为现实!拥抱新世界是大势所趋,生命需要尝鲜来保持青春与活力。【为什么:辩证阐释虚拟世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去接受的认知】
       但是如果选择过分亲近虚拟带来的快乐,那么幻觉会替代视觉,所有的真实都将变成虚拟世界的代码。《菜根谭》曾言:“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日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静心焉而已。”理性会帮助我们留守心灵的纯净,保持内心世界的真实。与虚拟世界保持适当距离,能让我们保持真实的自我,从自我的角度审视这个社会,让社会笼罩在理性的苍穹之下!虚拟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干净。顾城要让人活得干净,因为只有干净的心才能保持理性,才能穿梭于虚实之间而不被虚幻与泡沫缠缚了身心。【为什么:转折进一步分析过分沉溺虚拟带来的后果。】
       而保持理性取决于我们自己。雨果曾说:“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去打开我的未来,也不愿得有力者垂青。”让我们打开未来的,是我们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以及时刻清澈的理性光辉。那些虚伪、虚荣都是外表光鲜内心腐烂的苹果。对于这些,尽早远离且离得越远越好。新世界中少不了浮夸与名利与诱惑,而保持一颗理智的心,透视世界的真实与虚幻亦是我们的使命。一如那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束光,也许就是穿梭于虚实之间,让你在迷惘中不至于走失的理性之光吧!【指出怎么办:用理性来把控虚与实的界限,做好迎接未来世界的准备】
       虚拟现实势必会融入我们的生活,但绝不可能代替生活,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不容混淆。然而与虚拟保持适当距离是理性引导下做出的抉择。虚实之间,理性相待,可以让科技弥补我们体验与感知的不足,亦可以让我们得到真实世界里情感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虚实之间,请理性相待!【结尾:点题,总结全文】
(0)

相关推荐

  • 幸福在于对比!【每日一言Quote of the Day】

    If we had no winter, the spring would not be so pleasant; if we did not sometimes taste of adversity ...

  • 给年轻人整顿一下学习作风

    个人只有一条护城河与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持续学习创造价值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持续学习的能力,而学习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 --JunFeng 1 人为什么要学习啊?有人说是工作需要啊,也有的人说是赚钱啊? ...

  • 杨培华《钟进士拔剑图》

    嘉兴老画家杨培华画擅人物.花鸟,有声江南.余前年在上海拍得过一件其的花鸟图,回来后撰成<杨培华<红梅白头翁图>小横披>欣赏文章,收入随后出版的<拍回书画细赏玩>一书 ...

  • 写诗的原理九(怎样理解三种表达方式)

    九.怎样理解三种表达方式 不管用哪种方式写诗,情感.意思.道理这三者都是不可少的,都是诗中或明或暗的三条线,其中,意思永远是表达的总线.实际上,这三者没法分家,也没法分开讲,情感和道理都是意思的一部分 ...

  • 重新审视虚拟世界主体性问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不断迈入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依托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一个虚拟世界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的实践活动(以下简称& ...

  • 读写结合2: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写结合2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明月清风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 ...

  • 读写结合3: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写结合3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鲁迅的年终书账 李国文 鲁迅先生的日记,每到一年终了,总有一篇书账,记他当年所买的书,自然也是他当年所读的书,予以小结,算得上是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 岁末 ...

  • 读写结合4: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无尽青山 张敬波 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它在那里. 50年前,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在珠峰之巅8848.13米处激情相拥,宣告了喜马拉雅山登山运动"黄金时代&q ...

  • 读写结合5: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写结合5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用 爱 倾 听 方冠晴 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腾得快疯掉了. 我家住在二楼.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 ...

  • 读写结合6: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写结合6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跪下来,叫一声娘 赵欣 国庆节学校放假7天,热恋中的女友忽然提出,要和我一起回一趟老家,见一见我的父母,我顿时变得惶恐不安. 从踏上列车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 ...

  • 陈留人物—石攻玉

    石攻玉,生卒年不详,河南开封府陈留县人.由岁贡任直隶唐县训导.迁本省济源县教谕,力振文风,无忝师儒.在济时,曾署邑篆,除猎户苦役,杜奸胥弊窦,不数月,吏治一新.以子如琏贵,赠湖广武昌府崇阳县知县.康熙 ...

  • 150期/经典赏析/石岗作品《陈忠实的恐慌》静华朗诵

    附1: 石岗介绍: 石岗,陕西醴泉人,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著名学者.作家. 主要作品: 著作:<大国学>.<群书治要考译>.<人类农业文明史>.<黄河纪文& ...

  • 经典赏析 || 石岗作品:这些鸟事/轩诚清读(第528期A)

    文:石岗  诵读:梁轩诚 一. 早上起来,打开电视,凤凰卫视的黄橙子在播报新闻.这时候,我的窗外一阵扑棱棱作响.趴在窗后看,见两只鸟在草地上打架,其中一只很是健硕,趾高气扬,嘴尖喙长,眼圆光凶,另一只 ...

  • 石岗经典:天赐良玉赋 / 轩诚诵读(第1734期)

    轩诚赏析: <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今有福建卓志新君,立业于花城,专玉石事凡二十余年.卓君事玉年久,其人其性也灼灼如玉矣,言语舒缓,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