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餐火了!上万网友边流口水边看:我家乡的早餐才是yyds!+ 《早餐中国》团队新作,好好吃一顿中国人的“下饭菜”
早餐汇聚了无数的情感因素:历史、当下、故乡、远方。美味与坚守徜徉在油盐酱醋之中,情怀与思念凝聚在锅碗瓢盆之间。
今天,阅片无数的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部围绕着早餐的美食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这部美食纪录片用走遍全国,跨越南北,聚焦各地特色早餐的形式,讲述市井街边的早餐故事,洞见方寸餐桌上的生活哲学。
虽然只有六集,也尽可能的浓缩着中国早餐的精华。
一集35分钟,多个地域美食轮番出场。选择的也都是口碑老店,不用刻意伪造,食客与店家之间自有温情氛围环绕。
如果看得仔细,还会发现制作团队不仅观察着每座城市的个性与文脉,还在时刻探索着这些味道经久不衰的秘诀。
第一集 南来北往
哪的早餐都少不了淀粉的陪衬
第一集,首当其冲的就是西安、武汉和广州。说实话,看完这集之后,小编就已经被完全征服了,毕竟这三座城市每一个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好吃。
西安
全世界都知道西安人“生、冷、蹭、倔”,西安人的饭桌上才没有那些小碗小碟,他们甚至从早上一睡醒就直接“咥”的是大碗硬货。
/ 肉丸胡辣汤 /
在西安老饕心中,一碗肉丸胡辣汤便是清晨的销魂享受。
牛羊骨熬的汤底里加入浑圆的牛肉丸子和切块的蔬菜,最后再勾芡。出锅前还要淋上店家特制的辣椒油,就着坨坨馍吃,一麻一辣间,起床气瞬间散去,精神饱满!
/ 肉夹馍 /
说起陕西美食,总是三句不离肉夹馍。
两片饼子夹上剁碎的肉,外酥里嫩,酱汁外溢,爽而不腻。而且会吃的老饕都知道,必须是热馍凉肉,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它的鲜美。
马蓉家的蛋菜夹馍是极好的存在,将玫瑰咸菜、煎蛋、鸭蛋黄夹进馍里,配上老板自制的酱料,一口下去、鲜香辣甜在口腔里迸发,味道一点不比肉夹馍差!
除此之外,还有菜夹馍、荷叶饼夹馍、孜然炒肉夹馍、锅盔夹辣子、夹臊子、石子馍夹猪头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在这里,万物皆可夹。
武汉
画面一转,来到了武汉。同样是碳水大省,武汉人的过早则离不开“热闹”二字。水里煮的、锅里炸的、笼里蒸的,清晨的序幕,在热气腾腾中展开。
/ 热干面 /
热干面,武汉人过早街头的扛把子。
过早时,抓上一把面条,在滚水中烫熟,沥干水后装入碗中,随即放入各种调味料,讲究的还会放上一勺卤水,最后淋上芝麻酱,这一碗热干面就大功告成了。
用筷子大力的把面条搅拌开,芝麻醇厚的香味顺势冲入鼻腔,令人食欲大振。
趁热入口,面条均匀地裹满了酱料,芝麻的香气在口腔里萦绕。“这种跳跃的口感,啊,就是长江!”
/ 豆皮 /
豆皮,武汉人过早的灵魂。切好块的豆皮,盛在盘子上或是纸盒里,金黄色的蛋皮包裹着糯米、鲜肉、香菇。
拿到的人大多是边吃边走,一口下去,饼皮的清香、糯米的软烂和馅料的咸香,相互融合,口感极为丰富。
/ 面窝 /
面窝,虽不如热干面那样出名,但也是不容错过的美食。
外形平平无奇,吃起来却很别致,厚处松软、薄处酥脆…虽说是热量炸弹,但也是真的让人无法抗拒!
第二集 巧变乾坤
豆子和腌菜的奇思妙想
/ 豆子 /
前半集主要是以豆制品制作而成的早餐为主。黄豆磨成豆浆、做成豆花,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豆制品…
成都天回镇,一碗豆花面。红油调料做底,一勺软嫩的豆花,盖一层刚出锅的面条,巴适得很。
四川南充金台镇,四代相传的卢凉粉,方圆二、三十里都知道它的悠久。凉粉口感滑嫩,简单粗暴地拌上红油,就可以大快朵颐。
又或者夹在芝麻煎饼里,也是别样的美味。一凉一热、一软一脆、一油一香…是无数他乡游子的舌尖乡愁。
/ 腌菜 /
下半集,则是腌制品的天下。
云南昆明小锅米线,酸菜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加入独门秘制的臭豆腐,满满一大碗,快乐加倍!
焙子夹咸菜,呼市人独特的吃法。白焙子、牛舌焙子、油焙子、咸焙子形状各异,口味有别。但不论哪一种,都离不了灵魂咸菜。
看似朴实无华的焙子,却是呼市人清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酥里嫩的口感,幸福感满溢!
重庆小面,少了涪陵榨菜当地人可绝对不会买账。藏在碗底不动声色,但偶然吃到时的心动总让人念念不忘。
第四集 细水长流
汤食早餐,越喝越舒服
/ 陕西水盆羊肉 /
如果早上能来上一碗吃完都舍不得抹嘴的水盆羊肉,那可真是美得很!羊汤清亮金黄,月牙饼干香脆,每一片羊肉、每一口汤都肉香四溢…
月牙饼用筷子戳开,抹上辣子,最后放上汤里的羊肉,自制的羊肉夹馍就大功告成!
如果剩下了些许的小边边,还可以直接丢进汤里泡着,吃到最后额头渗汗,浑身暖洋洋的,简直不要太舒服!
/ 山东临沂糁 /
临沂人对糁的偏爱程度比过年上头香还积极!凌晨四点光是为头汤而来的食客就能把店里挤得水泄不通。
最常见的牛肉糁,牛骨劈开熬制十几个小时成就一锅汤,倒入胡椒、混入牛肉,不膻不腥,配上油条、烧饼后,美味更是上升一个level!
/ 河南开封羊双肠、糊辣汤 /
在开封,西门郑的特色羊双肠可以说是专为肉食爱好者准备。羊味浓郁、羊肉不膻,羊肠、羊肚……各式羊杂提升口感。泡个烧饼,一大碗喝下去美滋滋。
河南各地都有的糊辣汤当然也少不了!手洗的面筋、浓郁的肉汤、切薄的牛/羊肉片、细滑的粉条…配上油条、包子就是河南人心里永远的神的家常味!
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小尾巴
人生在世,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每一个能好好吃早餐的日子,都是平淡日子里的小确幸
至于片中还有着怎样的惊喜,就等待着你们去慢慢挖掘啦
不要惹能在饭桌上戒掉主食的人。这种行为与“晚上说睡觉就睡觉”和“闹铃一响立马起床”并列,是当代社会最狠的狠人行径。
主食,顾名思义,是日常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至于被称为“热量炸弹”、引人发福的碳水,则是主食的核心。
对于“评价一道菜好吃与否要看他下不下饭”的中国人而言,对主食和碳水的喜爱可谓是刻在了基因当中。
拒绝碳水,无异于让抽了半个世纪的老烟民戒瘾。这是对幸福的自我阉割,对快乐的选择性牺牲。
常言道,碳水加量一时爽,一直加量一直爽。
没有人能逃脱碳水加倍与超级加倍的拿捏和掌控。
油条,碳水加碳水的主角
不知为何,作为饱腹感极强、碳水爆表的面食,油条却总被当作“配菜”来用。
广东人叫它“油炸鬼”,天津人叫它“馃子”,东北人叫它“大果子”……
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的老饕唐鲁孙先生,在著作《中国吃》中这样描述老北京的早餐:“说到早点的烧饼,分为马蹄、驴蹄、吊炉、发面小火烧四种。马蹄约莫有马的蹄子大小,面上粘着芝麻,面少而薄,夹上脆果子吃。”
烧饼夹油条,碳水夹碳水,嗓子眼细的怕是顺不下去。
干得过分,便也要稀的配合着润一润。
那时的豆浆还排不上号,糜子面熬成糊的面茶大行其道。
面茶本身没啥味道,靠的是上面一层厚厚的香油懈过的芝麻酱和芝麻盐增香。
这份碳水夹碳水配碳水的老北京碳水三件套,不知曾令多少人魂牵梦绕。
说到油条,必然少不了天津特色煎饼馃子。用绿豆面摊开的煎饼,加上油条和薄脆的油炸面,妥妥的一套碳水三连。
配上鸡蛋、葱花以及各种酱料,香是真的香,胖也是真的胖。
除此之外,天津还有号称4块钱吃到撑的嘎巴菜(主料是锅巴)、大饼卷油条套餐,和老北京碳水三件套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把油条当配菜这件事上,上海也不遑多让。
提及上海早餐,必然绕不开大饼、油条、豆浆、粢饭这“四大金刚”。
这其中,油条是妥妥的主角。刚出锅的热油条通常会被大饼“照顾”,要是放凉了就又会被豆浆“呵护”,粢饭就更不必说,油条本身就是它必不可少的局部。
又是一张碳水全家福。
就连以口味清淡闻名的广东,也逃不开与油条的碳水互动。用肠粉把油条包裹起来,切段淋上酱油,人称“炸两”。
吃一口外滑里酥,是广东人喝粥的黄金搭档。
西安,碳水超级加倍之都
据说,西安是一座来了就胖的城市。因为在这里,碳水加倍会随时降临。
或者说,人们很难在西安赴上一份碳水量正常的饭局。
众所周知,凉皮是西安最出圈的美食。与外地人把凉皮当作和肉夹馍一样的主食不同,西安人眼里,凉皮是一道菜品。凉皮配粥,凉皮拌饭,就连肉夹馍都可以夹凉皮。
凉皮就像是个碳水增益魔法,随便逮个主食就翻倍。
当然,比凉皮更生猛的,是西安的馍。和凉皮一样,馍也是一道菜。甭管桌上有几道菜,也不管主食是面条还是米饭,馍永远都在西安的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
正所谓万物皆可夹馍,传统蔬菜自不必说,高碳水的也不放过。
什么“一个顶半个汉堡碳水”的土豆,什么“200克顶半个土豆碳水”的莲藕等等,手到擒来罢了。
“第一天吃了碗羊肉泡馍,后面三天都是饱的。”
“在西安小吃街吃过一次凉粉盖馍外加一大勺麻酱的碳水小吃,吃完感觉很顶,晚饭都不用吃了。”
几乎每一个去过西安的外地人都会被第一顿饭搞得消化系统紊乱。多坚强的肠胃都会在和巨量碳水的交锋下败北。
“人在西安,便秘三天”是绝大多数外地人的必经考验。
而在主食的边边缝缝里搜刮黄瓜丝和豆芽,则成了离开西安后偶尔想起却挥之不去的梦魇。
碳水,最朴素的快乐源泉
俗话说,粗粮使人健康,碳水让人快乐。
一方面,摄入碳水引起的血糖变化能刺激大脑分泌令人快乐的多巴胺;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人而言,碳水是最简单易得的令人饱腹的能量来源。
这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得快乐的门槛。而在“找乐子”这件事上,广大劳动人民从不吝啬自己的智慧,食材上绝不局限于油条凉皮,地域上也不仅仅是西安北京。
在山东,由各类主食共同打造而成的煎饼成了卷食天下的神器。以前用来卷白糖、荤油和盐粒,到了现在,什么土豆、饺子、油条、炒面,各种高碳水主食纷纷抛头露面,甚至连米饭都能卷。
在武汉,以糯米为馅的重油烧麦诠释了什么叫做碳水量超标。
更狠的是,已经做到碳水加碳水的重油烧麦仍是名义上的半成品。油饼包烧麦这样再加一层碳水的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极。
武汉类似的碳水王者并非孤例,包子里包糯米包苕粉包藕丁还要煎一下的“汽水包”单独拎出来,也是一方巨擎。
在台州,有以剩饭做馅麦饼为皮的冷饭麦饼;在广州,有把面条和馄饨合为一体的云吞面;在青海,有用面皮包着煮熟土豆油炸的学果馍馍……
郭德纲曾在相声段子里调侃说,大饼卷馒头,就着米饭,三样主食一起吃。热量与快乐一起加倍。
与此同时,飞速增长的腰围和血糖在警告着碳水爱好者:是时候忌口了。
但是这就是属于老饕们的英雄主义:清楚地了解食物中的每一种风险,然后坦然接受它。
作者 | 司南
编辑 | 王动
《早餐中国》团队新作,好好吃一顿中国人的“下饭菜”
▲湖南醴陵,小炒肉。
-风物君语-
像赴一场约会般
好好吃饭
人到中年,常常为了一个饭局要花三天时间来准备。前一天,安排好工作,找人看孩子或猫狗;饭局当天,健身两小时,中午吃沙拉或不吃,下午睡足午觉去赴约;饭局后一天,啥也不做,在家躺着,醒酒,或者从说话过多的疲倦中缓过来。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真的,如果不是热爱社交,现在就想吃得简单自由又踏实。放下世故,身心归位,不掺杂任何社交互动,能穿背心裤衩,能踩凳子,不用担心吃相,一碗米饭,一个下饭菜,最多再加一碗汤,足矣。
▲福建六鳌,紫菜海蛎煲。
这种状态下,那个最能给你慰藉的,最能食欲满满轻易粉碎一碗米饭的菜,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一道脱口而出的下饭菜吧,站在离家的人的视角,它的背后可能是一方魂萦梦绕、血脉相连的土地;站在本乡本土生活的视角,它除了是生活的日常,还包含了什么?
▲四川成都,粉蒸牛肉。
去年3月,王圣志找到我,谈起他下一部美食纪录片《下饭菜》。朴实的饭菜以及它所连结的人生百味,是他想拍的内容。
作为总导演,他之前的《早餐中国》已在全网创造了超过6亿次的播放量。在《早餐中国》的拍摄过程中,王圣志观察到了很多生活的苦涩,有很多想来想去最后没有放进片子的段落:下岗的,离婚的,跟孩子感情不好的,嚎啕大哭的,情绪失控的,吵架争执的……这些未被放入纪录片的部分,给了他一些新的想法。
▲纪录片《下饭菜》拍摄现场。
我们过去所见到的美食类片子,总是会竭尽所能地展现食物的诱人之处,希望拍得炊烟袅袅,最终呈现出来的是诗意的,浪漫的。但烟火气并不全是美的温暖的东西,大多数情况,它是辛苦的,琐碎的,也是复杂的,甚至是无穷无尽的重复。
美食背后的人和普通人的生活无异,有很多苦恼,都不是完美的。一道菜和他们的生活、人生,有着强烈的情感连结,所以一道菜也可以是一座桥,桥的另一头可以窥见他们的年少、青春、爱情、命运。他们的故事中,那些生活中粗粝但真实的部分是有价值的,能感同身受,能百感交集,能鼓舞人心。王圣志觉得,这才是他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带着这些想法,他和《早餐中国》的原班团队一起,开启了《下饭菜》的拍摄。
▲纪录片《下饭菜》拍摄花絮。
距离贵州兴义一小时车程的雨补鲁村,2017年因为《爸爸去哪儿》的拍摄,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这一年,小龙在读完师范院校毕业,回到家中给刚刚开办了农家乐的父亲帮忙。农家乐主打一个菜:大锅炖矮脚鸡。矮脚鸡是兴义特产,怀孕坐月子,村里酒席,矮脚鸡从来都是主角。
▲贵州兴义,柴火矮脚鸡。
生命中有很多事与愿违的东西,小龙父亲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矮脚鸡会成为儿子择业的选项,他原本是希望孩子以后去城里工作,但小龙放弃当老师坚持回乡,小龙认为,没有野心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他享受在乡村的慢生活,享受生活像炖好一锅鸡一般的可控与踏实。
与此同时,云南鹤庆小银河自然村的杨美玉,靠养蚕,养猪,做羊乳饼夹火腿供两个女儿读大学,老两口日常的劳作,吃食,愿望,骄傲,都与一道羊乳饼夹火腿交杂在一起。二女儿还在读大学,我忍不住会想,她未来的选择是否会符合母亲的预期?还是像小龙一般令家人整日“嘟囔”?当然,父辈们大都不会去怀疑,自己过去人生经验的积累,是否足够去预设后辈们的人生。
▲云南鹤庆,羊乳饼夹火腿。
腊蹄子那集,父母不愿搬到城里住,是不希望给儿女们增添负担。我不禁又会猜测,在城里居住的儿女,又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希望父母与自己合住呢?家庭里有那么多的难以说服彼此、各觉有理的东西,但在一道“腊蹄子”面前,都是可以放一放的。
▲湖北恩施,腊蹄子炖土豆。
《下饭菜》透露出来的这些信息,都是在摄制组,通过与拍摄对象在拉家常中传递出来。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不是餐饮从业者,都是一个个家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家庭,很多种生活。
一道菜,把生活的琐事、奔波、烦恼、喜悦,串起来,真实又动人,让人重新思考关于家庭,关于亲密关系。这部片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食物,王圣志所带领的17位年轻导演,他们在为不值一提的人和菜,树一座碑,启发一些人。
▲四川广安,腊肠炖萝卜。
这部片子里,有食物,有谋生,还有地方的模样。王圣志经常跟我感慨,去一个地方出差,每个城市都是那么几栋楼,先有个CBD,再来个金融中心,在最繁华的市中心,北京上海广州又有什么区别呢?小地方的食物,小地方的模样,单个看,有的让人诧异、怀疑,但合一起,小人物、小家庭所构成乡土中国的面孔就清晰起来,本乡本土的差异性也清晰起来。
▲福建连江,煎带鱼。
然后你会发现,一些都市人久违的字眼仍然生长在乡间,绿的仍绿,红的仍红。像赴一场心仪已久的约会,留住一些快要被遗忘的美好,启发一些新的生活灵感。
《下饭菜》拍的都是鹤庆、固始、无为、醴陵等这些个大城市人几乎没听说过的地方。一个地方的人怎么吃饭,吃什么样的饭菜,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人在怎样生活。
▲安徽无为,胖头鱼炖豆腐。
我是湖北人,炒虾球那集看得我唏嘘不已。小龙虾风靡全国,已经上升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着一代人的饮食偏好。但之于我,小龙虾是童年记忆,我们在稻田里抓它,带回家,是与家人交互并获取“奖赏”的战利品,也是零食。看着研究生毕业回乡养虾的蒋维介绍他的生活日常,端上桌的那盘虾球历历在目,好像我只是出去打了瓶酱油,回来时仍旧是少年。
▲湖北潜江,炒虾球。
写这些文字的间隙,我趴在20多层的窗台上,打量着这座久违的城市,下面就是虹桥火车站,背着行囊的人们像蚂蚁一样鱼贯而出,他们的身影有一种朝圣的意味,繁华都市产生的磁场如此巨大,像一把钩子,将他们从万里之外拖拽过来。
我想,他们家里一定有一道菜,家人操持的声音,是记忆的背景音乐,不管身居何处,“音乐”响起,就像回了家,即便生活将你大卸八块,它也能将你拼凑起来。
▲安徽池州,干豆角烧肉。
和城市的喧嚣、竞争、污染相比,小县城总是带给我们宁静、祥和、美丽的感觉,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尤其如此。然而这样的观念却又掩盖了城市的机会、便利、文化的集中,恐怕也忘却了县城的不便与艰辛。人们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向往远方,眺望家乡。
有没有想过,哪里有那么多必须要去攀登的巅峰呢?就像小龙说的,没有野心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几十年来的唯经济增长论,是不是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惯性,把如何生活得越来越好也习惯性的进行“量化”?社会上对于成功标准的认知是不是太单一了?以至于我们像是被拿去加热过的玉米,一颗颗急不可待的爆出膨大的体积,不把头发累得掉光,不把腰椎间盘累到突出,不把小腹累到凸起,不把腱鞘累到发炎,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
▲广西融水,白切烟熏腊肉。
人生不过83000顿饭,“好好吃饭”的标题随处可见,成为了某种特有的时代语言,甚至成为了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有一种相当于反复强调“太阳从东边升起”般的无趣与悲哀,我们好好吃饭了吗?
《下饭菜》最为难得是关注了一个不怎么被关注的群体,每一个小篇章里,叔叔阿姨们淳朴得很可爱,他们的生活也很可爱,导演们表达他们的方式也可爱,边做菜边聊天,互动起来简直就是美食喜剧。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前行,前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挣扎,在我看来,《下饭菜》只是在用喜剧的方式来展现这些挣扎。
▲纪录片《下饭菜》幕后拍摄花絮。
这是一部看似欢乐却意味深长的纪录片,它提倡一种脚踏实地的简单生活,提醒我们找回简单生活与珍惜食物的初心有多重要,从一菜一饭简单生活开始也许就是个好主意。
就像常被美食爱好者念叨的那句话说的:“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这种毫不费神吃东西的孤高行为,正是平等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