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刘邦笑到最后的秘密武器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丛中笑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087,阅读时间:7分钟
生前料事如神,死后未卜先知。在中国历史数百位皇帝中,具有此等神功、堪称火眼金睛的非汉高祖刘邦莫属。
   识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是前提、基础,只有知己,才能知人、识人。在西汉建国后的一次庆功宴上,刘邦喝得满面红光、心情大好,洋洋得意地对手下诸位大臣言道:“今天大家畅所欲言,不用掖之藏之,说说看,为什么寡人能取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去天下?”大臣高起、王陵当即应道:“陛下傲慢经常侮辱人,而项羽却仁慈爱人。但陛下每次战斗后,论功行赏,与大家一起分享胜利成果。而项羽则不同,妒贤嫉能,对有功者迫而害之,对贤能者猜而忌之,每次取胜后,贪功自得,独享其成,因此而失去天下。”刘邦哈哈一笑,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出谋划策,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治国安民,供给粮饷,我不如萧何。率军作战,攻城略地,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我能用之,这是我所以取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之,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从这段对话中不难看出,刘邦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哪怕在取得天下,贵为皇帝时,仍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仍能认清自己的斤两和优劣,可谓难能可贵。也正是缘于其自知之明,所以他未如项羽那样事必躬亲,亲力亲为,而是不拘一格,广纳贤才,并扬长避短,因人施才,终于取得事业的成功。
识才
识人用人,是一名优秀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是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刘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且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出道前,萧何乃一介县级小吏,周勃乃街头一位小小的吹鼓手,曹参狱头一个,樊哙市井屠夫,郦食其城门看守。就是这些世人眼中的凡夫俗子或“猫头狗耳”,却被刘邦慧眼识珠,任而用之,委以重任,并在关键时刻发挥了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难能可贵的,这些人始终对刘邦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并最终成为其夺取天下的功臣骁将。而对那些世人眼中所谓的人才——腐儒和达官贵人,刘邦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尿溺儒冠”,戏而弄之。
刘邦这种识人用人的功夫,在陈平身上表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陈平经魏无知引荐至刘邦麾下,刘邦只是与之简单地聊了聊,便放心大胆地让这位刚刚从敌营,也即项羽军中投奔而来的逃兵,相伴在自己左右参与指挥作战,并代替自己监督手下的那些元老宿将。这自然引起了那些一开始便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的老战友们的强烈抵触。很快,周勃、灌婴等人便在私下频频给刘邦吹风,嘀嘀咕咕喋喋不休诉说着陈平的种种劣迹:“陈平虽相貌堂堂,但其内心却十分肮脏。听说陈平在家时,就与其嫂私通,且为人不忠,曾先后跳槽于魏王和楚王,现在,见大王发达,又来投奔于您。而且来到后不久,就多次贪赃受贿。”刘邦闻之,理都不理,且愈加信任陈平。不久,又提拔陈平为仅次于韩信的亚将。
后来,周勃等人仍对陈平说三道四。为打消众将疑惑,刘邦又找陈平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谈,这次交谈使刘邦对陈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谈话结束后,刘邦当即替众将向陈平道歉,并“厚赐之”,同时又力排众议提拔陈平为护军中尉,继续监督和管理诸将。见此,周勃等人皆不敢再言。
陈平,用现在的话讲,典型的有才无德之人,若按正统观念,对这样的人,应避而远之,或干脆将其踢出门外。但刘邦的可贵之处是敢于打破惯例,不拘于世俗,并自始至终地信任和重用陈平。果然,陈平不负所望,在以后的峥嵘岁月中,屡出奇计,多次力挽狂澜,不仅使刘邦化险为夷,也为刘汉天下的创建及发展立下不朽的功劳。
   识敌
识人识才难,识敌更难。有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战友同事之间,朝夕相处,耳鬓厮磨,每个人的性格脾气、特点爱好,甚至小时是否尿炕、偷瓜皆摸得一清二楚,可谓知根知底,了如指掌。可敌我两个阵营,相隔百里、千里,且是时既无大数据,也无互联网,更无5G,信息严重不对称,再加敌方故意放烟撒幕诱导误导,因而,对敌人的了解往往很难做到全面详细、准确无误。但在这方面,刘邦却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公元前205年8月,刘邦任用韩信为左丞相,与曹参、灌婴一同攻打魏国。
恰好,郦食其从魏国劝降未果而归,刘邦未听郦食其啰嗦,直奔主题,径直问道:“魏国大将是谁?”郦食其弱弱地回答:“柏直。”刘邦拍腿说:“此人乳臭未干,不能抵挡韩信,骑兵将领是谁?”郦食其翻着眼珠有些不解地回道:“冯敬。”刘邦一跃而起又说:“他是秦将冯无择之子,虽然贤能,也不抵挡不了灌婴。步兵将领是谁?”郦食其抖擞精神当即答道:“项它。”刘邦眼睛一亮说:“他也不能抵挡曹参。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果然,一个月后,韩信等人一举俘虏了魏王豹。
公元前197年9月,赵国的相国陈豨在代地造反。刘邦得知后对身边人说:“陈豨曾经多次为我出使,很有信用。当时我觉得代地这个地方很紧要,所以分封陈豨为列侯,让其以赵国相国的身份替我把守代地,没想到这小子现在竟与王黄等人造反!”
说是没想到,其实是“官逼民反”。取得天下后,刘汉王朝不想与异姓王共享其成,想方设法要剪之除之,因而,逼得几个异姓王不得不反。刘邦决定率兵前去平之。大军到了赵国的邯郸,刘邦观察完地势后,高兴地说:“陈豨不在南面占据邯郸,利用漳河设防,我知其无所作为。”后又听说陈豨的手下将领皆是商人出身。刘邦又自信满满地对身边人说:“我知道如何打败陈豨了。”
当即,刘邦便安排手下带着大把的金银财宝去引诱收买陈豨手下的将领,很快便见成效。不久,陈豨的将领大多向刘邦投降。不用说,陈豨很快便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有人说,刘邦典型的无赖一个,不学无术,一无是处。从以上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此言差矣。刘邦平时虽不怎么看书,但并未闲着,且功夫在书外,功课做得颇深。不然,他怎么可能对敌人将领和陈豨了解的这般详尽?
   识后
刘濞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高祖十二年,也即公元前195年,被刘邦封为吴王。封王之后,刘邦召见刘濞,直言不讳地说:“我见你外表有反叛之相。汉朝以后五十年东南地区将有祸乱,不会是你吧?”接着又叮嘱道:“然而天下同为刘姓一家,你千万不要谋反。”刘濞当即冷汗涔涔,伏地叩头说:“不敢!不敢!”结果,四十一年后,即仅仅差了九年,刘濞果然谋反。太神奇了,让人不得不叹服。刘邦是怎么预测的?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是可惜,刘邦如此了得的识人术没有流传下来,否则,放到现今,拿两次诺贝尔奖也绰绰有余。只是刘邦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极大地消耗了刘邦本就不太健康的身体。临近50岁时,刘邦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卧床不起。见此,吕后未雨绸缪向其问道:“陛下你百年后,萧相国如果不幸去世,谁可代之?”刘邦眼也不睁,开口道:“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刘邦仍闭着眼说:“王陵可以,可王陵这人有点愚直,陈平可辅助之。但陈平这人聪明有余,却难以独任。周勃这个人忠厚,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安定刘汉天下者必周勃也,可让其担任太尉(国防部长)。”吕后意犹未尽,又问周勃之后当如何安排?刘邦眼闭得更紧,无奈地说:“此后亦非你所知也。”言外之意,周勃之后,你也将离世,谁能接任,也不是你所能左右的。
令人惊叹的是,此后的人事布局和刘汉朝庭的发展轨迹,竟和刘邦的预测和安排高度吻合。安定刘汉天下的,果然是周勃。生前能知,已属不易,可是临死之人仍能知人善任,未卜先知,准确地预测和精准地安排身后之事,如此的英明,这等的神功,可能唯刘邦所有。
毛泽东主席曾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窃以为主席这里所提到的厉害,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刘邦的火眼金睛,即识人之明。
好书推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