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风物志:雅加达老城区的唐人街
印尼风物志:
雅加达老城区的唐人街
典型的雅加达老城区(Kota Toea),充满荷兰殖民时代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
二战后的雅加达草埔(Glodok),作为主要商业区,街上相当繁盛,各种小汽车也很入时。
清朝时代的雅加达草埔(Glodok),多数华侨商贾居住经营,可见当时的建筑物仍然沿袭中国明清模式风格。现在这种老房子,基本已荡然无存。
在东南亚国家首都中,面积、人口方面首屈一指的,是居民多达一千多万的雅加达,应该指出早期移居那里的华侨,千百年来为它的发展壮大,功绩卓绝不容抹杀。
草埔(Glodok)的传统商业街,由于市政管理混乱,临街的商铺被无照摊贩的摆卖遮挡,使生意一落千丈。
雅加达分为新旧城区,老城区虽然已经显凋敝,但是曾经演绎着辉煌繁荣的历史。
老城区包括中央区 (Jakarta Pusat)、西区 (Jakarta Barat) 。谈到老城区,不能不提到知名的是草埔(Glodok)、班芝兰兰(Pancoran)、卡渣玛达 (Gajah Mada)、哈炎乌禄 (Hayam Wuruk)等这些传统的唐人街。
应该说,老城区唐人街的繁衍发展,带动雅加达成为市井之都,再跃为全国商业中心。
千百年来潺潺细水流经哈炎乌禄的河溪(下图),见证了来自中国闽粤两地的华人,当初是怎样背井离乡,来到该地后辛苦劳作,开拓农业、建筑业、小作坊、小生意的历史。
至今印尼人叫该处一条河溪为 Angke(福建音的红溪),因为那里发生了针对华侨的野蛮大屠杀,以至河水被血水染成红色。荷兰殖民政府开始需要华人,大量引进吸纳我国华南地区的剩余劳力。
据历史记载,一千多年前已经有华侨居住,至明朝灭亡后,大批中国人包括反清复明志士,来到巴城(雅加达 Batavia旧名的简称),1733年那里已经有8万名华侨居住,可以说华侨对雅加达的形成与发展,其贡献超过本土人。
连荷兰殖民主义的总督彼得逊昆,在1623年离任时留给其继任者的备忘录中也表示:巴城、摩鹿加、安汶、班达等地,需要很多工人开发,要派军舰趁季候风到中国沿海捕俘中国人,包括妇孺儿童。这就是后来大批中国人出南洋做劳工,开发印尼的历史原因。
老城区的华人居住地,逢年过节仍然不忘烧香拜祭祖宗,图为华人雄狮来增兴,华人老妇赶忙叩拜回礼,这种对宗教风俗的执着,恐怕在内陆已经不复存在。
后来华侨有了自己的社区及群众组织,人口急剧增多,面对殖民当局残酷的压榨奴役,也发生争取合法正当权益的斗争,荷兰人觉得是个威胁,就策划镇压阴谋,借故向华侨大开杀戒,造成数万人丧命,这个揭示荷兰殖民主义的背信弃义与残暴的红溪事件,使华侨懂得应该与印尼人民推翻殖民统治,所以有很多华侨加入印尼独立斗争,立下丰功伟绩成为开国元勋。
二战之前的草埔(Glodok),初见兴旺。
现在穿梭于唐人街,还能见到很多华人,有的甚至已经繁衍9代,已经不会讲华语。他们经营祖辈们们留下来的生意,在超市等现代商业的冲击下,惨淡经营度日如年,沦为无助的弱势族群,但是谁能知道他们的祖辈,昔日为建设发展雅加达老城区作出的历史功绩。
记得在雅加达探望一名经营婚纱店的朋友,她的店就在班芝烂附近。现在那里许多临街的房子,只要前面没有集市摆卖,大多都改为手机、电器、汽车配件及品牌服装商铺。也有像她那样的外岛华人,租下一楼连二楼,经营饭庄、咖啡馆、发廊、婚纱店甚至沐足按摩店等,实际上老城区仍然发挥其老商业中心的作用,华人还是主要经营者。
雅加达老城区仍然可见许多早期华侨兴建的寺庙。
不过因为雅加达新区日新月异,交通方便,而老城区道路堵塞无日无之,令不少消费者却步,老城区的生意日渐淡薄。尤其不临街的后巷的商铺,日子更加艰难,但是久居该地的华人,故土难离,只好在那里延续其祖辈相传的生意,过一天算一天。
雅加达老城区的建筑多数3层楼,早期中国人按照明清模式建造的老房子,基本荡然无存,仅有一些难于拆迁的寺庙得以保存下来,尤以唐人街最多。荷兰殖民时代的旧楼及设施,由于结构牢固仍然剩下不少。有时晚间经过,看到那荷兰式的建筑,孤单冷清的样子,令人想起印尼老电影描绘的古堡幽灵的情景,有点不寒而栗。
雅加达老城区的唐人街,残败破落,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恶劣,面临旧城改造。那里居住着许多甚至繁衍九代的华人,生活清贫,安置问题严峻。
仍然留守老城区的后巷的华人,生意清淡很难转型,只好做一天算一天。
(雅加达专题之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