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说“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是对谁讲的,为何把他处死
清乾隆四年(1739年),三朝元老张廷玉主持编修的《明史》全部完成,并交付刊印。
从顺治二年初设明史馆算起,前后用去九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完一部《明史》。为什么清廷编修《明史》耗时这么久呢?
我们知道,《明史》是以万斯同《明史稿》为基础,而万斯同又以晚明遗老自居,最初的明史肯定有些内容不符合清廷的要求,所以《明史》第三次编写下足了功夫。最终和万斯同版《明史稿》出入很大。
万斯同的《明史稿》很难找,找来了也很不好读。张廷玉版的《明史》才是主流,我们只能看这个版本的明史。今天讲的故事就出自主流《明史》。
大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这一年的大事之一,是开国功臣徐达去世了。
另外,明王朝公布了全国范围内抽查的公务员大考核成绩。4117人里,成绩优秀、称职的官员有十分之一。十分之七的官员成绩平庸,不称职者和人品才干奇差的官员各占十分之一。
朱元璋正大力整顿吏治,用他独具特色的大白话下诏,给成绩好的官员升职或者嘉奖,成绩差劲的予以处罚或者治罪。
朝堂上的官员也进行了考核。早年曾任地方参政,后又连遭贬职的翰林院检讨茹太素成绩优良,晋升为户部尚书。这相当于大明王朝的财政部长,很厉害。
茹太素是泽州人(今属山西)。明史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年月,只提到他在洪武三年通过了乡试,受任监察御史。明代的乡试很难考,范进中举的故事背景就在明代。所以茹太素当财政部长的时候,年纪肯定也不小了。
茹太素的官声一向不错,办事公平得当。因此他早年还做过刑部侍郎,相当于最高司法部门的副部长。
期间,茹太素向朱元璋进言:“从中书省到朝廷内外各部门,都受御史台和按察使的监督。可是谁来监督御史台呢?应该让守院御史监督御史台。”此外,茹太素还提出分派专人统计天下钱粮收入等建议,朱元璋一律准奏。
这样看来,正如史书所说,茹太素有刚直的一面。虽说他是好官,但这样的性格在官场难以长久立足。
没多久,茹太素被降职了,改任刑部主事。不管职务高低,他该发声还会发声。随后他写了一封万言书,为朝廷献计献策。可是这一次,茹太素却暴露了迂腐的一面。
倒不是说他的政见迂腐,而是他的万言书写得又臭又长。准确来说,这封奏书长达一万七千多字。朱元璋只好让身边人读给他听。
不料茹太素的奏书下笔万言,离题万里,前面尽是不着边际的废话。朱元璋听得心头火起,朗读者不停地喝水,仍是嗓子冒烟。
朱元璋没等听完,先把茹太素叫来,狠狠训斥了一顿,又命人把他按倒在地,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打了一顿板子。
然后朱元璋继续听这封奏书。侍臣读到一万六千多字的时候,奏书终于开始切入正题了。
茹太素提出了五条建议,有四条获得采纳。
事后,朱元璋叹道:“都说做臣子难,难道当皇帝不难吗?明明五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太素是怎么写到一万多字的!”
朱元璋下令把茹太素的奏书张张贴到显眼的地方,上面有一段御笔亲批,告诫朝廷内外官员,切勿在奏书里废话连篇。
茹太素虽然当了一回反面教材,但这并不是什么恶劣的行径。他又经历了几次升职和贬官。他耿直又倔强,得罪人不少,屡次遭到弹劾。朱元璋虽然不喜欢他,念及他忠心可嘉,也没有治他的罪。
回到前文的洪武十八年,茹太素凭着才干咸鱼翻身,受任户部尚书。这是他仕途的顶点。
某日,朱元璋在偏殿设宴,和少数几个大臣闲聊。席间,朱元璋给茹太素赐酒的时候,表情凝重,吟了一句诗,“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这句话饱含警示意味和杀气。按照主流明史的说法,比较符合朱元璋对待大臣的态度。无非就是告诉茹太素,如果你表现好,大家就可以其乐融融。如果你犯了事,那就休怪我无情,等着挨刀子吧。
显然,这句话并不是针对茹太素一个人。同时,似乎又表明朱元璋对茹太素的忍耐超过了某种临界点,动了杀心。
茹太素却很从容地补全了下一句诗:“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朱元璋不禁为他的忠正叹息。
君臣二人对过这首诗没多久,茹太素被撤去财政部长一职,降职为御史。
这是茹太素早年的老本行,自然轻车熟路。时任督察院一把手的左都御史詹徽不知做了什么事,被茹太素等十几个人联名弹劾。结果茹太素他们都被戴上脚镣作为处罚。
这次风波过后,茹太素没有退缩,继续以他刚直不屈的本色出演。后来他的厄运到了,因故被杀。关于罪名,史书含糊其辞,只说他“后竟坐法死。”
那句“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果真在他身上应验。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