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西专栏 |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之一) 2024-04-26 01:05:54 陈有西【吴晋江山】第1期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宁海西晋县治考(之一)宁海建县于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至今已经1737年。那一年,曹、刘、孙军阀割据局面结束,三国归晋,长江以南的吴国被中原军阀势力魏国政权所灭,而曹魏势力又被拥兵渐重的司马氏家族政变夺权,成立了西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统一中国后,改年号为太康。为加强对中国南方的控制,除了派了一些王族、功臣、贵族官僚管理南方外,还向南方大量移民,对吴国地域原行政规划进行了调整。将鄞地(现宁波)和临海(现台州)划出部分地域和人口,成立了宁海县。西晋时的宁海县城在哪里?根据县志,是设在白峤。但西晋时的“白峤”又在哪里?一般都以现在宁海现城关县城往东过白峤岭的“上白峤”、“下白峤”两个小山村作为古县治之所。但根据现白峤村的地理位置、人口状况、交通状况、历史遗存,这里都不象是管辖着现在的宁海、象山、三门、天台一部、临海一部等广阔地域、设过309年县治的地方。而且直到现在为止,该地尚没有任何考古发掘、古建筑和碑刻遗存等考古学上的实证证据可以证明设过县城。这么多年来,我们基本上停留在县志的名称传承上,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的史学考证和考古发掘研究。一个存在了309年的县城,为什么就这样湮没无闻了?宁海西晋开县时的县城到底在哪里?现白峤是不是就是原来的古县城?Google宁海县卫星地形图,清晰显示宁海现县城、力洋茶院盆地、茶山位置和地形。”上白峤”谷地无平地,只够设一个山村,会是设了300多年的宁海西晋县城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有待考证落实的课题。一、 史书记载宁海县的存废变迁★郡治位置图西晋时扬州临海郡位置图。郡治设章安,宁海系其辖下的一个县,治所设白峤。三国三国时期,宁海属吴国的章安县、临海县。据《光绪宁海县志.地理志卷一》引《三国.吴志》:太平三年析章安置临海县。以会稽东部为临海郡,领县六,治章安。西晋到了西晋太康元年,宁海独立建县。《赤城志》载:武帝太康元年,析临海郡之北置宁海县,旧志云,治白峤。《晋书.地理志》记载:临海郡统县八:章安、临海、始丰、永宁、宁海、松阳、安固、横阳。临海郡相当于现在地区级的市,大致上管辖现在的台州、丽水、温州地区各县。鄞地,即鄞县,现在的宁波,当时属会稽郡。因此,宁海是从临海郡和会稽郡各割出一块土地成立的,归临海郡管辖。据历史学家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引《晋书》记载:太康元年,“六月,东夷十国内附。是岁,以司隶所统郡置司州。凡有州十九,郡国一百七十三,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诏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史百人,小郡五十。”吴地的临海郡,是一百七十三个郡之一,宁海则是该郡管辖的八个县之一。《赤城志》注引《宁海土风志》说:宁海县本汉回浦、鄞二县,太元二年,裂鄞之八百户,安北乡二百户置宁海县。《寰宇记》引《临海记》说:晋永和三年,分会稽郡八百户于临海郡章安地立宁海县。这里的记载说宁海建县在东晋永和年间,东晋孝宗司马聃永和三年,是公元347年,比《晋书》记载建县晚了67年。这一记载显然同正史相违,有误不确。南北朝时,南方宋、齐、梁、陈四朝,宁海县建制延续如旧,一直没有变化。隋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废会稽郡,改东扬州为吴州,治所在会稽县(今绍兴市),并鄮、鄞、余姚三县入句章县,县治迁小溪(今鄞县鄞江镇)。废宁海县,分其地归句章和临海。隋高祖文帝杨坚攻入陈国首都建康,灭了陈后主陈叔宝的陈国,对陈国原行政区划又进行了调整,撤销了宁海县,归入临海县。《赤城志》载: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平陈,废宁海,复入临海。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载:正月,隋师入建康,俘陈后主,陈亡。二月,隋置乡正、里长治民。岭南冼夫人经陈后主劝始降,于是陈之州三十、郡一百、县四百,皆入于隋。因此,宁海第一阶段建县,自晋至隋,存在了309年,县治一直设在“白峤”。那么,这个存在了309年的古县城,到底在哪儿?唐唐朝宁海恢复建县后,县治都已经没有回到白峤。是在现三门县的海游镇和宁海的“广度里”,广度里一般认为就是现在的城关镇,但这个说法仍然是有疑问的,后面我会分析。宁海自隋撤县后,中断了32年。到隋末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公元618年),梁萧铣称帝,唐高祖李渊也称帝,号武德。武德四年(公元621),李渊部将李靖包围江陵,萧铣投降;唐将杜伏威活捉了控制浙江的割据者李子通,押往长安,于是安徽、江浙一带都归入唐版图。易中天【隋唐定局】插图《唐书.地理志》载: 武德四年,析临海置宁海县,治海游。《宁海旧县志》载:武德四年,杜伏威擒李子通,献其地复置宁海县。但这次复县只恢复了3年,宁海又撤归章安县。《寰宇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省宁海入章安。唐太宗李世民时,宁海仍无县。又中断了65年。因此自隋到唐,宁海设县中断了将近100年。中间只恢复过3年。这100年中,“治白峤”已经开始堙灭无闻。宁海再复县一直延续到今天,是在唐女皇武则天统治中国的时代。《旧县志》:武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复置县。县治广度里。即今县治也。从此,宁海县至今存续了1327年。后来,又分出了象山县。《唐书·地理志》载:唐中宗神龙元年,以县东地海岛辽阔,析为象山县。《赤城志》、《寰宇志》记载为神龙二年析。清清《〔乾隆〕象山县志·卷一·地理志·沿革》载:“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丙午,御史翟皎请以象山名县,以地有山,宛如象形也。于晋为宁海县地。”因此象山建县至今已1300余年。二、 志书中关于宁海县治的记载 明《〔崇祯〕宁海县志·舆地志》载:“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平吴,王濬以兵狥地,请析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置宁海县,治白峤。”因此,这个“狥地”并“请”独立建宁海县的人,就是打下建康、灭了东吴的大将、“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赫赫有名的益州(四川成都)刺史王濬。他有没有到过宁海,目前史料中没有记载,但作为一个统治新征服的吴地、向皇帝和朝庭提出建议、划两郡之地和人口建县,并派出了县守的人,他应该是实地到过宁海考察的。另外一个佐证是,宁海建有多处王濬、杜预的恩师、已故灭吴主将、朝庭中的共同后台“羊祜相国”的庙,可见宁海建县是带有他们征服南方、大晋建立新县的印记的。但无论是《晋书》、《赤城志》、宁海县志,对第一任宁海县守、县城都没有记载。清《[光绪]宁海县志·建置志卷三·城池》:“宁海置县以来,城凡三徒。始建于白峤,再徒于海游,三徒于广度里,即今地。白峤、海游旧制不可考。”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晋太康初,析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宋以后因之。隋省入临海县。唐武德四年,复置属台州。七年省。永昌元年,复置。元袁桷(1266-1327)《延祐四明志.城邑考》:(宁海)县旧治海游镇,永昌初徙今治,筑城周不及二里,寻废。《读史方舆纪要》又载:嘉靖三十一年,以倭患筑城。万历十九年,以淫雨城圮,复修筑,周六里有奇,编户百十三里。明崇祯《宁海县志》记载:“(宁海)县治广度里,晋初设白峤,唐徒海游悬渚”。 这是记录的三门海游县城的情况。白峤除了在志书中留有个地名外,没有任何具体的记载。到清朝修志时,已经“白峤旧制不可考。”没有任何痕迹了。清朝修《县志》时,已经过去了1600多年,为了统计收赋税,对清朝时的白峤村现状有田地地名的记载,没有涉及任何的古县城的记载。白峤古村 数不清的往事《光绪宁海县志·乡庄》一节中说:“白峤庄,距城七里,其田二石起亩,无水利,居第三等。计积里二十六,民田八,涂田十四,地四。且有山海之利。赋居第四等。村十五,白峤,港头,蒲澳,薛坡,应家庄,上盘屿······”无论人口、土地、海涂的现状记录,都只是一个小地方,同现在的白峤村现状差不多。不像是一个1600多年前就始建过县城的地方。三、西晋“白峤”古县治存在了309年 根据上述各种志书的记载,宁海古县城在西晋太康元年(280)始建宁海县,县治设白峤后,历经东晋、南朝。到隋朝开皇九年(589)撤销宁海县并入临海县,县城设在三门海游的悬渚。一直到唐朝武德三年(620)复置宁海县,县治仍设海游(今属三门县),属海州。四年后的武德七年(624)又撤宁海县并入章安县(台州)。65年后的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复置宁海县,治设广度里(即今城关镇),筑县城,周围600步。建城隍庙,址在今桃源南路。唐神龙二年(706)以县东地域辽阔,析归新建之象山县。因此,西晋时设县的县治白峤,作为一个起始一千户人口的县城,历时四个朝代309年、管辖相当于现在宁海、象山、三门、天台、临海、奉化之一部等广阔的沿海地区。其间经历了中国人口四次大南迁中的三次,即西晋 “八王之乱”、南北朝“五胡乱华”之乱和唐王朝“安史之乱”。宁海接纳了大量避难的北方人口,人口迅速增加,一直到中唐武则天时恢复建县。【未完待续】陈有西简介陈有西,浙江宁海人,现为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兼主任,一级律师,兼职法学教授。曾在浙江省公安厅、省委政法委、浙江省高级法院任职。后辞职成为专职律师。业务范围涉及刑事辩护、公司法律风险防范和公司并购、建筑房地产、国际贸易、知识产权、香港上市、重大行政诉讼和集团评讼。2010年获《时代周报》时代人物,《中国律师》杂志年度新闻人物。2011年获《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南方人物周刊》“50名中国年度魅力人物”。输入标题陈有西授权公众号 赞 (0) 相关推荐 明一统志卷四十七 台州府[东至海岸一百八十里西至处州府缙云县界二百一十九里南至温州府乐清县界二百三十九里北至绍兴府新昌县界一百四十五里自府治至南京一千八百三十三里至京师五千七百七十八里粮一十二万五千八百石零] 建置沿革 ... 应可军 | 丞相别业 丞相别业 文/应可军 有人问起,胡陈的叶梦鼎身为丞相,在宁海城区,有否置有产业.我说,这倒没有专门研究过,近日查阅舒岳祥的<阆风集>看到一首诗,提到这件事:内有<登小山谷①>一 ... 辛集市千年古城旧城(一)旧城由来 辛集市千年古城旧城(一)旧城由来 许书斋 河北省辛集市旧城位于冀中平原南部,从公元586年至公元1622年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历经1036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城,商业中心.旧城是明代天启二年(1622 ... 神一样的问题 | 你是台州人还是宁波人? 征集民国那些事儿 "乡土宁海"向社会各界征集有关宁海民国时期的文章和相关图片,要求: 1.民国时期宁海的趣闻轶事: 2.只记录不评论,新旧文章均可,文章内容字数不限: 3.到时候结 ... 中国城市no.43--台州 台州 [tāi zhōu] 浙江省地级市 台(Tāi)州,是浙江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沿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港口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3个县. ... 浣斋主人:黄梅县境内的州郡县治城池变迁初探 投稿邮箱297235310@qq.com 秦设郡县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以来,在黄梅县境内设置及侨置州县分别有:寻阳县.南新蔡郡.苞信县.新蔡县.永兴县.南晋州.义丰县.长吉县.塘阳县. ... 卷一百六十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怀庆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怀庆府图> 怀庆府表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怀庆府表> &l ... 蓝田历史上曾设建的县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48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 蓝田历史 ... 应可军 | 白峤岭顶说知县 白峤岭顶说知县 文/应可军 知县也叫县令,白峤岭顶骂知县,典出太湖胡进士. "县令"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有了后世县制的雏形.此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县 ... 陈有西专栏 |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之二) 陈有西[吴晋江山]第2期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宁海西晋县治考(之二) 由于没有历史记载,1737年前的宁海"白峤山"是哪一座,是不是就是现在的白峤 ... 陈有西专栏 |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之三) 陈有西[吴晋江山]第3期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宁海西晋县治考(之三) (一)西晋道教流行与白峤的得名 白峤在宁海地名中出现,到底始于什么年代已经无法考证.最大的可能是 ... 陈有西专栏 |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完结篇) 陈有西[吴晋江山]第4期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宁海西晋县治考(完结篇) 宁海"治白峤"的记载,最早见于明<祟祯宁海县志>:而" ... 陈有西专栏 | 宁海建县与大梁山羊祜殿 宁海县东三十里,有一村名南溪,村傍一山名大梁山.半山腰悬崖下有一殿号羊祜殿,是纪念宁海建县肇始的西晋名臣羊祜(hu)的.该庙世代香火绵延,名声远播. 大梁山羊祜殿 (陈绍斌 摄) 羊祜在晋灭吴前两年就 ... 陈有西专栏 | 宁海名人和精神遗产(上) 导 语 在中国历史上,一类文人是坚守原则而守护着封建纪纲,脉统远播,他们是国脉的脊梁:一类是权谋融通而成就着伟业,他们是国家的功臣.宁海人有意无意地学方孝孺的千古正气,所以一代代延续着舍生取义:毛泽 ... 陈有西专栏 | 家乡的回忆 这个题目,好象是有名人写过的.人到了要这样命题为文时,大概都是七老八十行将迟暮了.我自认为还不到这时光,还有好多事没做,所以一直忌讳写这样的文字.文人者,好表现自己,既是短处又是长处,可以留下一些记录 ... 陈有西 | 宁海的历史为什么缺了1300年! 宁海的历史为什缺了1300年 宁海建县于西晋, 却为何到明崇祯年间才有县志? 1300年的历史为何空缺? 这段历史能重修吗? 历史上,宁海虽为偏僻之地, 诗礼传家却代有遗风, 方言习俗留有古都的印记, ... 太原古县城、忻州古城…山西这么多古城如何“新生”才能长久地“活”下去? 历经8年精心修复的太原古县城, 刚刚揭开神秘面纱, 再现600年前的辉煌: 被称为山西最低调城市的忻州, 在全球旅游业陷入低谷的2020年, 迎来高光时刻-- 近年来, 随着文物遗存的保护和开发, 在 ... 记忆中太原古县城 记忆中的古城,是我的故乡晋源镇(古太原县城).当地人又叫"城阂里"(城里头),论名气,太原县要比晋源大的多.在太原地区,你说晋源,人们知道,若到了外地,就不一定知道了.记得7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