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 没东西写,怎么办?

没东西写,怎么办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写作文,经常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写,没东西写,怎么办?今天就借我们家小朋友最近的一个故事,来讲讲这个问题。

我先说一点:这个问题呢,实际上又要分成2个层次,一个是选题,另一个是内容与细节。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

前几天,我们家小朋友想打电话给外公,但是,又不知道可以跟外公说些什么——对应到写作,这是什么问题?没错,就是我前面讲到,找不到“选题”,不知道有什么话题可以写。这是“没东西写”的第一个层面。

在写作中,又有2种情况:一种是命题作文,想不出对应的内容;另一种是自由写作,比如周记、日记,这种其实也容易一片茫然。甚至有学生曾经跟我说:宁愿写命题作文,好歹有个方向……

好吧。怎么解决?

我让小朋友先拿张A4纸出来,把能想到的话题列一列。——在写作中,这其实就是起步阶段我们会做的事情,对不对?先把所有能想到的都列出来,多多益善,然后再选择最合适的那个。

总有些学生,只想到1个选题,急匆匆地就提笔开始写了。有可能写到后面才发现:这个选题不是最合适的;甚至在命题作文中,还有可能发现这个(未经深思的)选题,其实不合适。

然后,写都写了(尤其在考试中),只能硬凹造型,强行把它跟题目拉扯上一些关联……通常就会出现一个口号式的结尾,你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跳跃过去的,反正看前面写的,好像跟题目没啥关系……

其实稍微花一点时间,多列几个选题,一定是有助于你找到更合适的那个——更贴合题目,可写的内容、细节更多(后者也很重要)。


但是,在列可讲的话题这一步,刚开始我们家小朋友还是遇到困难,想来想去,就那么几件事儿,都是从前已经跟外公聊了又聊的——对应到写作,是不是孩子们经常把少数几个选题,写了又写?

自己都会觉得很无聊。怎么办?得拓宽选题范围。怎么拓?我从前也说过的:分类思考。比如你发现,已经列出来的选题都是某一个类型的,那就提醒(强迫)自己:下面必须要找新的类型。

其实可谈的话题有很多啊。

比如学科类的,我说,你最近不是拿家里的两个毛绒玩具,把《武松打虎》的故事演了一遍吗?这就很有趣啊。比如活动类的,你不是参加了合唱团,最近班上还在筹备一出戏剧表演吗?这也都是挺新鲜的话题呀。再比如阅读类的,最近正在读什么书,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有哪些问题是你正在思考的……这不也都是很有聊的话题嘛!

小朋友说:哦!原来这都可以讲啊……像不像孩子们写作文,把自己限制在了一个很小的内容范围内,没想到其实还有广阔的选题空间?

多列几个分类,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把所有分类都探索一遍,看看有哪些新的选题可以写;平时碰到新鲜的、有意思的内容,也可以挂到对应的分类下,作为选题库。可写的东西,不就慢慢变多了?

选题的问题解决了。小朋友列了十几个话题,去给外公打电话,信心满满:这次肯定能聊半小时以上……结果:5分钟,全讲完了。

我跟外公都笑死了。外公退休前是大学老师,我俩就说:你看小朋友,像不像没经验的新教师,备课备了好半天,结果一上讲台,5分钟,全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只能跟学生大眼瞪小眼!哈哈。

对应到写作,这其实是什么问题呀?就是我前面讲到的第二个层次:缺少内容和细节。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更丰富。对每一个话题,都只有简单、空泛的概述。即便是原本很丰富、很有趣的内容,被这样讲出来,也只有三言两语。

有些学生也曾经跟我说:明明经历的时候觉得很有趣,为什么写出来,看着就……蛮无聊的。其实问题也在这里。

怎么办?拓展细节啊。怎么拓展?

我教了小朋友一招:先建立结构,再拓展细节。怎么意思呢?比如我看一个话题,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它适合沿着时间线去讲,或者它适合分角度去讲,或者它适合用其他某种结构去讲……

熟练了以后,这其实就是个本能反应。比如讲一件事情,时间线很好用;讨论一个问题呢?分角度思考更常见。当然你说,突破一下行不行?没问题啊,但你也得意识到,这是在采用非常规结构。

先把结构框架画出来,然后沿着框架去探索:比如在时间线上,每个时间点、或者每个阶段,都有哪些值得谈的细节;比如分角度,在每个角度下,有哪些内容是比较值得讲一讲的……

当然,抓取细节还有很多具体的方法,篇幅所限,此处我们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在下方、我的写作课中找到很多。

我跟小朋友说,下次你试试看,把选题列出来,把结构划出来,把重点内容和细节也列出来,然后再给外公打电话,应该就能发挥好了。

回到关于写作的话题,大家了解了吗?如果孩子说“没东西写”,要从话题、以及内容与细节,这2个层面去思考。具体方法——没记下来的,翻回去再看看呗!做个笔记,放在手边,肯定能用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