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积食引起咳嗽、发热,用好这个方法,轻松解决积食问题

本  期  导  读

孩子积食、不爱吃饭,怎么办?

孩子们的症状各种各样,大多数的根本原因,还是离不开脾胃和肺。
肺主皮毛,是人的身体和外界交流的第一道屏障。肺气不足,外界有一点风吹草动,我们就要受影响。
「形寒饮冷则伤肺」。所以,在吃寒凉的东西前,考虑一下孩子身体的运化能力,在孩子满头大汗时,留意一下不要吹到风。这些方面,家长们在学习之后,都比较容易理解,也会开始转变以往的一些育儿观念。偶尔没注意到,赶快用推拿手法操作一下,也能及时调养。
可是,一到了积食问题,就没那么容易走出惯性思维了。
很多人不太能接受,吃多了也会生病?
发烧、咳嗽、反复感冒,这怎么会是因为吃多了?这恰恰是吃得少,营养不够,抵抗力弱啊。吃不下饭,更不可能是因为吃多了,孩子不吃饭都愁死了,还说吃得多?这不是坑娃嘛。

尤其是老一辈人,看孩子吃得越多越开心。
五六十年前,物质匮乏,确实营养不良的人会多一些。到了独生子女这一代,长辈们还是生怕孩子营养不够,电视广告上都是贫血、缺钙的广告,却没有人思考,孩子到底是因为吃的不够,还是吸收的不够。
想必很多人都有小时候被追着、被逼着吃饭的经历,也有被称赞能吃的经历,得到称赞后,就会更大口地吃。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上一代人缺失的不安感的投射,而这种投射可能至少还需要一代人才能消化掉。
「若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育儿至理名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可真正做到确实不易。
首先,必须要接受一个事实,吃多了伤脾胃。
这种吃多了是针对个体而言的,不能看别人家孩子能吃一大碗饭,长得高,就急着想让自己孩子多吃。吃的多不是人家身体好的原因,而是因为脾胃强壮,能运化得掉,所以身体好。吃多了,反而容易给脾胃造成负担,无法运化。
而且,即便是正在吃母乳的孩子,也会积食。很多家长以为奶就和水一样,喝多少都没事儿,只要孩子哭,就给喂奶,其实奶喝多了,一样会造成积食。
积食造成的问题不止发烧、咳嗽、反复感冒,还有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腹泻、便秘、盗汗、贫血、睡眠不安、夜啼、爱过敏等等。
中医治疗疾病有一个词,叫「异病同治」。为什么不同的病,会用同一种治疗方法呢?
因为病的种类是无穷尽的,它只是医学家们根据身体不同的表现,做出了不同的定义,起了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只是概念而已,可我们治病,治的不是概念,治的是身体。
比如咳嗽和贫血,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本质有可能是一样的。因为咳嗽虽然是肺在咳,但生痰之源却可能是脾。而脾胃出了问题,会影响气血的生成,自然也会造成贫血。
知道背后的原因,就可以以治疗积食为主,培补脾胃,根据身体的不同表现再加以对症治疗,最终达到标本兼治了。
接受积食致病的理念,只是刚迈出了第一步,要解决孩子积食的问题,还远远不够。
经常有家长在群里说,朱老师,我们孩子吃的不多。
朱老师也是颇为无奈,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逻辑:正是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吃得不多,孩子才会吃多。如果家长能认识到孩子吃多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积食的孩子了。
朱老师说:「孩子积食,一般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孩子的本性贪吃,肚子饱了眼不饱,如果不适当控制就会积食。二是家长没有正确的育儿观,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只要孩子吃就是需要,就是没吃饱。」
有些积食,再深一步探究,还有可能是孩子的内心需求没有被大人切实看到。如果大人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放下家长的权威,模仿一下孩子,感受一下孩子的感受,或许就能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
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呢?观察舌苔是一个简单的判别方法。
下面是正常的舌苔、轻度积食的舌苔、重度积食的舌苔。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家的娃有没有积食呢?
说了这么多,大多数家长应该在吃饱这件事上有了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但还有人会担心,现在开始给孩子调理脾胃,可这段时间孩子还是不吃饭怎么办?不吃饭就会营养不良吧?
其实,我们的身体很多时候比我们聪明,有自己的想法。朱老师也安慰广大担心的家长们:「孩子隔一段时间有可能就会有不爱吃饭的现象,家长不能着急,这有可能是身体在自我调节,先观察几天,这段期间不会造成营养不良的。」
孩子马上开学了,学校附近的小卖铺又热闹起来,孩子们有零花钱就不知节制地胡吃海塞,各种冷饮、奶油、油炸、肉类、零食,应接不暇。
不过食欲这件事,是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太严苛了,再搞得情绪压抑,也是得不偿失。
所以,有节制地吃吃可以的,万一不小心吃多了,赶快用小儿推拿调理吧!
先送给大家一段课程的先导视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