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万年史】186 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农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男耕女织" 为主的社会生产形式,它是封建自然经济的核心;在强大的外国资本主义自40年代以来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下,这一耕织结合体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松驰;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主要的动因是农业自身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口增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农业在鸦片战争前后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外贸易中农副产品约占出口总值的90%左右即是明证;1850年一般亩产谷200 多公斤,高于19世纪日本水稻亩产水平,同时经济作物也有很大的发展,如蚕桑业不仅在苏、浙很普遍,而且在鄂、皖、粤、桂等省也广植桑树发展蚕业。" 据估计,从1840-1894 年的54年间,几种主要农产品商品量的增长率大致如下:粮食59.2%,棉花32%,土丝105 %,茶叶79%。但总的说来,1842-1894 年间,中国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缓慢,程度不高。这个时期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所受震荡虽大,而解体进程却是非常缓慢的。" 中国农村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和土地的兼并造成农村贫困差距和矛盾激化。
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农民在内外力量的冲击下爆发了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3 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基本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务,规定了土地分配的具体办法。《天朝田亩制度》宣布,世界上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归" 上帝" 所有,"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因而" 天下田" 由" 天下人同耕".《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土地分配的具体办法。"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天朝田亩制度》还规定了"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天朝田亩制度》构想出社会基础组织成为传统农民理想的自给自足经济单元。《天朝田亩制度》一直未实施。《天朝田亩制度》是研究农民经济思想的文献。
洪仁玕所作《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著作之一。洪仁玕想在太平天国内实行一些新的改良措施,把太平天国建成与西方资本主义一样的国家。《资政新篇》共分四部分:㈠" 用人察失类".提出" 禁朋党之弊;" ㈡" 风风类。" 采用新的移风易俗生产方式;㈢" 法法类。" 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措施;㈣" 刑刑类。" 健全司法制度,整篇以" 法法类" 为主,其经济改革的主要设想有:主张修铁路造轮船。" 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兹有火船气船,一日夜能行二千余里者,大商则搭客运货,国家则战守缉捕,皆不数日而成功。" 鼓励开发矿藏。" 兴宝藏。凡金、银、铜、铁、锡、煤、盐、琥珀、蠔壳、琉璃、美石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探取;总领获十之二,国库获十之二,采者获十之六焉。" 鼓励发明创造,并实行专利。" 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美奇便利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 建立银行,发行纸币。"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货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身有万金,而人不觉。" 设邮亭,办报馆。" 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 此外,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还主张" 兴医院以济疾苦" 、" 兴跛盲聋哑院" 、" 兴孤寡独院" 、" 兴市镇公司" 、" 兴士民公会" 等等。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处时,洪仁玕主张平等相等,许其通商," 并教技艺之人入内陆,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资政新篇》是一个试图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纲领。但是,当时太平天国政治不稳固,军事吃紧,财政经济十分困难;太平天国经济方面不得不实行" 圣库制度" ,以后试图废止商业但行不通;《资政新篇》不具备实践的环境和条件,在实际中也没有实行,因而它对太平天国也没起什么作用。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要发展资本主义已是" 呼之欲出":一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已高度发展,它要使一切未开化或半开化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它要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它要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一个资产阶级的世界。二是当时中国的门户被外国资本主义打开后,中国人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从落后便要挨打的教训中开始放下" 天朝大国" 的架子。一批人开始从事资本主义实业,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解体。
首先是洋纱替代土纱,使织与纺分离;其次是洋布代替土布,使耕与织分离。洋纱替代土纱关键是价格因素。70年代以后外国商品价格在中国市场上大幅度降价,仅从1872年到1886年的14年里,棉纱价格就下降了1 /3 以上,使洋纱价格远低于土纱的价格。如1887年牛庄,每包300 斤的洋纱售银57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87两左右。价格如此悬殊,手工织业者自然舍弃土纱织布而改用洋纱了。土纱价格比洋纱价格贵除了洋纱生产效率高、航程缩短运费降低,以及洋纱进口享受很低的进口税等优惠待遇外,还因为土纱生产所需棉花价格昂贵。70年代以前,中国一直是印度棉花的一个重要市场,每年有大量印棉输入中国;70年代以后,印棉一方面开始转销英国,另一方面印度本国纺织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加上日本纺织业的发展等因素,印棉出口中国的数量减少,而中国的棉花出口则在增加。1868年厦门海关报告:" 从前棉花是本口主要进口货,和1867年相比,本年进口不到一半。这主要是因为棉花价格并无变动,而用棉花纺成的绵纱市价,却每包几乎跌去50元之多。所以人们把棉花纺成棉纱,就无利可图了".1890年宜昌海关报告:" 印度棉纱和(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 中国手纺业在洋纱跌价、棉花价格相对昂贵,与大机器工业的竞争中趋于没落。
在洋纱代替土纱的同时,洋布代替土布的过程也在进行。正如密切尔报告所说:" 沿海城市里一部分富裕阶级穿用我们的布匹,在夏天,为的节省丝绸与绉纱;在冬天,则加上棉絮,节省皮衣和厚重的缎子。商店的账房先生和店员穿用我们的布匹也相当普遍。洋布比同等的土布好染色而显得光彩。……富裕阶级之所以穿洋布,也不是因为洋布好,而是因为做起所需衣服来,碰巧洋布比他们土布便宜罢了。" 尽管土布结实耐穿,但洋布" 好染色而显得光彩" ,又" 比土布便宜" ,因而使用洋布的人自然增多。
虽然洋纱替代土纱、洋布替代土布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自70年代以后,中国自给自足的手工纺纱业已开始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乡村趋于没落的过程。
资本主义国家棉纺织品的倾销,破坏了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击中了自然经济的中心;同时依靠廉价商品这个武器也冲击了中国其它手工业部门。郑观应说:"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布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制,故工致而价廉,且成功亦易;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费,且成功亦难。华人生计,皆为所夺矣。"
中国的冶铁与铁器制造是手工业中一个比较发达的部门;但自60年代后,洋铁因价格低廉也逐渐替代土铁;1867年进口的铁是113441担,1885年增加到1202881 担,增加了10倍。其原因在于" 因为洋铁的形式便利,所以人们弃土铁而用洋铁。用洋铁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与劳力,因而洋铁产品的成本也就较土铁产品的成本低得多。" 例如,山东省以前" 使用的土铁大部分来自山西泽州府,现在(1869年)几乎已经完全被洋铁所代替了。" 由于洋铁价格便宜类似的情形还发生在湖南、浙江、山西等地,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其它冶炼业。但也有一些地方是因自然资源枯竭而凋萎,洋货乘虚而入,如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铜矿业等。
此外,进口的煤油因价格便宜、发光好逐渐取代菜油、花生油;进口火柴代替打火石和铁片;洋针代替土针;洋染料代替土染料;洋皂代替土皂等等。
" 中国自通商以来,洋货日销,土货日绌。洋纱洋布,岁销5300万。其余钟表、机器、呢绒、毡毯、火油、食物,以至钮扣针线之细,皆窥我情形,探我玩好,务夺我小工小贩一手一足之业者。而乃销流日广,始于商埠,蔓于内陆,流于边鄙。" 鸦片战争后,以手工棉纺织业为主体的一些手工业衰落了。与此同时,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业不仅维持下来,而且还有所发展,如制茶、酿酒、榨油、丝织、制瓷、井盐、煤矿业等;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手工业,如抽纱、发网、猪鬃加工、肠衣等。中国手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近代工业发生了联系,成为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过程中的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