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小学孩子一到学校门口就哭闹,不进学校,怎么办?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一到学校就哭,怎么办?
9月份是开学季。那些原本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开心心的小朋友们,忽然之间被送到了学校这个管理严格的地方,真的很难适应。于是,每个学校门口,都会有一年级的小朋友拽着妈妈的衣角哭个不停。妈妈狠下心来拉开TA的小手,把他推给老师,还是哭个不停,甚至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小朋友上课。这让爸爸妈妈们头疼不已,既不知道为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办。
正所谓“事出必有因”,一年级小朋友出现类似现象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是,真正的心理根源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分离焦虑”。
从心理学的定义来看,分离焦虑是婴幼儿与父母亲尤其是母亲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面对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等情绪,主要表现为拒绝分离。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反抗阶段。主要表现为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第二阶段:失望阶段。主要表现为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第三阶段:超脱阶段。主要表现为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家长如果懂得孩子哭闹的原因,就会明白:是因为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状态,没有适当保持亲子关系的界线,适时引导孩子接受与母亲的分离,才导致孩子在上小学时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
作为度麦心理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开学后的一周内,先后帮助家长调整了多例孩子因上小学一年级而产生的分离焦虑,让他们逐渐接受与母亲分离的过程,并顺利融入自己的班集体中。
其实,只要真正了解了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以及孩子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针对性地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就能帮助孩子转化分离焦虑,实现自主成长。同时,这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建立和内在自我的形成,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通常,在孩子处于反抗阶段时,先要让孩子面对与母亲的分离。换句话说,这个阶段中,母亲需要回避。最好的方式是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温柔耐心的陪伴孩子,允许孩子哭闹,同时又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孩子逐渐明白:哭闹的方式无法解决问题。
顺利度过反抗阶段后,孩子会进入到失望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心理咨询师更加温柔的陪伴和关注,让孩子感受到母亲之外的其他人对他的认同和爱,然后逐渐接受分离状态。
最后,孩子会进入到超脱阶段,并开始正常地活动。虽然见到母亲时还会不开心,可是已经在内心接受了与母亲的分离。在这个阶段中,只要母亲能够保持好平和稳定的心态,就能帮助孩子迅速恢复。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愿每一个家长都能积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在面对孩子产生的各类心理问题时,能进行有效干预和积极调整,帮助孩子早日独立面对一切,并拥有美好快乐的学习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