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外戚和宗室,西晋的两大隐患,司马炎给自己埋雷 2024-06-23 16:28:22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总结上一个朝代的政治得失,汉朝之亡和外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曹魏有鉴于汉朝的得失,对外戚防范较严,故而没有形成外戚势力。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认为曹魏亡于宗室过弱,故而大肆封建,将自己的弟弟、儿子全都分封到外地为王。西晋的诸侯王还不同于汉朝,大多是握有实权的,既是封王,也是当地的军事长官。重视宗室的同时,西晋的外戚政治也死灰复燃。司马炎当政时,外戚姓杨,而且是弘农杨氏。熟悉汉魏历史的都知道,弘农杨氏是顶级的名门望族,几乎垄断了东汉中后期的太尉一职。司马炎的两任皇后都姓杨,还是堂姐妹。第一任皇后名叫杨艳,父亲是杨炳;第二任皇后是杨芷,父亲是杨骏。杨炳和杨骏是亲兄弟,杨炳早死。一门出了两位皇后,难免让人羡慕嫉妒恨。比如,镇军大将军胡奋曾当面对杨骏说:“历观前世,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这句话相当恶毒,比骂人家的祖宗十八代还让人难受。杨骏不以为然,他的弟弟杨珧却开始慌了。当司马炎到杨骏家纳聘时,杨珧给司马炎上了一道表,大意是:“自古一门二后,没有能保全宗族的,希望陛下能将这道表藏于宗庙,万一以后要灭我杨家,希望可以饶我一命。”司马炎很纳闷,但也没当回事,就收起来了。杨珧的做法很悲情,也很无奈,他早早预见到了被灭门的命运,却又无法改变,只好提前跟皇帝讨个免死金牌。事实证明,这完全是自欺欺人。杨芷被立为皇后后,杨骏因为国丈的缘故,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从此,杨氏兄弟把控朝政,时人号称三杨。三杨之中以杨骏为首,也是最没见识的一位。杨珧和杨济不赞同哥哥的某些举措,却又成了事实上的帮凶,命运牢固的绑在了一起。除了三杨,朝中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齐王司马攸。司马攸小字桃符,是司马炎的同母弟,因伯父司马师没有儿子,被司马昭过继给了司马师。司马昭的位置来自司马师,对哥哥感念极深,时常指着座位道:“这是桃符的。”几次想要把他立为太子。司马攸也确实是个人才,文韬武略,深得人心。司马炎继位后,司马攸被封为齐王,总统军事,朝野一致将其视为司马炎的接班人。朝臣为什么要拥戴司马攸呢?难道司马炎没有儿子吗?当然不是。司马炎有很多儿子,但他拘泥于嫡长制,立了一个最傻的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被立为太子后,一些有见识的大臣忧心忡忡,比如卫瓘。卫瓘是个大能人,平定蜀汉时,他先帮助钟会搞定邓艾。钟会谋反时,又搞定钟会,成功的将胜利果实保住了,没有在蜀地形成割据军阀。卫瓘觉得,皇帝乃天下之根本,怎能交到一个傻子手里呢?有一次,他假装喝醉了,拍着龙座,对司马炎道:“可惜这个座位了。”司马炎明白他想说什么,却在装糊涂:“你喝醉了吧?”皇上要装糊涂,身为臣子还能怎么办呢?他以后再也不提此事,却给自己埋了一颗雷,巨大的雷。难道司马炎不知司马衷是个傻子吗?要说完全不知道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为何非要立他为太子呢?还坚决不换呢?一来是不想破坏嫡长制,二来是因为司马衷有个绝顶聪明的好儿子。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是历史上有名的丑后、妒后、恶后,不仅长得丑,还又黑又矮。本来,司马炎想为司马衷娶卫瓘之女,但贾充的老婆郭槐不肯错过这个当皇帝岳母的机会,大肆贿赂杨艳左右,杨艳鬼迷心窍,信了郭槐的邪,大吹枕头风,力劝司马炎纳贾南风为太子妃。如果杨艳泉下有知,看到若干年后贾南风将杨家杀得一干二净,是不是要气得抽自己几个耳刮子呢?当然,这是后事。贾南风成为太子妃后,果然如司马炎所担心的,始终没有生出儿子。她自己生不出,还不准司马衷临幸其他的妃子,差点导致司马衷绝后。司马衷刚纳妃时,司马炎担心傻儿子不懂床笫之事,派才人谢玖去亲身教导。谢玖的教导很成功,顺利的让自己怀孕,但她害怕遭到贾南风的陷害,坚决回到司马炎身边,然后生下了司马衷唯一的一个儿子,司马遹。据说,司马遹非常聪明,深得司马炎的宠爱,一直带在自己身边,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司马衷都以为他是自己的弟弟。有一次,宫中失火,司马炎登楼远望。年仅五岁的司马遹忽然拉着祖父的衣襟道:“夜晚仓促之间,应该防备非常之事,陛下不能站在明处。”司马炎由此认定司马遹是个奇才,还多次在群臣面前夸赞司马遹必能光大司马家。有了这么一个聪明绝顶的孙子,司马炎当然不乐意将帝位传给司马攸,更不可能废掉司马衷。在他的如意算盘里,只要司马衷顺利继位,以后这天下不就是司马遹的吗?人一旦有了侥幸心理,就会不自觉的自我强化,百分之一的机会被他想象成了百分之百的绝对,司马炎就是这么想的。他完全没有想过,如果司马衷保不住这江山怎么办?如果还没轮到司马遹,大晋就亡了怎么办?也许,他想过,但又迅速屏蔽了它。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他这样安慰自己。司马炎存着侥幸心理,大臣们不会人人和他一样。大部分臣子都认为,大晋刚刚立国,必须挑选一位年富力量的继承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交到司马衷手里。于是,一场围绕储君的激烈交锋马上开始了,由此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 赞 (0) 相关推荐 司马炎二十六个儿子,为何执意将天下交给傻儿子 晋武帝司马炎,纵横沙场.果敢英武,耗尽自己半生心血开创了西晋王朝.但是,他却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而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成了一个短命王朝.按理说晋武 ... “八王之乱”是人心之乱 "八王之乱"使西晋王朝的元气消耗殆尽. "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严重内乱,先后有皇后.外戚.太子.宗王.士族.寒门等不同势力参与其中.可以 ... 陨落的“希望之星”——西晋废太子司马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黄巾军的打击下,东汉王朝土崩瓦解,名存实亡.于是各地群雄迭起,英雄辈出,中原一片混乱,这些人互相厮杀意图争夺这片天下,最后形成了三大势力,后来分别建国,就是曹魏.蜀汉和东吴,由此中 ... 晋篇之一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西晋短命,东晋偏安,所以晋篇估计是简短的一篇.下面开讲. 话说,在司马氏两代三人的马拉松式努力下,司马家第三代司马炎坐享其成,在继任曹魏的晋王和相国之位四个月后就接受魏帝禅让,即帝位,改元泰始.司马炎 ... 捋一捋八王之乱||~7~安排后事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建议,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提拔布衣出身的经师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 ... 激荡四百年:屠杀宗室典签威风八面,傀儡下台萧鸾如愿以偿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44篇 建武元年(公元494年)九月十四,裴叔业离开寻阳后,顺便前往湘州杀死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郢州刺史.晋熙王萧.南豫州刺史.宜都王萧铿亦接连杀 ... 激荡四百年:平定齐万年西晋隐忧已现,江统进徙戎论石沉大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3篇 元康七年(公元297年)七月,已是千疮百孔的雍州和秦州遭遇大旱,秋稼严重受损.大旱过后,又是疾疫,百姓流离失所. 在那个连地主家都没有余粮的年代 ... 激荡四百年:乞伏炽磐病逝西秦大衰,北凉趁火打劫力有未逮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1篇 得知统万沦陷,乞伏炽磐得意的对群臣道:"我早知道赫连氏不会成大气候,才冒险归降了北魏,现在一切如我所言." 元嘉四年(公元 ... 激荡四百年:北魏势如破竹连下两州,刘宋锐气尽失消极抵御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99篇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十月二十三,拓跋嗣亲率各部联军五万余人南下,出天关,越过恒岭,声援奚斤. 这时,刘宋朝廷为北境守军送来军资,刘怜出城迎 ... 激荡四百年:刘裕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崔浩纵论天下大势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88篇 刘裕乘船向西进发时,北魏军的几千名骑兵,一直沿着黄河跟随他的舰队行进. 东晋士卒在黄河南岸用长绳牵引战船,风大浪急,有的牵绳突然折断,战船漂流 ... 激荡四百年:刘裕一战成名崭露头角,两次登陆孙恩愈挫愈勇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32篇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一月,东晋朝廷加司马道子黄钺,以司马元显为中军将军,徐州刺史谢琰兼督吴兴.义兴等郡军事,共同讨伐孙恩.与此同时,刘牢 ... 激荡四百年:李特接连获胜日益坐大,罗尚屡战屡败成都告急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3篇 益州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也是刘备建功立业的地方,对于西晋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他们不可能置之不理.由于益州属于河间王司马颙的节制范围,平叛最终 ... 激荡四百年:东晋主动挑衅失去两州,王猛病逝苻坚如断双臂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72篇 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八月,东晋梁州刺史杨亮忽然心血来潮,派他的儿子杨广攻袭仇池,与前秦梁州刺史杨安交战. 结果,杨广大败,沮水一带的戍卫部 ... 激荡四百年:刘聪驾崩靳准大开杀戒,刘曜平叛石勒成最大赢家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71篇 自从登上帝位后,刘聪犹如一头脱了缰的野马,沉醉在后宫的温柔乡里不能自拔,干出了很多匪夷所思之事,让人瞠目结舌.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十一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