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莫扎特效应”是什么?听莫扎特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

任何科学研究结果(成果)都需要也必然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接受检验,一是同行的重复验证,二是实践和时间的验证。10多年前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说,听音乐,尤其是莫扎特音乐可以让人聪明,提高智商。真的是这样吗?

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弗朗西斯·劳舍尔等发表于1993年10月14日的英国《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他们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种现象后来被广泛称道为“莫扎特效应”。对此现象作者给予了因果关系的解释。

音乐和其他人类智慧活动之间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古典理论。可是到了近代,研究人员所能证明的只限于建立空间辩证能力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如今大脑皮质神经结构模型的建立,能让人知道脑部的音乐活动和人类大脑中其他辨认能力有一种共同的遗传性神经机制,是由高度组织化的短暂空间密码通过在大脑皮质部位传播而产生的。所以,作者认为,音乐和空间能力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通过训练大脑数组特定的神经元,借此累积类比的模式,完成音乐性功能思考。

研究结果一一发表,就产生了轰动效应。因为这个结果也可以解读为听古典音乐的孩子比不听的孩子智商要高。在世界各地同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以及教育工作者,甚至政府机构和官员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坚信以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音乐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有极大功效。最为典型的是,早在几十年前,美国佐治亚州,为该州每一位新生儿都免费发放古典音乐CD和磁带。而佛罗里达州则要求公立日托幼儿园播放古典音乐。一时间让孩子听古典音乐成为时尚。

“莫扎特效应”及时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国。在中国,人们也受“莫扎特效应”的影响而让孩子学习或聆听莫扎特音乐及其他古典音乐。

质疑的声音

不过,“莫扎特效应”很快就受到相关领域科学家的质疑。第一,古典音乐作家和作品多的是,如贝多芬、巴赫和柴可夫斯基等,为什么就单单是莫扎特管用?其二,劳舍尔等人的研究只是说莫扎特音乐对大学生管用,婴幼儿、儿童和中小学生是否管用?其三有没有其他相同的研究得出相似的结论?而这后一个质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科学研究的结果需要在相同情况或相似条件下得到重复验证。

正是在这一点上,一些研究人员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陆续发表在不同的杂志上。但是在发表劳舍尔等人的“莫扎特效应”的同一杂志上的不同观点的文章引起了更多更大的关注。《自然》杂志曾上发表两篇文章,对16项所谓的“莫扎特效应”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而且有相应的实验。这些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音乐对空间智力的总体影响可忽略不计。

第一篇文章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所作,标题是:“莫扎特效应”的预兆或悲歌。查布里斯说,他使用统合分析证明,“莫扎特效应”所说的任何认知的增强都是很小的,而且在总体上并不能反映出IQ或推理能力的任何变化。

同一期《自然》上的另一篇文章是由斯·斯蒂尔和西蒙·达拉·贝拉等9位作者联名发表的。这9名作者分别来自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心理学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理学系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文章的标题也是:“莫扎特效应”的预兆或悲歌。

这9名作者说,“莫扎特效应”称,听了莫扎特音乐后大学生的斯比量表(Stanford—BinetIQ scale,我国国内仍习称比西量表)智商测试提高了8或9分,而“我们依照原始报告所用模型的步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没有证据证实听音乐对推理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作用”。

科学传播研究的典型案例

瑞士心理学家艾德里安·班格特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奇普·希思在2014年12月的《英国社会心理学杂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莫扎特效应”:追踪一个科学传奇的演变》的文章。这篇文章显然是把“莫扎特效应”的产生、演变、发展和应用当作一个典型的科学传播案例来研究。与此同时,他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在欧美一些媒体和网站广为传播,尤其是大学的校报和网站,比如斯坦福在线等。

在班格特和希思看来,“莫扎特效应”并不可靠,但它能流传却是有原因的。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人相信“莫扎特效应”,并认为这个研究是针对婴儿的,这是因为婴儿是很多人焦虑的中心。父母非常担心其年幼的孩子,而“莫扎特效应”似乎是缓和这种担忧的一种方法。这种担心是一种普及面很广的被贴上婴儿决定论标签的陈旧观念。这种观念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认为孩子成长的早期有一个关键阶段,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不可逆转的影响。相应的,在中国就是胎儿和出生时期,所以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鼓动下,胎教音乐、莫扎特音乐和早期教育在中国大行其道。

班格特和希思分析说,“莫扎特效应”能成为一个科学传奇流传深远而广泛是因为它能为社会和教育界找到教育失败的借口。他们发现,在教育系统特别不令人满意的州,如佐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媒体和报纸宣传“莫扎特效应”的比率比教育搞得好的其他州高得多。而且,当一个社会面临问题和麻烦时,人们就越热衷于寻找答案,即使这些答案的来源并不可靠,而且只是通过政府讨论和新书出版来告知公众,而不是靠科学研究的资料和结果告诉人们。

另外,一些公共团体也对“莫扎特效应”做出了并不认同的解读。美国“儿童智力开发媒体联合会”的创建人拉尼·勒维女士就认为,大多数生产商的产品(儿童古典音乐)都是基于一些未经很好验证的理论,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听古典音乐就能变聪明的话,那么结果可能会让他们失望。

音乐开发大脑:有用还是无用?

面对批评和质疑,持肯定态度研究人员再次举出了一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莫扎特效应”,或至少证明听音乐是有益于开发和锻炼人类大脑的。

首先是发表“莫扎特效应”的劳舍尔出面迎击。她通过记者加里·克里威尔在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透露其新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是,“莫扎特效应”不仅在人身上存在,在小鼠身上也存在,而且作用更大。她让30只小鼠一天听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12小时,持续了8个多星期。结果显示,这些小鼠通过迷宫的速度大大加快。在迷宫试验中,听了音乐的小鼠比起那些未听音乐或呆在无害噪音环境的小鼠来,犯错误小于37%,过迷宫的速度快了27%。而这些结论是通过对照组获得的,因而具有真实意义。

劳舍尔对此的解释是,听了莫扎特奏鸣曲的大鼠,其大脑海马区内刺激和改变脑细胞联系的几种基因的活跃水平有明显提高。这些基因分别负责生成一种神经生长素、一种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化学物质以及一种神经突触生长蛋白。后来,旧金山举行的认知神经学研讨会上,劳舍尔重复了这些说法,并希望她的发现有助于为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神经退化疾病的患者设计音乐疗法。

另一方面,《新科学家》为音乐与人、疾病的关系专门开辟了一个专辑,提出了种种有利于“莫扎特效应”的解释。比如,婴儿对音乐或歌声的反应要比话语更强烈。对于6个月大的婴儿母亲的歌声是最容易让其入眠的。同时,音乐中最广泛的旋律恰恰反映出我们人体自身的韵律,比如,心跳和呼吸的节律。而人类也用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同样音乐也是如此表达情绪和情感的。这些因素无疑是进行音乐疗法的天然的基础,无论是创伤、外伤还是各种疾病、紧张及不良情绪。

对于音乐为什么有强大的作用,心理学家约翰·斯罗博达作了一个概括。第一,音乐是一种强大的个人体验的源泉;其二,音乐有一种天生的特质,能模仿这个世界的情绪信号;其三,随着时间展开的音乐结构所表现出的音乐情绪效应,我们是可以感知到变化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