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 │ “现在的文盲能读能写”?

前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视频,台大国文系教授欧丽娟在讲:
每个人都受到教育,也因此每一个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但其实不是。因为受教育跟你是不是有知识,乃至与你有没有思考能力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意大利一个文学家才有感而发,欧洲已经是个文化很普及、国民素质很平均的地方,但是连他都深刻地感受到:“现在文盲的比例和过去其实一样高,只是现在的文盲能读能写。”这是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
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人能读能写,所以你就有表达意见的工具与能力,网路又开放一个匿名的空间,造成一个结果,每个人都可以大鸣大放,每个人都觉得我有能力表达,而且加上匿名造成个人无所顾忌,于是就导致现在一个非常纷乱的情况。(据“梨视频文化专访”)
“现在的文盲能读能写”?文盲不就是指不识字的成年人吗?怎么能读能写也成了文盲?
说起文盲,就想起解放前出生的爷爷,不识字,建国后进过扫盲班,能勉强读懂赵树理的小说。他不但精通各种农活,而且也懂得许多果木知识,记得家里大院里种着葡萄树、山楂树、杏树、李子树、梨树、梅子树等,有些就是他亲手嫁接的。
而他最擅长的还是织布,生产队时,他就在各家各户专门织布,织布机安在谁家,谁家负责一顿午饭。这对于缓解家中因孩子众多而口粮紧张的情况不无小补。他还能用从山上采来的硬杂木,来车纺纱用的线轴。
解放战争时爷爷当过民兵。对于日本人、阎锡山的统治,并抗战时各种势力在当地犬牙交错的情况,他都能有自己的认识与判断,与我在学校所读历史书上的并不完全相同。
其接人待物,严格遵守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的原则;其看待周围之事物也,具备基本之常识,而非依据书本与新闻。可以说,勉强脱离文盲状态的爷爷,是个在当时晋南农村并不多见的、富有生活智慧的人,且根据亲身经历,对当代史也有属于他的理解。
依现在的标准,爷爷可谓没受过多少教育、不具备什么知识之人,然据我之观察,刚刚脱盲的爷爷,其所拥有之生活智慧,对亲历的历史与社会之认识与理解,对人与事所下之判断,就远远超过当时许多接受过更多教育者!这又是为什么呢?
是否应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意大利那名文学家的话呢?
由此,我又想到了前几年听到的一件事,台湾一长者,其女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新结交一男友,是毕业于美国的计算机方面之博士。邻人羡慕,而长者则有苦难言,认为女儿所结交的男友是个“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有知识者,以其在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博士文凭;没文化者,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修养严重欠缺是也。
现而今,这样的“有知识没文化”者,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那么,那名意大利文学家眼中的“能读能写的文盲”又是怎么回事呢?有一点非常明确,此“文盲”概念非彼“文盲”概念也。很明显,这个“文盲”他能读会写,是识字的,甚至是拥有一定文凭,能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那他又怎么会成了“文盲”呢?
我的理解是,其虽然也受过教育,可却不能把书本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与生活智慧;他虽然也经常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是人云亦云,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说,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犯下种种的思维谬误。
记得当年在市北中学教书时,从江西来了一批教师,跟班上课,其中一名女教师随我一起上课,批改学生作文。临走之前,她和我交流,说她的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比我的学生普遍要强,然一个班五六十个人,能拥有自己独到看法者,顶多一两个;
而我的学生,每次从作文中体现出自己独立思考者,就有十多个。这是沪赣两地学生从作文中所体现出的最大差别。老实说,若不是她这么说,我还真认识不到此种差别,因为缺乏对比吗。
那么,上海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到底如何呢?
鄙人现在从事一份面对中学生的读写杂志之编辑工作,其主要作者与读者都是沪上的中学生。每期杂志的卷首语,刊登一篇中学生的议论文,以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独到看法。然就是这么每期一篇的文字,选择起来非常的困难。这中间不排除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没给我们杂志投稿。
然从现有来稿中,我发现,能够拥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并将其理性地表达出来者少之又少,盖绝大多数的议论文,都是以高考作文为鹄的,观点人云亦云居多,其所使用的论据,不外课本内外所常见之名人名言与光辉事迹,这些作文,说白了,就是将论据巧妙堆砌起来的所谓应试作文,你若想在其中发现属于他自己的独立的思考,简直比登天还难!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的学生,会不会就是那名意大利文学家所说的“能读能写的文盲”呢?
能够用文字码出一篇不错的高考议论文,却缺乏基本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如我们的小学、初中大多只训练学生写记叙文,只有上了高中,才训练他们写作议论文。分清观点与事实的能力,理性表达自己思考的能力,被人为地割裂了,这固然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然我们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所欠缺的逻辑教育与理性表达自己观点的氛围,及对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之忽视,恐怕也难逃其咎。
所以,我赞成欧丽娟教授的观点,那名意大利文学家所言“现在文盲的比例和过去其实一样高,只是现在的文盲能读能写”,是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而非危言耸听。
现在,是到了扫除独立思考与判断之盲的时候了。
而扫除独立思考与判断之盲,请从娃娃抓起!

补:

钱锺书曾著《释文盲》一文,认为“认识字的人,未必不是文盲”,不过,他所针对的,是那些文字语言学家,
“有一位语言学家云:‘文学批评全是些废话,只有一个个字的形义音韵,才有确实性’。拜聆之下,不禁想到格利佛在大人国瞻仰皇后玉胸,只见汗毛孔不见皮肤的故事”。
所以,他在这里所指的识字的文盲,却与上文不是一回事情。但因其都说的是“识字的文盲”,故而附录在此。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苏格拉底问:“这马是不是很有钱?”
郁土:说理,说理,说理!
柏拉图论教育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
郁土:柏拉图原来长这样?
郁土: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学校
郁土:康德智答屈原《天问》
郁土:康德金刚怒目时
郁土:你的人生检视过了吗?
郁土:要哲学,不要心灵鸡汤
郁土 │ 为自己而战与为主子而战
(0)

相关推荐

  • 河南中考作文:围绕开始二选一,记叙文好写,还是议论文好写?

    河南中考作文:围绕开始二选一,记叙文好写,还是议论文好写? 本年度中考河南的这篇作文还是很有诚意的,至少参加的孩子都有的写.不会出现下笔困难的现象,但是容易下笔并不等于说作文写可以写好.大家都容易下笔 ...

  • 高三语文应考攻略

    平原一中高三语文应考攻略 我们的唯一任务:树立高三课程理念,建设科学高效的备考课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一.考试说明是关键,认真研究明方向,科学备考求实效. 山东卷的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基本稳定,但年年 ...

  • 郁土:书“熟”堪读直须读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分享 郁土 此题系化用杜秋娘"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什么叫"书熟"?书莫非也会像树上的果实一样成熟吗?其实这儿的" ...

  • 郁土 │ 一位天体物理学家读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记录了凭借人工技术最早飞上天空的人: 弥诺斯得知忒修斯一行人逃走了,把那有罪的代达罗斯关在迷宫里,连同他的儿子伊卡洛斯,那是弥诺斯的一个女奴瑙克剌忒给他所生的.但是代达罗斯给他自己和他的 ...

  • 郁土:蛛网式读书法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分享 郁土 蛛网式读书法,顾名思义,便是读书人如蜘蛛般蹲守于蛛网之角落,每捕获一物,便据此物而及他物的一种办法.试举例说明如下: 翻清代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读明代 ...

  • 郁土:读《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分享 郁土 --读<甘地自传> 在读书上,我一直恪守美国专栏作家乔·昆南提出的原则:除非给钱,我才不读商人或政客写的书.然几天前我却自掏腰包买下并阅读了这本<甘 ...

  •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读者留言简读 (文/刘剑辉)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读者留言简读 文/刘剑辉 <题郁氏文化读者留言> 短句作评多妙趣, 长言概述显真章. 以诗结语亦精彩, 联句留言显大方.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郁氏人文写作平台以稳健的脚 ...

  • 郁土 │ 中国古代城市有大型公共设施吗?

    上网搜索,其他不论,整个罗马帝国疆域内,几乎每座人口超过千人的城市,都拥有一座自己的圆形剧场,总数多达230余座,较著名的有罗马斗兽场.杰姆圆形剧场.维罗纳竞技场.城意塔利卡圆形剧场.庞贝圆形剧场.坎 ...

  • 郁土 │ 谈转变

         转变者,转向并变革.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为何要转变?还不是因为外部出现了危机,且此种危机压倒了内部渴求稳定.确定的感觉,清末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也. 而人之大脑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是得 ...

  • 郁土 │ 悦色夫的书单

    (本文图片由悦色夫提供)       悦色夫是我素未谋面的网友.前几日,他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四.五两月的购书清单,并加按语:     "所有有关人类学.生物学方面的科普书,新的都应该买.中国 ...

  • 郁土 ∣ 谈刺激

           何谓刺激? <国语辞典>的解释是:能令意识状态变化,而为神经兴奋之原因者,即为刺激,此种原因,有存于外界者,谓之物理的刺激:有不存于外界而由有机体自生者,谓之生理的刺激. 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