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有什么进化意义?为什么过敏的人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

为什么过敏的人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

因为,过敏是人体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

想象一个场景,你只身一人,穿越到了几万年前的原始森林。

你需要食物果腹,然而,这里却没有你所熟悉食物。

树上长的是奇异的果实,地里是你从未见过的根茎。

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

你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当然,你可以通过闻气味,来判断食物是否变质——香气怡人的瓜果,也许是可以食用的;而恶臭腐败的东西,大概率是会吃坏肚子的。

进一步,你还可以试着品尝来确认自己的判断——好吃的东西,通常也都应该“能吃”;但若存在苦味,通常意味着有毒。

然而,并非所有的毒素,都能那么轻易地被品尝出来。

但好在,进化给了我们更多的保护机制。

在食物通过了气味和味觉的检查点后,我们的消化道还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审查。

我们肠道上分布着一群能感知食物成分的细胞,其中包括:

  • 肠内分泌细胞(entero-endocrine cells,EECs)

  • 肠嗜铬样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ECCs)

  • 簇细胞(tuft cells)

在这些细胞的表面,分布有多种外源物质感受器。

通过这些感受器,它们就能识别出特定食物的类型,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可以说,它们是藏在肠道里的“舌头”。

比如,肠内分泌细胞中的L细胞,能感受到“甜味”——在感受到葡萄糖后,它们会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从而帮助降低餐后的血糖反应。

再比如,肠内分泌细胞中的I细胞,能感受到“脂肪味”——在感受到油脂成分后,它们会分泌胆囊收缩素,从而促进胆囊和胰腺分泌消化液。

而像肠嗜铬样细胞,它们能够感知到肠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

在感知到有害物质后,它们会分泌血清素和组胺。

其中,血清素能激活迷走传入神经诱发恶心的症状,告诉你“不能再继续吃这种东西了”。

而组胺,则能引起胃肠蠕动和粘液的分泌,从而促进有害物质的排出。

至于簇细胞,它们能够感知到寄生虫的存在。

在发现寄生虫后,它们会激活2型免疫反应,试图将其驱逐出境。

以上的这些,都属于肠道的化学感觉系统

这一系统是紧随“嗅觉防御系统”和“味觉防御系统”之后的第三道防线。

然而,世界是危险的。

面对复杂的世界,三道防线可能仍然是不够的。

就像人类的味觉,只能感觉到来自谷氨酸的“鲜”,而无法感受到其他的氨基酸;

人类的味觉,也只能感受到来自钠盐的“咸”,而无法感受到其他的矿物质;

肠道化学感觉系统上的感受器,也依然是有限的。

面对复杂多样的毒素,各种有毒的生物碱、氰苷、凝集素、霉菌毒素,肠道化学感觉系统也难以招架。

但幸运的是,进化给我们提供了终极的防御机制,即过敏反应。

因为,只有过敏反应,才能生成能识别万千物质的万千IgE抗体,从而应对世上的万千毒物。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