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血玉需要这样看!
当前,识别血玉的真伪极大地困扰着爱好血玉的各界人士,绝大部分人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识别真伪。目前,人们往往过低地估计了作伪者,认为不可能做得这样好。实际上,因为制伪者利用他们掌握的某些科技知识仿造,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知识创新,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辨别真伪,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辨伪理论。
血玉玩家知道,老玉一经“盘”出,露出五色“宝光”,才是玩玉最 高境界,正所谓:“玉生五色沁,胜过十万金”。然此中三昧真经,当今几人识得?现代人只看通透光亮,便以为材质美好,如同时兴的宝石与翡翠,认可有增值和收藏价值,于是宁肯高价买进崭新血玉,甚至天价收购玉石原料,也绝不低价收藏老旧血玉。这也难怪市场眼光,世人看重玉石资源,不管是“籽料”、还是“山料”,只要是“和田玉”,一律高价收购,以便囤积居奇,留待日后增值。而血玉很难看清材质,特别是史前血玉,缘于识玉用玉早期,本来就选材不佳,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等血玉,多为蛇纹石类,其光亮程度的确不如商周以后大量采用的透闪石类和田玉。所以,不管是材质的原因,还是沁蚀的结果,导致血玉外貌难看,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传说 血玉 是指透了血进去的玉石,不是指一种天然玉,不管是 翡翠 、 和阗 玉,还是 黄玉 等诸类,只要是真的透了血的,就是血玉。其实血玉是一个不确切的说法,在玉器行和古玩行也很少见有人说“血玉”这个词。在古玉中有些玉会出现入土后沁入的红色,所以有人把这种红沁叫做血沁。清代古玉收藏家把这种红沁的古玉叫血沁,他们认为血沁是尸体腐血沁入玉中而成。但是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根据现代科学检测和试验,血在地下很快就会碳化,它不会像无机物那样沁入坚硬的玉体。古玉上的红沁是有土壤中铁元素或者陪葬品中的铁质物氧化分解沁入玉体。一般常见的血沁都成暗红色或红褐色,这都是 铁元素 致色!
血玉艺术的工艺与美术的完 美结合体,血玉完 美地体现了工艺效果。而赝品在这方面有明显缺陷和不足,要么结构造型美而工艺技术磨制却达不到这种效果,要么工艺设计有缺陷。我们必须承认,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必然会对产品的工艺质量和标准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从古至今制造血玉设备工艺和工具材料在不断地改革发展提高,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工艺技术特征。当我们掌握了真品的基本特征,就会认识到现代赝品哪些部位工艺不对,哪些工艺技术磨制有缺陷。
血玉的整体结构变化,磨制技巧,特殊部位的处理,磨制效果和磨制锋利度等等,这些变化都是经过从处理简单的造型结构到复杂的造型结构,从处理简单的纹饰图案到复杂的纹饰图案,从简单的加工到复杂的加工。所有这些变化从本质上说,又都与设备和工具从原始低效到高效,从单一到复杂,从介质的低纯度、低耐磨性到高纯度、高耐磨性,以及其他各种加工因素的变化紧密相关,同时又与设备工具的不断发展是分不开的。
血玉造假最简单的办法,是将仿玉放在红色颜料水中浸泡或烧煮一段时间,颜料就会沁入玉内而形成“血沁”。这些玉一般为劣质的岫玉,且多为化学着色剂侵染。化学方法着色的玉,红色艳丽且呆板,颜色浮于玉表,基本没有价值可言。部分商人会利用铁盐水溶液长时间地浸泡玉器,或者浸泡于红色染料中,以达到玉器变红的目的,伪造成血沁的效果。喜欢收藏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分辨哦。
现如今,血玉非常名贵,品质好的血玉轻易能拍卖上千万。哪怕在2008年的金融冲击下,众多艺术品大幅度降价,而血玉却逆盘而上,仍然有30%成长。最为轰动的,莫过于2012年11月香港秋拍时,一 款品相较好的血玉,被上海的藏家以480万元的高价拍走,可见其极 具收藏价值与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