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水性
文 / 烽火台
中国人为了解释人性,自古以来喜欢拿水来作比喻。老子的《道德经》通篇就是用水说人的。到了孟子这里,为了证明人性善的道理,把水挖掘得更加透彻,大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感觉。
《孟子·告子上》有一段精彩辩论,原文是:“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翻译过来就是:“告子说:'人性好比急流水,东方开了缺口便朝东流,西方开了缺口便朝西流。人性不分善和不善,正好比水性不分东流西流。’孟子说:'水性诚然不分朝东流朝西流,难道也不分朝上流朝下流吗?人性的善良,正好比水性朝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朝下流的。现在那儿有一汪水,拍它而让它涌起来,可以高过额角;汲水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某种形势让它这样罢了。人所以能够做坏事,它的特性也正是这样的。’”
孟子的比喻有道理吗?粗看,是非常确切的,好象无可辩驳;但细细思量,这个比喻依然不严密。比喻有漏洞,说明孟子对人性的论述就有不够确切的地方。下面,我们试着来辨析一下这个问题。
孟子在论述人性本善的时候,用了大量的生活知识进行推论,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把以上所描述的这些人类心性,作为人性本善的依据,也是有事实根据的。最后下结论的时候,拿出了“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必然推论。当告子提出“水能东西流淌,犹如人无善恶之分”的比喻,孟子以水有上下之分的比喻反驳之,而且非常有力,让告子无言以对。的确,水在一个平面上的流动,可以受到人和外力的影响与控制;但“水往低处流”,却是水的天然特性,并不受人和外力的控制,即使遇到阻挡,水可自我蓄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外泄,再高的山峰也挡不住百川归海。这是因为水是有形物质,其行为走向是受地球引力控制的,而地球的引力是没有任何人为的力量可以抗衡的。从这个道理上讲,“水往低处流”是一件具有必然性的事件,不以人和地面力量的意志为转移。
说清楚了水的问题,现在来看,人的善良是不是也具有必然性?
笼统地讲人性善是没有意义的,也讲不清楚。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人性善所表现的范畴。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是谈不到善恶的。不论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如果在一定的环境内,只有你一个人生活,不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该人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不论采取何种办法,都谈不到善恶。如采野果、挖野菜、打猎物、伐木建房、钻燧取火等,都不能算作恶事,本身在集体生活的时候也在干这些事情,也没有把它们定性为恶事。除非这个人神通广大,把环境破坏得无法生存,勉强可以算作恶事,但一个人的确是没有这种力量的。不要认为这样的生活是一种完全的假设,过往历史上的不少隐士、僧人和流浪者,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事实上,发生人性善恶判断的前提条件,就是二人以上的集体生活。总体上来讲,绝大多数人类过的是群体性生活,公民、家庭、社会和国家等等,都是人类群体生活的概念,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类才把人性善恶的问题提到人的基础行为的高度,来进行讨论和定性。也就是说,人的善恶问题,是对别人来讲的,对本人来说是无效的。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容易把握人性善恶的判断依据了。
既然人性善恶是针对别人讲的,那么,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意识,也没有“对别人好”的能力,是谈不到善恶这个问题的。呱呱小儿,只求母乳,为的是把生命延续下去,对其他事情没有一点意识。从这个阶段的特性来说,“人性本善”的结论可以予以否决(当然也谈不到“恶”)。在大人的养育下,及至意识清晰,稍具判断能力,恐怕更多的是维护自己的需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内心里主动为人着想的成份比例很低,乃至几乎没有。及至弱冠,三十而立,接受了教育,明白了世事,有了比较明确的社会意识,此时的内心才真正具备了善恶之分。也即是说,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哪个是对别人好,哪个是对别人不好。
从这个推演可以看出,人之初,本性的确没有善恶之分,只有自我生存的需求。待到个人意识成熟,并接受群体生活教育,才能树立起善恶之心。也只有到了此时,群体才允许成熟了的人进入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从人类法律制度和社会习惯上讲,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未成年人作为被监护人对待,并不要求他们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这就是人性善恶观念自然分野的有力证明。
现在我们回到孟子关于人性如水的比喻上来。孟子说人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都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就是受过教育的人明确一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模糊一些罢了。关键的问题是,把“人性善”比作“水往低处流”的必然性,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孟子又用撩水、打坝等比喻,来证明水也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方向,乃至倒流。但事实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撩起来的水会自然落下,被堵住的水终究会冲破防线奔涌而下,而人能必然做到如此吗?
首先看单个人的状况。人在初生的时候,不懂世事,对别人的善恶可以不予计较。年轻的时候,心地单纯,反而容易接受一些好的道理,与他人培养起良好的感情来,也能主动关照他人的情绪和困难。纵观人的一生,小儿情(发小)、同学情、朋友情,以及各类亲情,乃至爱情,都是在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基本伴随着人的一生。中年以后事业有成,反而很少再能培养起来年轻时的感情。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为此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功利心日盛,理智上位,情感退化,人与人之间多了算计、少了帮助,多了嫉妒、少了爱心,对待别人善恶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倾斜到了自己的身上。修养好一点的人还能照顾到家人、亲友等人员,修养差一点的就只有自顾自了。对别人没有了关爱心、帮助心,何谈人性善?
其次看群体表现的状况。自从有记载以来的人类生活,不论是部落制、宗族制,还是国家制,群体之间为了争夺生活资源,一直战争不断。据有关专业机构统计,人类有记载的5000年历史,真正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其他时候或大或小都在打仗,几乎没有和平相处的日子。在一个地球上生活了5000年,都没有做到互相关爱,与单个人的人性善状态差距更大,甚至于是完全相反的。因此,从人类群体相处的状况来看,根本谈不上人性善的概念,能够证明的只能是“人性恶”。如今,美国又和许多国家闹别扭,尤其是针对中国,连出恶招,挑起事端,好好的日子过烦躁了,就要相互折腾,哪有一点人性善可言?
鉴于人性的复杂性,对善恶问题的论证不可能依靠完全的逻辑推演,只能采取归纳的方法(归纳法也是逻辑论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大家都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做个归纳,来评判我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归纳,我们可以看到,认为人性本善具有不可阻挡的必然性,是不符合事实的结论。由此看出,孟子把人性善比作百川归海的水流,是不够恰当的比喻,二者在本质上不是一个类型的东西。
有学者为了支持孟子的观点,把孟子关于人性善的论述解释为“向善的可能性”,说“人性当中,原本就存在善的可能”(易中天《人性就象水》)。这话不假。问题是孟子拿水来比喻人性善,强调的是“必然性”,与“可能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上面的论证可以看出,单个人的行为不能保证向善的“必然性”,群体人的行为几乎没有向善的“可能性”,人类过往的生活事实实在支撑不了孟子的观点,只好“以观后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