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病学》胃病 上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三节  胃病
一、温胆汤方论
温胆汤方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备急千金要方》亦载温胆汤,二方大同小异),治中焦阳明胃病如神,变化甚多,现论如下。
(一)黄连温胆汤类
黄连温胆汤:黄连用量,以3、6、9为界。黄连少用(1?3g)可醒脾开胃;中量(3?6g)可泻火除烦;大剂(6?9g,甚者9?15g)可清热燥湿,需虑其伤正。
加瓜萎,为合小陷胸加枳实汤,治心下痞结疼痛。
再加胆星,为合导痰汤,除中焦顽痰蕴毒,甚者再加菖蒲。
加木香,为合香连丸,治胃痛。再加蒲公英,为合青蒲饮,除胃热。
加葛根、黄芩,为合葛根芩连汤,除湿热。
重用半夏20?30g、云苓30g,为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胃中停饮,呕吐清水。
加藿香、厚朴为合藿朴夏苓汤;加厚朴、通草为合半苓汤;加厚朴、苍术为合平胃散。
加肉桂,为合交泰丸,化湿热,安睡眠。
重用半夏(30?60g)加秫米(或苡仁),为合半夏秫米汤,治失眠。
加栀子、淡豆豉为合栀子豉汤,除食积,宁心神。
加苏叶、香附,为合香苏散,理气开胃止痛。加苏叶,为合苏叶黄连汤,止呕吐。加吴萸,为合左金丸,治嘈杂反酸。
(二)柴胡温胆汤类
温胆汤加柴胡、黄芩治胆囊炎甚效。加柴胡、白芍,为合四逆散,治肝气犯胃,痛引胸胁。再加丹皮、扼子,为合丹栀四逆散。二方与前方之别,一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二则加白芍缓急止痛。
(三)攻补兼施
温胆汤加白术,为合枳术丸,健脾开痞。
加党参、白术、泽泻、天麻,为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胃虚痰泛眩昏。
加当归、熟地,为合金水六君煎,治肾虚痰泛。
加人参、熟地、五味子、枣仁、远志,为合十味温胆汤,治心虚胆怯,心悸失眠。
(四)温胆升降饮(验方):治关格(尿毒症)。
温胆升降饮:
枇杷叶(去毛)15g   苏叶梗9g   藿香梗叶9g   生姜6片   黄连6g   法夏12~30g   陈皮9g   云苓24g   枳实9?30g   竹茹12g   芦根30g   大黄3g   通草3g   可加肉桂粉3g(冲)。
二、常见症状的辨证施治
(一)厌食纳呆
1.消食
百病以脾胃为先。健脾必先开胃,开胃必先消食。消食之法,已如上文所述。患者平时可服枳术丸(须遵东垣法为丸)、健脾丸或七生散(验方)、四生饮(验方)。
七生散:
生麦芽30g   生谷芽30g   生山楂30g   太子参30g   生山药15g   生鸡内金15g   生神曲15g   生甘草6g   矫味可去神曲。
四生饮:
生麦芽15g   生谷芽15g   生山楂15g   太子参30g   藿香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泡开水,代饮料,不拘时服。挟湿加芦根15g,湿胜更加冬瓜仁15g、薄荷叶3g,或用五叶芦根汤泡水亦妙,升清加葛根15g、炙甘草6g、荷叶6g,口甜加佩兰6g,呕加竹茹6g。
2.消痞
食消痞不减者,宜消痞。消痞之法,一为伐肝,半夏厚朴汤合香苏散;二为除湿,藿朴夏苓汤辈;三为运脾,方健脾丸。精制马钱子每日0.3?0.6g,为细末,吞服,消痞甚效,且有拔毒抗癌之功。现代研究表明:马钱子可兴奋植物神经中枢,增进胃肠蠕动和食欲,增加胃液分泌。动物实验表明:适量马钱子粉内服,可兴奋瘤胃,能治疗前胃弛缓;而用量过大反会抑制瘤胃蠕动,使前胃弛缓加重。张锡纯谓马钱子为健胃妙药,少少服之,但令胃腑运动有力,则胃中之食必速消,由斯知马钱子健胃之功迥异乎他药。一方(笔者名之曰马钱健胃丸):炒白术四两细末,制好马钱子一两细末,二药调匀,水和为丸一分重(干透足一分),饭后服五丸,一日再服,旬余自见功效。甘松亦有此功。湿热大盛,胶结痞满,苔厚腻粘稠,宜加减达原饮(验方)。
加减达原饮:
草果9g   苍术15g   槟榔12g   厚朴3g   藿香9g   木香9g   砂仁9g   甘松15g   法夏15g   云苓9g   通草3g
3.开胃
食消痞减而厌食纳呆不减者,可用开胃法。开胃之法,无非升降。
(1)微苦法
微苦则降,降则受纳。大黄、.黄连、龙胆草随证选用一味,每剂0.5?3g,量大反不效,徒伤胃气。大黄少用,实有上病(中焦)下取之意。药宜饭前服用。现代研究表明,龙胆草等苦味健胃药可使大鼠胃液和胃酸分泌增加。于食前半小时服用少量龙胆草,能刺激胃液分泌;若食后服用,反使胃机能减退,分泌减少,方如苏叶黄连汤(苏叶6g、黄连3g)、半苓汤。
(2)微芳法
湿阻气机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微芳则升,升则宣达,升已而降,降则受纳,实下(中焦)病上(上焦)取,提壶揭盖之法。故芳香之品,有开胃之功,方用五叶芦根汤。薛生白《湿热病篇》曰:“湿热证,数日后腹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可少佐龙胆草3g或黄连3g。湿重者可人菖蒲开胃。
(3)微辛法
微辛之品,有走窜之功,专开阳明之痹,刺激嗅觉,激动胃神,助胃阳磨谷(增加胃动力)、助胃阴腐熟(增加胃分泌)。阳明纳运相更,水谷下行则知饥欲食。此从中焦治,一为丁香、花椒、草果之属,宜入食饵调味,或用东垣方。一为生姜二三片、肉桂粉一二克,方如养胃汤(验方)。
(4)升胃法
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故不知饥。药用柴胡、防风之属升胃,随证加入。
(5)养阴法
症见饥而不欲食,胃中灼热,舌红少苔。病由胃阴亏虚,釜中无水,水谷不熟,宜酸甘柔润,使胃气下行。方用滋胃汤(验方)。
厌食之症,饮食不宜清淡、不宜偏嗜,宜忌零食。凡他病而致厌食者,宜治他病,此所谓调五脏所以安脾胃。
(二)呕吐
病位在胃,病机为胃气上逆。太阴脾(幽门不合,十二指肠胃反流)、阳明大肠、肝胆胰影响胃及太阴肺影响胃(如肺底肺炎激惹胃)亦可出现呕吐。故本症病位以中焦为主,波及上下二焦。
1.上焦
上焦太阴肺气不宣,每致呕吐,如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略受刺激(如刷牙等)则易致呕吐,方宜宣清降浊汤(验方)或开宣通痹汤(验方)。太阴肺热移胃,多肺底肺炎激惹于胃,宜苏叶黄连汤合《温病条辨》三加减正气散加枇杷叶。
2.中焦
(1)暑湿困胃:
多急性胃炎,方宜加减小柴胡汤(验方)。
加减小柴胡汤:
柴胡12g   法夏12?30g   生姜6片   厚朴9g   藿香12g   佩兰12g   白蔻10g   苡仁12g   云苓12g   三仙各15g   可加苍术、木香、苏叶、砂仁等。
暑湿外感呕吐之证,不可见其舌微红、苔微黄即杂以凉药,故小柴胡汤去方中黄芩。后世温病学家谓柴胡劫肝阴,非也。柴胡除肝肾阴亏,有动风动血之兆者慎之,其它外感内伤,用之并无此弊。
(2)饮停中脘:
饮停胃中,小半夏加茯苓汤(法夏30?60g、生姜9片、云苓30?60g)。水逆,宜五苓散(桂枝24g、肉桂粉6g冲服、云苓30g、猪苓15g、泽泻15g、白术15g、生姜9片)。二方可合用。
(3)下脘不降:
方黑白金红煎(验方)或张锡纯镇逆汤(治呕吐,因胃气上逆,胆火上冲者,生赭石20g细轧、青黛6g、清半夏6g、生杭芍12g、龙胆草10g、吴茱萸3g、生姜6g、野台参6g)。本证兼胆火上冲者多因幽门不合,胆汁反流。厥阴肝寒犯胃,症见干呕头痛吐涎沫,宜《伤寒论》吴茱萸汤加法夏。
(4)湿热困脾:
多见于急性胃肠炎、霍乱等病,吐泻并见,方用连朴饮、蚕矢汤、蕾香正气散。
(5)木旺乘土:
多见于迷路炎、美尼尔氏病、晕动病等前庭障碍性呕吐,方宜柴胡赭石汤(验方)
柴胡赭石汤:
柴胡12g   法夏30g   党参15g   赭石30g   大枣10g   生姜12g   甘草3g
湿重者加云苓、藿香、佩兰、厚朴,胃不和加三仙、白蔻。肾虚者先用此方,吐止后,赭石减量,加首乌、山药、天麻。
赭石为呕家圣药,入阳明胃经降胃气,入阳明大肠通腑气,入冲脉平逆气,故此药平冲降胃,釜底抽薪,无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用之皆效。
3.下焦
(1)阳明腑实:方宜三承气汤。
(2)二阳并病:多见于急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消化腺疾病,方宜大柴胡汤。
(3)水饮上逆:此证尤多见于中枢性呕吐,宜与周围性呕吐相鉴别。中枢性呕吐,多无恶心先兆,突然喷射性呕吐,呕吐后伴随的其它症状与全身症状仍然不缓解,与进食无关,或头痛如裂,或身热如燎,或双目大小不一,法宜攻下逐水,方加味己椒苈黄汤(验方)。
加味己椒苈黄汤:
防己30g   葶苈子30g  椒目20g   大黄10?15g(后下)   泽泻60g   赭石60g
高血压加钩藤20g、菊花24g、浙贝15g。
呕吐不受汤药者,可先针刺或点穴,取内关、足三里辈。汤剂宜先小口吞下,移时再饮,受药者饮尽余药。
(三)恶心
恶心与呕吐不同。恶心每见脘腹不适,面色苍白,多涎、冷汗、脉缓、血压降低,常为呕吐先兆,亦可单独出现(又称泛泛欲吐)。
凡食、湿、痰、热停聚膈上,欲吐不吐者,均宜吐之。方盐汤探吐方、栀子豉汤(栀子20g、淡豆豉24g、白矾10g,煎汤热服,取吐)。若三焦气道不利,欲吐不吐,心中烦乱不止者,宜栀豉升降饮(验方)。
栀豉升降饮:
栀子12g   淡豆豉18g   生姜45g   神曲15g   枳实15?30g   竹茹15g   法夏12?30g   大黄1?9g
厥者加菖蒲、郁金,痰多加黄连、瓜萎。
方中重用生姜者,以《金匮要略》云:“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生姜汁用一升,半夏用半升。似呕不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亦即恶心之意。
(四)反胃
反胃属胃中无阳,幽门不能传化而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见于幽门梗阻,证属幽门病,方宜开关煎(验方)、丁香透膈散、通幽汤(当归身、红花、升麻、桃仁泥、生熟地、炙甘草)化裁,《金匮要略》大半夏汤亦可。
(五)呃逆
病因中焦胃气上逆动膈,方用陈皮竹茹汤(枇杷叶、陈皮、竹茹、生姜、法夏、柿蒂,虚者复纳参、枣、草,甚者加赭石),胃热阴虚者宜竹叶石膏汤。兼上焦症者合《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或用宣清降浊汤(验方),甚者均宜合旋覆代赭石汤。兼下焦症者宜填补,方用丁香散加沉香、紫石英、肉桂等。
(六)嗳气
嗳气指胃内气体兼少量胃内容物突然反流至口的症状。主要由胃内气体或食物充盈过多,或膈肌、腹壁、臌肠压迫胃底而引起。
嗳气有气嗳(嗳出胃内气体)与食嗳(嗳出少量胃内容物)不同。《温病条辨》上焦篇曰:“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宣痹汤主之。上焦清阳贲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主。”故气嗳者,方宜上焦宣痹汤加枳壳、苏藿梗、神曲。胃肠道内气体,一来自咽部吞人的气体,一来自食物在肠内发酵产生的气体。前者气积在胃,痞而嗳气;后者气积在肠,满而矢气。不过前者甚者亦可致矢气,后者甚者亦可致嗳气。
食嗳有嗳腐、嗳酸、嗳苦不同。嗳腐多伤肉蛋食(蛋白质腐败,臭如败卵),方用保和丸重用山楂。嗳酸多胃酸分泌过多,胃气上逆,方用化肝煎去白芍加乌贼骨、法夏、神曲。嗳苦者属胆胃气逆(胆汁反流),方黄连温胆汤加吴萸、山楂。嗳出食物,无酸苦腐臭者多虚,宜七生饮(验方)重用二芽(多伤于米面食)。嗳酸亦即反酸。反酸与泛酸不同。古今医家常将二者混论而云反酸有寒、热之别。其实反酸属胃腑蕴热,胃气上逆。泛酸乃口吐清水痰涎,其味甚酸。或因泛泛吐,乃呕吐之先兆,宜小半夏加茯苓汤辈;或因脾虚湿胜,气摄津,宜理中汤加益智仁。前者自胃中反出酸腐,后者自口中泛出酸水,前者酸臭难闻,后者酸而不臭,不可混为一谈。
(七)痞满
1.消化吸收不良:食物在肠道发酵产气,腹部胀满矢气,宜香砂六君子丸合保和丸。若进食过多或食积化燥者,宜枳实导滞丸下之。
2.消化道动力减退:胃阳不足,中脘腐熟不利而痞,宜平胃散;脾阳不足,大腹胀满(胀指自觉腹胀,满指按之腹满,胀而不满多虚,胀满急结多实),宜砂半理中汤;肝、脾曲综合征每致左、右胁下胀满,宜四逆散。
3.消化道动力增强:肠痉挛,腹痛腹胀伴肠鸣肠型,时散时发,属结肠易激综合征,为聚证,方宜五磨饮子、四逆散、鸡鸣散。
三、胃炎胃溃疡胃癌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均属慢性胃部疾病,部分患者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或“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演变过程。中医认为本病患者可由气化失常向形质损伤演变。气化失常指三脘(三焦)气化功能失常,胃受纳、腐熟、通降功能不利,包邪犯上脘,受纳不利;邪入中脘,水谷不熟;邪踞下脘,通降不行。临床多见嗳腐反酸、痞满纳呆、舌红、苔白腻或黄腻。本病平素以胃动力素乱为主时,多见肝胃气滞征象;急性期粘膜充血、水肿、渗出,临床多表现为肝胃湿热。形质损伤包括:1.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症见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萎缩性胃炎。2.瘀血阻滞:症见胃脘疼痛定时发作或反复发作,得食尤甚,舌暗脉涩,多见于胃溃疡。3.久病蕴毒:症见胃脘部肿块,推之不移,胃痛持续,不易缓解,面色暗黑,甚则大肉已脱,形气衰败,多见于胃癌。4.血热妄行:多见呕血,出血量大时亦可便下鲜血,出血量小时多为黑便。5.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见于胃溃疡所致幽门疤痕狭窄梗阻。A型胃炎亦可合并恶性贫血而见唇甲苍白,短气懒言,便溏腹胀。形质损伤亦可兼有气化失常而伴见嗳腐反酸、痞满纳呆。总之,胀属气,痛属形,故痞满反酸嗳腐,乃属气化失常;胃痛呕血,反胃形削,乃属形质损伤。苔腻纳呆,病在气;无苔纳呆,病在形(胃阴亏虚)。
(一)气化失常(三脘辨证法)
1.邪犯上脘(贲门病)
诊断:
(1)症状:
①上焦太阴肺经症状:胸闷气窒。
②上焦少明心经症状;胸骨后疼痛、心烦懊侬、反复颠倒。
③受纳不利症状:进食后剑突下疼痛,食不下行,嗳气反酸。
④舌脉: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2)体征:压痛点为上脘穴。
(3)胃镜检查:示贲门炎、胃底炎。
上脘属上焦,通于天(心、肺)气,主受纳。《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上焦如雾”,《温病条辨》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上脘宜宣,宣肺开胃以主受纳。治法开宣上脘。方药:宣清降浊汤(验方)去桔梗加竹茹。
2.邪入中脘
诊断:
(1)症状:
①阳明胃腐熟不利症状:痞满纳呆、嗳腐吞酸。
②舌脉:舌红或淡、苔黄或白、苔腻或薄、脉数或缓。
(2)体征:压痛点多在中脘穴。
(3)胃镜:示胃体炎。
中脘属中焦,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既赖胃阳(胃动力)之温运,亦赖胃阴(胃分泌)之濡润,故需阴阳相济,水火相交(釜中无火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病则天地不交,阴阳逆乱而为痞。唐宗海谓心下“属阳明中土,乃水火血气上下往来之都会也。火降血下,气升水布,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则血不下,而滞于此矣。设若气不布,则水不散,而结于此矣。”故中脘之病,每多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气血交病而升降逆乱。《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中焦如沤”,《温病条辨》曰:“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故中脘宜运,运则腐熟变化。法宜寒温并用,升降并调而开中脘之痹,方药:半夏泻心汤辈随寒、热、虚、实、湿、食化裁。
方如:《霍乱论》连朴饮(姜汁炒黄连3g、制半夏3g、制厚朴6g、炒香豉9g、焦山栀9g、石菖蒲3g、芦根60g)。《温病条辨》云:“阳明湿温……呕甚而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主之。”(半夏18g、黄连6g、杏仁9g、黄茶9g、枳实9g、生姜9g,虚者复纳人参、大枣)。《温病条辨》云:“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半夏30g、黄连6g、黄芩9g、枳实6g、杏仁9g,虚者复纳人参6g、大枣3枚)。《温病条辨》云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黄芩6g、黄连3g、半夏9g、厚朴6g、杏仁6g、滑石9g、陈皮4.5g、郁金6g、通草3g)。《温病条辨》云:“足太阴寒湿,痞结胸满,不饥不食,半苓汤主之”(半夏15g、云苳15g、川连3g、厚朴9g、通草24g[煎汤煮前药])。《兰室秘藏》枳实消痞丸(黄连15g、干姜6g、半夏9g、厚朴12g、人参9g、炙甘草6g、枳实15g、白术9g、茯苓6g、麦芽6g)。《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24g、生姜24g、半夏12g、炙甘草6g、人参3g)。《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半夏30g、厚朴10g、生姜15g、茯苓12g、苏叶6g)。苔厚腻,痞结不解者可用加减达原饮(验方)。
3.邪踞下脘(幽门病)
诊断:
(1)症状:
①阳明胃气不降症状:便秘伴痞满、嗳腐、呕吐。
②少阳阳经症状:口苦、胁胀、易怒。
③舌脉:舌中或舌根红,苔中苔根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2)体征:压痛点在下脘穴。
(3)胃镜:示胃窦炎、胆汁反流。
下脘属下焦,通于地(肝、肾)气,主通降。《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下焦如渎”,《温病条辨》曰:“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故下脘宜通,顺其下行之性。
治法:清胆和胃,通降下脘。
方药:黑白金红煎(验方)。
黑白金红煎:
黄连6g   吴茱萸3g   法夏15?60g   生姜6片   云苓18g   枳实15?60g   竹茹15g   陈皮9g   厚朴6g   苏藿梗各12g   赭石15?60g
若脘中水鸣气短者,乃属下脘有停饮,方逐饮煎(验方)。
逐饮煎:
法夏30g   厚朴30g   生姜30g   云苓30g   桂枝24g   陈皮30g   肉桂6g   白术15g   人参3g   甘草6g
(二)形质损伤
胃病日久,由气化失常渐致形质损伤而见胃阴不足、气血两虚、瘀血阻滞、热蕴成毒之证,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慢性A型胃炎、幽门狭窄、胃溃疡、胃癌。
1.胃阴不足:宜滋阴养胃汤(验方)
滋阴养胃汤:
黄连3g   乌梅12g   北沙参15g   麦冬10g   石斛12g   丹参15g   竹茹12g   芦根30g   生谷芽15g   枳壳6g   炙甘草10g
渴加生地30g,热炽加扼子12g、丹皮12g,肝气郁结加川楝子3g,久治不愈加当归9g反佐辛温通络。
此证之治,要点有八:
①忌刚用柔:柴胡、川芎、香附之属不宜,香橼、佛手尤佳。
②养阴不生湿:其法有二,一用酸甘,乌梅、白芍、炙甘草辈,养阴且可缓急,一加苦燥淡渗,黄连(少许兼有开胃之功)、竹茹、芦根之属。
③养阴而不滞:宜用生二芽、枳壳之辈,山楂亦甚佳。
④养阴需清热:须知火旺则阴伤,阴伤则火旺,清气可少用黄连、栀子,或用甘寒,尤宜蒲公英,凉血可加丹皮、丹参,盖热沸血瘀,尤需凉血散血,泻君火,用川连(少许),泻相火,用丹皮、栀子(亦可炒用),泻命火,用生地。
⑤阴虚木乘,宜疏肝养胃:如李寿山清中消痞汤或董建华肝胃百合汤(方见后肝之胃病)。
⑥滋胃不效,当养肝阴:方如一贯煎。养肝肾之阴,以治阴虚之本,两天同气,互为滋生。
⑦久病寒热错杂:宜合百合乌药汤(百合30g、台乌9g,二药比例勿轻易改动)。
⑧气阴两虚:宜加太子参。
2.气血两虚
慢性胃炎分B型胃炎与A型胃炎。B型胃炎多发于胃窦,亦可向上蔓延及胃体、胃底。A型胃炎较少见,发生于胃体,亦可累及胃底,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遗传倾向,可伴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血清抗壁细胞抗体约90%阳性、抗内因子抗体约75%阳性,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下。本病属邪入中脘,初宜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生姜,渐宜甘草泻心汤、枳实消痞丸,日久因维生素B2缺乏导致贫血而呈气血两虚征象,宜归脾汤。
3.瘀血阻滞
胃脘久痛不愈,可与三合汤或四合汤(焦树德方)。
三合汤:
髙良姜6?10g   制香附6?10g   百合30g   乌药9?12g   丹参30g   檀香6g(后下)   砂仁3g
四合汤:
上方更加蒲黄6?10g、五灵脂9?12g。
本证多见于胃溃疡。胃溃疡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溃疡急性活动期,溃疡周边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糜烂,临床多见肝胃郁热或湿热。随着病情演变,溃疡面积缩小,水肿、渗出减轻,部份患者可呈胃阴亏虚、阴虚火旺或阴虚挟湿征象。在溃疡愈合期,溃疡周边炎症消失,上皮增生,临床多见胃气虚弱、虚实错杂。溃疡愈合后,临床多见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征象。以痞满纳呆、嗳气反酸等胃动力学紊乱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多属气滞,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多属血瘀。故胃溃疡属本虚标实,本寒标热。标热甚者,宜急治其标,法当清解;标本俱甚,寒热错杂、虚实错杂者,尤宜半夏泻心汤(验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药用:干姜12g或炮姜12g、法夏9g、黄芩15g、黄连9g、泡参15g、连翘20g、蒲公英15?30g、浙贝15g、木香9g、菖蒲6g、砂仁3g、芦根30g、炙甘草10g。缓解期尤当调气活血。
(三)五脏胃病
1.肝之胃病
胃病多因木来乘土,故治肝可以安胃。
①肝胃痰热:
多上脘之病,症见上脘压痛伴胁痛、口苦、脉弦滑,苔腻,舌边尖红,病属少阳兼结胸证。方用柴胡陷胸汤(柴胡、黄芩、生姜、法夏、瓜萎、黄连、枳实、桔梗)。失眠加竹茹,心烦加梔子、淡豆豉,反酸加吴萸,为防药物苦寒伤胃,可少加陈皮。
②肝气犯胃:
多中脘之病,症见痞满、嗳气伴胁胀、脉弦。方用四逆散加青陈皮。四逆散乃调和肝胃良方,大便秘者用枳实,大便不秘用枳壳,便秘者白芍亦当重用,解痉镇痛重用芍药、甘草,强胃健运(增强胃动力),重用柴胡、枳实,肝郁化火加丹皮、栀子,甚者合化肝煎(青陈皮、丹皮、梔子、白芍、泽泻、浙贝),无热象者可合香苏散(香附、苏叶、陈皮、甘草)。
③肝胃郁热:
多下脘之病,症见胃脘灼热、反酸便秘、口苦胁胀、脉弦,属大柴胡汤,方用大柴胡汤化裁(柴胡、黄芩、法夏、生姜、枳实、大黄、竹茹、浙贝
此外另有二型:
①痉痛型:患者以突发性阵发性胃脘疼痛为主诉,脉弦。多见于胃痉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白芍60g、枳实10g、炙甘草10g、青陈皮15g、醋香附12g、川芎12g、醋延胡索15g、川楝子6g)。若绞痛发作,欲吐不吐、欲便不便者,须虑绞肠痧,如干霍乱、腹型过敏性紫瘕。胃脘大痛,有因于阑尾炎者,不可不慎。
②纳少型:症见口苦纳呆、脉弦,方宜小柴胡汤加苦辛开胃,药用:柴胡9g、法夏9g、生姜9g、黄芩6g、龙胆草3g、大黄lg、苏叶6g、陈皮9g。
胃阴不足,养胃不效,宜养肝阴,方用一贯煎加黄连、乌梅、吴萸。胃阴亏虚、木来乘土者,宜李寿山清中消痞汤(太子参15g、麦门冬15g、制半夏7.5g、柴胡6g、生白芍10g、炒栀子7.5g、丹皮7.5g、青皮10g、丹参15g、甘草6g)或董建华肝胃百合汤(柴胡10g、黄芩10g、百合15g、丹参15g、乌药10g、川楝子10g、郁金10g)。有肝炎、胆囊炎患者以痞满纳呆来诊,舌红、苔黄腻,易误作胃炎,寻常清热化湿之药不效,宜从肝胆治,方如柴胡解毒汤(药用:柴胡、黄芩、茵陈、法夏、蒲公英、野菊花、丹皮、生甘草等)。
2.肺之胃病
凡呛咳阵作或咽中梗塞或咽中如有痰凝、吞吐不去或咽肿灼痛或刷牙作呕或胸闷气窒或胸中烦热、反复颠倒或饮食易呛或咳嗽痰多,望诊见咽喉红肿充血或伴滤泡增生或扁桃红肿,或有慢性支气管炎者,属肺之胃病,宜从肺治,方宜宣清降浊汤(验方)或开宣通痹汤(验方)。
3.心之胃病
病者下肢浮肿、心悸气促、胃脘痞满纳呆、嗳气不舒,此实心阳虚衰,胃肠瘀血所致,寻常健脾开胃之药断无效验,宜从心治。阳虚者可与真武汤。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者,宜鸡鸣散,此方当一剂作二煎,药稠如胶,放置床头,晨起顿服,宜冷服,冬日微温,一剂可效。肿消痞减者,可与清暑益气汤。心阳虚弱,心火不能宣布其化之地而痞满者,宜瓜萎薤白桂枝汤,多见于冠心病不典型心绞痛发作。A型胃炎证见心脾血虚者,宜归脾汤。
4.肾之胃病
久病胃虚,补胃不效,症见腰膝酸软者,此属肾虚,宜《温病条辨》双补汤(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肉苁蓉、山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若寒凝胃痛,宜胃肾同温,方用吴氏三仁汤(验方)。
吴氏三仁汤:
蔻仁9g   砂仁6g   益智仁6g   良姜9g   香附12g   苏叶9g   陈皮9g   甘草3g   
气滞更加青皮、郁金,青木香亦佳,疼痛加醋延胡、香附醋制,寒甚去良姜、苏叶加干姜、厚朴。此方大辛,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一方治胃病,五脏并调,名三泰散(向全文家传方),甚效。
三泰散:
云苓12g   薤白10g   丹参12g   莲子12g   黄连3g   郁金6g   菖蒲9g    苏梗6g   山楂15g   莱菔子10g   法夏12g   草豆蔻6g   白豆蔻9g   砂仁3g   苡仁15g   白术15g   党参10g   山药12g   鸡矢藤15g   荷叶15g   草果3g   蒲公英30g   桂枝9g   陈皮6g   扁豆10g   上共为细末,以米酒一粒发酵半日,忌火阴干,蒸鸡蛋服。
 
(五)调养法
凡药三分毒,每致损脾碍胃,凡胃病已愈十之八九而其根不除者,乃药之故。其法有二:一为停药食养,病反有向愈之机,二为余邪未尽,宜轻剂薄味,二日一剂,服药一剂,停药一日,半月可收功,方如养胃汤(验方)、滋胃汤(验方)。
养胃汤:
苏藿梗各6g   黄连1.5g   陈皮3g   法夏3g   云苓6g   枳壳3g   竹茹6g   木香3g   香附6g   谷芽9g   麦芽9g   生姜3片   大枣3枚   生甘草3g
滋胃汤:
黄连1.5g   乌梅9g   竹茹12g   蒲公英15g   芦根30g   枳壳9g   石斛15g   薄荷叶3g   生甘草3g
(0)

相关推荐

  • 柴胡陷胸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组成方解

    [来源]<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和解剂>. [配方组成]柴胡一钱姜半夏三钱小川连八分苦桔梗一钱黄芩钱半瓜蒌仁五钱小枳实钱半生姜汁四滴 [用法]水煎煮,生姜汁冲服. [作用与功效]和解兼 ...

  • 六十年代下乡的时候,当我用一副纯中药消掉...

    六十年代下乡的时候,当我用一副纯中药消掉她的甲减后,突然明白村里的老大夫所说的:甲减的秘密早已经公开,不过就是真内热假外寒而已!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刚从学校出来就踏入下乡插队的大军,站在毛主席的雕像下 ...

  • 大柴胡汤和半夏厚朴汤治疗胃胀痛

    ​郭某,女,62岁,2021年10月12日就诊 胃胀痛,咽喉不利三年余,近半年加重,胃气上逆,反酸心烧,咽干,大便不利(溏泄),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边不齐,舌上(两边)有唾液线. 腹诊:胃胀如鼓, ...

  • 枳实消痞丸(二方)

    枳实消痞丸 2020年07月03日 华宇健康 方承康中医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面对的应酬也随之增多,这就使得我们的脾胃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经常会出现胃中痞满 ...

  • 《中医脾胃病学》之脾病(上)

    脾属太阴阴土,主运化升清,故脾病以脾经虚寒而水谷不运.清阳不升为主.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所病不同,所治各异.十二指肠由胃入脾,故含阴(太阴)阳(阳明)二气,病多阴阳两虚而宜桂枝汤辈,挟阳明胃气不降 ...

  • 《中医脾胃病学》胃病 下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 ...

  • 《中医脾胃病学》之脾病(下)

    (二)和营卫 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调脾胃即所以和营卫.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药后啜粥.温覆能加强其作用.桂枝汤亦有抗过敏作用和镇痛.镇静作用及一定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桂枝汤对 ...

  • 中医脾胃病学—~中焦病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 ...

  • 《中医脾胃病学》口病:口周座疮,牙痛,复发性口疮,口味异常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 ...

  • 《中医脾胃病学》上焦病概述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 ...

  •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脾胃用药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 ...

  •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诊断学之切诊、舌诊、脉诊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 ...

  •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诊断学之望诊、问诊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