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大留千年古村,细数其中历史人文
福安大留千年古村,细数其中历史人文
作者:刘建荣
福安市罗江街道大留村,原名后坡(属甘棠镇),肇始于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走进这里,就仿佛走进了一座悠久的人文城堡:900多年前,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杨复曾在此(洙溪庵和邻村2公里处的上东庵)讲学,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当你行走在松林竹海间时,一边是山上的鸟语花香,一边是赛江的碧波荡漾,不仅可以感受到考亭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领略到朱熹等先哲倡导的“留衣”与“解带”的境界。
图为福安市罗江街道大留村门楼
宋庆元年间,朱熹为避伪学,曾流寓长溪授课、讲学,传播理学,在福安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址和朱子遗迹,诸如甘棠上东庵、阳头黄氏宗祠、环溪书院、社口林柄村、龟龄寺和市区察院寺,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大留“理学名宗”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其实,大留也是福安一处重要的理学胜地,它在传播理学方面的贡献,同福安乃至闽东其它著名理学名村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大留村张氏宗祠照墙上由宛平县邵松年题写的“理学名宗”四个笔力遒劲大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图为清末翰林邵松年为大留村张氏宗祠所题
邵松年不是等闲之辈,邵松年(公元1847-1924年)字伯英号息盫,江苏常熟人,祖籍安徽休宁。因祖父邵元章寄籍顺天,故他是以顺天府宛平县学廪膳生的身份踏上科举之途的。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任河南学政,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归田奉母。像邵松年这样进士出身、具有史官背景的人物为大留张氏宗祠题写“理学名宗”应不是浪得虚名。
明万历25年版《福安县志》人物志“理学”栏中列举5名理学大师,大留村学子杨复、张泳榜上有名。光绪九年秋,福安知县张景祁在重修《福安县志》序中赞誉福安:“安邑虽僻处一隅,而山川神秀,代生伟人。微特补阙之贞廉,监押之忠勇,参军之节烈,信斋墨庄之理学,足与日月争光;即耆年硕德,幽人高躅,深闺苦节,载诸简册者,亦皆卓乎可传。”把大留人杨复(号“信斋”)、张泳(号“墨庄”)视为全县理学伟人。可见,大留村朱子传人在福安传播理学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
大留村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古迹,具有浓厚的古文化积淀。目前,村里有张、阮、林、刘、孙、连、王等10余种姓氏,其中以张、阮两姓人口为村里望族,人口居多,占80%以上。张姓最早入驻大留村,也是村里人口最多的家族,为缅怀远祖汉代名臣张良拜封留侯,将原来的“后坡”地名改为“大留”,以此铭记先祖的功德。
大留村乡学教育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迁居時,张怀諒父子,兄弟连荣朝端,其后裔人材辈出,历久不衰。至宋庆元五年朱熹流寓大留,設帳课徒于洙溪庵、上东庵,传播理学思想,题赠“留衣韩伯人如玉,解带苏公价值金”佳联,把书院变成弘道之场所,更是把大留乡学教育推向了巅峰,并使这一穷乡僻壤成为一处文化高地。据不完全统计,仅宋代时期,大留村考取功名进士及第者就达10多人,为宋代福安境内最为兴盛的村落之一。他们分别是:
张观(乾道五年登黄定榜进士)
张权(宋徽宗朝进士)
张时敏(绍兴元年余复榜进士)
张翊(绍定五年壬辰科徐元杰榜进士)
张滨子(绍定五年壬辰科徐元杰榜特奏名)
张过(淳祐二年壬寅科进士)
张万(嘉熙二年戊戌科武举进士)
张全(宝祐四年丙辰科文天祥榜进士)
阮文子(嘉泰二年进士)
阮宾(嘉定辛未年进士)
阮国宾(宝庆二年进士)
大留村的繁荣,同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留村位于白马河畔,赛江西岸,群山环抱,田园广袤,水陆交通便利。水路可沿赛江通往南北各地商埠码头;陆路有一条古官道穿村而过,往北过岭尾宫、填里、后太等地,是古时通往县城、京城方向的必经之路;往南,则顺山越岭、拾级而上,山岙处俄见古塔、烟墩(古烽火台遗址)、凉亭,而后顺岭而下,过倪下、山下、洋中、湄洋,往省城及东南沿海地区,是一条很重要的交通要道。大留村附近曾设有两个烽火台(一处在倪下塔对面,另一处在村北,至今尚存遗迹),同野马壑山上烽燧连成一线。古代官府均在大留设立铺递,大留铺是福安15个官府铺舍之一,负责传递官府文书和管理烽燧。
据万历25年版《福安县志》记载,大留铺辖20里、司兵3名,每名银6两,闰月加五钱。在交通、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此条古官道无疑给大留村的先人们提供了经商、从政、求学、考试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也成就了大留宋代经济文化繁荣的辉煌历史。
大留村之所以成为福安乃至闽东的理学胜地,主要得益于朱熹、杨复等人在此讲学活动的历史影响。杨复、张泳两个得意门生对弘扬、传播理学的重大贡献,以及近代教育家、大留名儒张如翰毕生致力教育事业,创办仰山书院,革故鼎新、乐育功深,把朱熹理学进一步发扬光大等因素。虽然,官方史料没有朱熹在大留村洙溪庵讲学活动的记录,但大留张氏族谱资料却记载了一段朱熹在大留讲学的文字:“至宋代朱熹流寓長溪,設帳课徒于大留村洙溪庵、上东庵(距村二公里),张泳与里人楊复、黄干、刘子淵、陈日湖俱師朱熹,一时洙溪庵、上东庵学者雲集,時常聚首切磋义理。”
九百多年来,朱熹流寓洙溪庵讲学的事迹在二十九都一带百姓中广为传颂,至今不衰。洙溪庵位于大留辖区内的104国道东山公路站,1955年8月因公路建设被毁,八十年代后期当地村民又在洙溪庵旧址樟树旁兴建了一座樟仙宫,纪念朱熹,供奉香火。近年来坊间流传樟仙宫的神明是文曲星化身,保佑学子升学很是灵验,因此,香火十分旺盛,每每高考前夕,赛岐、甘棠一带十里八村的学生家长都络绎不绝前来烧香祈祷,以期实现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景。这也从一定侧面上印证了朱熹在洙溪庵讲学的传闻。
图为紧邻东山公路站的樟仙宫
由于朱熹的学说在他生前没有得到封建帝王的重视,甚至受到权臣韩伲胄等人的无端打压迫害,因而影响力不大。而杨复、张泳作为朱子传人,在朱熹逝世后,为传承、弘扬理学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杨复(公元1164—1234年),字志仁,号信斋,秦溪乡倪峤(今甘棠杨岙村)人,居住大留村。他是朱熹的学生,曾就学于古田蓝田书院,朱子理学闽学学派的核心学者之一。
真德秀任福建安抚使期间,曾在福州三山郡学创建贵德堂,聘请杨复前往主持教务,一时追随者很多。杨复秉承朱熹义旨,用图示的办法,著成《礼仪图》17卷、《礼仪旁通图》1卷,深入浅出地解释阐扬儒家的礼治思想,既本朱子说原义,又有所创新发展。杨复殚精竭虑,陶冶后秀,名震一时。杨复的历史功绩就在于运用贵德堂郡学平台,推崇朱熹理学,并推行于全省。朱熹在大留的另一位学生张泳在传承、弘扬理学方面的表现更是卓尔不群,令人敬仰。
张泳(1163-1238年)字潜夫,号墨庄。早锐志濂洛之学,造诣精深,家居时曾招徒讲学,从游者甚众,学者称他为墨庄先生。门中多有理学名流。宋庆元间,朝廷禁伪学,朱熹避难长溪,张泳从游,得其真传,与杨复、黄干、林缇、高松、陈骏、郑师梦、龚炎深受朱熹赏识。宋庆元六年(1200年)时“伪学”尚未弛禁。恰值各州郡孝廉进京会试,主考官以“言性论策,问伪学”为试题。张泳力排异说,力主朱熹之学为正宗。阅卷官员赏识其文,“以为冠场”,但不敢例取。
张泳因坚持自己的政治信仰而丢掉了功名,但是他的道德文章却在民间传为佳话。仕途失意后,闭门谢客,专心致力为地方办乡学,招徒课艺,力倡理学,并著述《墨庄文集》若干卷和《正学论》行世。此后曾在福州养正书院讲学,师从甚众。其学子与晚辈在张泳禅心竭力的培养下成名的有張翊、張滨子等六人。张泳《正学论》全文虽仅短短762字,但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析理入微,见道极高,堪称论学之千古佳作。兹将悬挂在大留张氏宗祠厅堂上的《正学论》全文抄录于下,可窥其人品、才学一斑:
“学也者,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所不废也,天子有天下也,天子不学则天下不治;诸侯有社稷也,诸侯不学则社稷不固;卿大夫有宗庙也,卿大夫不学则宗庙不保;士庶人有四体也,士庶人不学则四体有亏。然则学也者,内而修德,外而修身,近而齐家,远而治国平天下,莫不由学而至也。特是学有不同者矣,有曲学者焉,而曲学者,自以为直也;有伪学者焉,而伪学者自以真也;有异学者焉,而异学者自以公也;仰知彼固以曲为直,安知吾学之直也;彼固以伪为真,安知吾学之真也;彼固以异为公,安知吾学之公也;况曲学、伪学、异学者又不特自害已也。其人聪明皆足以冠一時,其人才力皆足以绝千古,寻坠緖于幽深渺茫之内,其学且易于惑人,任天下之贤者,智者莫不墜其学中。曰:其新学也,正学故也,其学奇也,正学庸也,于此非有大识大力之士,何能立之敌而树之帜,以严正之学防哉。夫正学开于先舜,传于禹湯,备于文武周公而集于孔子也。内之可以正心,外之可以正身,近之可以正家,远之可以正国正天下。而究莫先正其学,学正而身心意正,知国家天下一正无弗正矣,此古人所以尚正学之论也。今之学者惑于他学者固不足道,间有聪明才力足以明道立德而卒无成者,父师之教非子弟之趋失也。少年肄业父师不曰尔能学可以希圣贤,而曰尔能学可以获功名。学之本根已为天下例,而相率以功名之学为正学岁岂不谬哉。夫功名非学也,功名偶以行吾学而已,若以功名为学,宜功名之中无学矣,惟不以功名为学,从容餍饫于理境中自然彻上彻下,穷能无富贵利禄之心,达能任千里生民之寄,此功名中真功名,是以古有正学未忧而恬然乐道,不敢以身許人者,学重而功名轻也。当兹理学昌明之会,不务正身修德,择之一日守以终身,是恋浮云之富贵而忘不朽之事功也。纵功名炳耀一時,后之崇正学者,必且指而议之曰:此曲学而已矣,伪学而已矣,异学而已矣。与正学大相反矣。呜呼可不慎哉。”
图为张氏宗祠厅堂上的张泳《正学论》
近代教育家张如瀚在弘扬理学方面的成就同样可圈可点,光彩照人。张如翰(公元1849-1923年),字少鹰,号慕鲈,福安甘棠大留村人。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984年),生于农家,家境清寒,但力学不倦,光绪丙子科中举。时闽东地处海隅,风气闭塞,教育落后,有志之士多为环境所困,未能得伸抱负,如翰先生深感治国之道莫甚于育人才,君子如欲化民俗其必由学乎。故他中举后,初则在邑之甘棠创办仰山书院,广收学子,培育人才。嗣又筹集公款,设置义仓,济助地方贫困。其后历任罗源、连江、晋江等县教谕。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如翰先生三次赴京都上书当道,陈述废科举兴农学的主张。他认为,我国地大物博,幅员广大,农产丰富,应以农为立国之本。废科举,兴学堂,必须开创农学学堂,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以达到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奔上强国富民的光明大道。遗憾的是“戊戌变法”失败,他的主张未被采纳,这篇疏文后来被编入《经世文编》。
宣统元年(1904)四月,张如翰出任福宁中学校长,1915年出任仰山初等小学(遗址在现福安六中内)校长。因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艰难力任,扶掖后秀,卓有业绩。洪宪元年(1916),大总统黎元洪特予褒奖,亲题“乐育功深”匾额赠之,同年内务部又授他银质奖章。张如翰学识渊博,终身不离翰墨,文风老成持重,为闽东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图为黎元洪大总统题写的“乐育功深”匾额
“此地一经名贤过,遂令山色辉古今。”大留是美丽的,美在青山绿水;大留是醇厚的,醇厚在古韵悠悠;大留是典雅的,典雅在文墨书艺;大留是正气的,正气在宽容博大。走一趟大留,不止于饱览眼福,不止于满足口福,更重要的是净化了心灵,涅槃了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