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与历史名人】战国骁将与冯匠村
城区与历史名人
战国骁将与冯匠村
据《冯匠村志》记载:
冯匠村,历史上曾名冯家庄。今村大庙白龙宫拜殿东山墙嵌有明万历十九年六月碑一方,上刻有“泽城西冯家庄此有白龙王庙”;近年出土一清顺治三年(1646)二月墓志铭,有“因姻亲迁居冯家庄”等字;村原玄帝庙庙门上刻有“冯家庄”三个斗大文字,可知在明中叶、清初期冯匠村的村名仍然叫冯家庄。
冯家庄村名的由来,源于冯姓建庄。冯姓在中国是一个大姓,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所有姓氏中排名第27位。冯姓也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姓,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冯姓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祖先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后人,其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后来晋献公陆续攻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被封于冯城,其后世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
战国末期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太守,在强秦进逼下,纳地领十九城入姻亲之赵国,受封华阳君,挫败了秦之悍将白起的东进企图。冯亭的大智大勇,拯救了上党,从此,家族日隆,许多乡里亦归附之,从而形成了冯姓望族。然而尽管冯亭有勇有谋,但关东六国已是夕阳残照,不可能持久抵御强秦的大统一趋势。就在上党献地后不久的“长平之战”中,华阳君冯亭与“纸上谈兵”的主将赵括均战死疆场。冯亭战死后,其宗族亦分崩离析,大部分北上进入赵国腹地以避战祸,少部分仍留居上党,在上党各地发展繁衍开来。其中一支迁徙至南太行泽州小盆地西沿的玉屏山东麓安家,日久渐成村庄。这个美丽的村庄就以姓氏命名,叫冯家庄,也就是现在的冯匠村。
战国末期,经过几百年的列强割据兼并,中国出现了大一统的发展趋势,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时代的要求。但是当时具有统一实力者只有秦国和赵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整体国力和军事实力都有了很大的增强。特别是张仪的“连横”和范睢的“远交近攻”战略的推行,使秦国在列国中优势日渐明显,有吞并六国之势。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场军事领域的重大改革,使赵国军事力量大为增强。加上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赵奢、廉颇等一批名将,其军事力量足以同秦国相抗衡。秦昭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被赵国大将赵奢大败于阏(今河北省武安县西),锋芒一度受挫。此后,秦昭王采取结好齐国,先谋韩、魏。自秦昭王三十九年(前268)起,秦先后攻取韩国的怀邑(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南阳(今河南修武)陉城(今山西省曲沃东北)等地,形成了对韩国上党的包围。面对强秦进攻的压力,韩国国王桓惠王忧心重重,遣使臣入秦,欲割上党地求和。但是韩上党郡守靳黄重宁愿抗秦战死,拒不从命。为此韩王又命冯亭代替靳黄重为上党守。
冯亭,长平之战中任上党郡守,韩国长平人。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秦将白起率军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上党与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属地)的通道。在这种形势下,上党郡守冯亭对部下说:“郑道已绝,秦军日益迫近,而韩国必然不救我们,不如以上党郡降赵国,赵国如果接受,秦国必怒而攻打赵国。赵国受攻,必然和韩国亲近,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于是,冯亭派使者赴赵,说:“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之赵。”结果是爱贪便宜的赵孝成王欣然接受,并命平原君赵胜前往受地,封上党郡守冯亭为华阳君。
秦昭王听说冯亭以上党降赵而赵纳,勃然大怒,立即命左庶长王龁统兵二十万进攻赵国,向长平推进,一场残酷的长平之战就这样开始了。
平原君赵胜奉命至上党接受,据《史记·赵世家》云:“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都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也;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也;卖主地而食之,三不义也’。”《汉书·冯奉世传》载:“冯亭与赵括拒秦战死长平。”一说上党郡守冯亭战败自刎。至今,在高平市寺庄镇北还有一个村名叫“义庄”,有东德义、西德义、德义庄三村,以赞冯亭之德和义也。而其后人一支,便流落到今城区世居,为今日的冯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