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论风湿: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骨关节坐骨神经疼骨质增生等多种病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仲景论风湿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65篇原创文章

《金匮要略》:风湿相搏,骨节疼痛,全身掣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桂枝四两(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金鉴:此条为风湿病表里阳气皆虚。汗出恶风为表虚,短气、小便不利为里虚,恶风不欲去衣为内寒外寒。沈明宗说:用甘草白术附子助阳健脾除湿,固防汗脱,桂枝宣行阳卫,兼祛风,此乃不驱邪而风自除。风湿症需识无热自汗,阳气太虚,便当先固阳为主。

曹颖甫:仲景不用麻黄发汗,正以湿邪陷入关节而缓攻,否则发其汗而大汗出,风去湿不去。

陈修园:(伤寒合风湿而病.上既详言之矣.若其病较剧者.用药亦须较缓.今)风湿相搏.(业已深入.其)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此风寒湿三气之邪.阻遏正气.不令宣通之象也.)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荣气卫气三焦之气俱病.总由于坎中元阳之气失职也.务使阳回气暖.而经脉柔和.阴气得煦.而水泉流动矣.以)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承上节,言风湿相搏,在外者(桂枝附子汤证)利在速去,深入者妙在缓攻.师恐前方附子三枚过多.其性猛急.筋节未必骤开.风湿未必遽去.徒使大汗出而邪不尽耳.故减去一枚.并去姜枣.而以甘草为君者.欲其缓也.

解析:掣痛,是说疼痛如掣,形容痛的剧烈。近之则痛剧,是说以手触近,即感疼痛加剧,形容疼痛的敏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故前之桂枝附子汤证,不但剧烈,而且急迫;汗出恶风表虚,湿阻于胃而短气,水停骨节而非肌肉故身不重,胃停水湿上逆故而小便不利,汗出恶风,是病还在表,但恶风以至不欲去衣,是说明证变为表阴证少阴病,呈现表虚寒内真寒的状况,或身微肿是久而淤热。此证宜用甘草附子汤治疗。

甘草附子汤是桂枝附子汤去生姜、大枣加白术组成。甘草附子汤是为表里阳气俱虚而风湿皆盛者而设,具有较强的温阳止痛,散风除湿之效。其中附子温经扶阳,逐湿镇痛;配桂枝助表阳而祛风;配白术实里阳而除湿,方中炙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炮附子辛热,温表里之阳,散寒除湿,止痹痛;桂枝辛甘温,走表入里,温经通阳化气,祛风散寒;白术甘苦温,健脾益气,除表里之湿。四味药配伍,扶正祛邪,表里俱治。以甘草为方名者,意在凸显甘缓药的缓治及扶正祛邪作用,使药力缓行于筋肉骨节表里之间,以散寒除湿。

由以上可知,白术(或苍术)、附子合用为治寒湿痹痛的要药,加入适证的解表剂中,用来治疗风湿关节痛,均有捷效,如桂枝加术附汤、葛根加术附汤、越婢加术附汤等皆为常用之良方,宜注意。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云: “此方甘草只用二两而名方,冠各药之上,大有深意。受业门人答曰:此方中桂枝视他药而倍用之,取其入心也。盖此证原因心阳不振,以致外邪不撤,是以甘草为运筹之元帅,以桂枝为应敌之先锋也。彼时不禁有起予之叹,故附录之。”

胡希恕认为,这种情况,在恶风十分敏感的情况下,可以加黄芪剂。关于风湿关节炎,胡希恕认为有用越婢汤加术的机会。但他大多用桂枝汤加术附。

【临证思考】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病,常出现本方证。

关于药量及比例:甘草附子汤为风寒湿侵入筋骨关节,营卫不利,气血凝涩,以筋骨剧痛拒按,不得屈伸为特征,以甘草附子汤温阳散寒,祛湿止痛。

方中桂附同用,既可散寒止痛,又可固表止汗。附子用量较桂枝附子汤为轻,原因是桂枝附子汤证为风湿留着肌表,利于速去,故附子用量较大;本证是风湿留着关节,病情更深一层,难以速去,故减附子用量,意在缓行。术附同用,则健脾燥湿,温阳化气。桂甘同用,振奋心阳,治短气、小便不利。药仅四味,实为疗风湿之良方。

                                       临床医案解析

1、门纯德:剧,关节不能屈伸。在我35、6岁的时候,我老家的南山有一人女患者当时30岁左右,因关节剧痛邀我到其家中诊治,到她家里后,我见患者在炕角上坐着,当她儿子从旁边爬过来时,她因害怕触动关节疼痛而惊叫,正符合“近之则痛剧”的条文。

诊见:关节肿大发亮,局部发热,诊其脉沉,小腿以下发凉,当时疼得很严重,就开了甘草附子汤:炙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各三钱(9克)。嘱其服两剂,两付药后出现了奇效,关节肿消了,局部也不疼了。

从此病例可知,我们不能因为关节局部发热就不敢用热药。还需指出的是,用此方绝不能加减,也就是不能画蛇添足,如果变为腿疼,再加些牛膝、杜仲反而无效。

我曾给太原一患者用此方治愈寒痹证,后来这人患者对我说:“门大夫,您开的这几味药,其他医生给我开的方子里都有,但是那些方子服了都没效,服了您的这个方子后效果就很好。”可见仲景的经方药味虽少,却能治好很顽固的疾病。

门纯德(1917~1984),河北蔚县人,是山西名中医,山西中医临床有“北门”之誉。此方是门先生治疗寒痹的主要方子之一,要比桂枝附子汤、桂芍知母汤、和白术附子汤的疗效好,应掌握寒痹的主证是:剧痛,关节不能屈伸。

2、倪海厦:原方治疗高热数日不退小儿 年轻时实习,见一老中医用甘草附子汤原方治一高热数日不退之小儿,药后2小时热退。时值盛夏,称奇不已。曾用:山茱萸20g,黄芪15g,当归15g,白芍15g,甘草10g。治疗过我爸类似痛风的症状(到现在还没确诊),亦是两剂即愈。当时没什么使用经方的经验,现在又学到新法了!

(关于甘草附子汤的)桂枝量最大。用过一例,效果确实很好。记得实习时中医专家门诊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课,他说他用药的特点是:药味少、多生用、药量大。当时感觉真是给力!今观此案、又增对伤寒信心。我们门诊使用的是台湾明通制药的“上中下通用痛风丸”,主药是黄柏、苍术、南星、桂枝、威灵仙、红花、羌活、防己、桃仁、川芎、龙胆草、白芷、神曲等组成。经治疗后的几例,关节红肿热痛消失 ,关节活动正常,血沉、尿酸,化验正常均好转,病例总结中。

3、黄煌:疼风(夏天)一位警察的上司痛风发作,下肢关节肿胀疼痛,无法下地,十分痛苦。我见过那位上司,体型壮实,肤色黝黑,本是寒湿体质,我曾给他服用过葛根汤。这次痛风发作,想来是入夏以后,起居不当,受寒所致。痛风多有湿,无寒不会痛。

用什么经方能够尽快止痛消肿?我想到《伤寒论》甘草附子汤。此方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如此传神的描述,与痛风十分相似。而且方中的附子是止痛良药,骨节疼痛必用;白术,也能用于关节痛,遂发去甘草附子汤原方:

炮附子30克(先煎30分钟),白术30克,桂枝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一天分三次服药,嘱服三天。三天后,警官来信,说疼痛大减,关节消肿。后又嘱原方隔天服用一周,疼痛全无。

3、 脊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任某,女,33岁,某厂医院会诊病例,1966年3月25日初诊。八九年来腰背疼痛,经X线拍片确诊为脊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近症:常有头昏头痛、目胀、下肢关节疼、手麻木、全身无力、四肢逆冷,舌苔白润,脉沉细

此属寒湿痹痛,表虚湿重,治以温化寒湿,与桂枝加术附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苍术10克,炮附子12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腰痛稍减,他症无变化,上方加茯苓12克继服。1周后痛麻皆减,继服原方,4月15日来诊时,痛麻已不明显,天气变化时也不加重。

按:本例是桂枝汤加术附,实际也是甘草附子汤加芍药大枣。临床痹症多长期不愈,往往有血虚血瘀,故加芍药补血活血,以利于通痹活络,临床桂枝汤加茯苓白术附子更为常用。

寒痹

5、刘渡舟:关节炎三年,骨节烦疼而手不可近 杨某某,男,42岁。患关节炎已三年,最近加剧,骨节烦疼,手不可近,并伴有心慌气短、胸中发憋,每到夜晚则尤重。切其脉缓弱无力,视其舌胖而嫩(湿气盛)。

辨为心肾阳虚,寒湿留于关节之证。为疏: 附子15克,白术1 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茯苓皮10克。

服3剂而痛减其半,心慌等证亦佳。转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又服3剂,则病减其七。乃书丸药方而治其顽痹获愈。('新编伤寒论类方)1984)

按语:本案用甘草附子汤主要是在辨证中抓住了两个关键:一是周身骨节烦疼而不可近,寒湿也;二是心悸气短、胸满"阳虚也。三是加茯苓可以治疗心悸,同时形成苓桂术甘汤汤方意,治疗水气凌心而心悸短气。

本方正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之功,特别适用于心脾肾阳气内虚,而寒湿邪气外痹关节;或卒受寒湿,外伤筋骨,日久致阳虚者。据报道,临床用本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效果理想。

6、真心痛(冠心病)  :林某,女,55岁,1 984年9月6日初诊。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前区疼痛,胸中闭塞,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感寒更甚,气逆痞满,心悸,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四肢冷痛,尤以左臂内侧骨节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小便不利"下肢微肿。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脉沉迟。心电图查检S—T段下降。(黄道富医案)

风湿相搏,日久不愈,邪从寒化,累及心阳,上焦之清阳不宣"中焦之浊阴上逆。主以宣畅心阳、通降胃浊之法。处方:炙甘草、元胡、薤白各15克,炮附子、白术各10克,桂枝10克。

服7剂,汗出恶风已止,关节冷痛减轻,胸痛若失。继以前方为汤,朱砂养心丸成药常服,善自调理。1年后随访,已能参加一般家务劳动。(陕西中医1990)

按语:'医门法律>云:“胸痹总由阳虚,故阴得乘之。甘草附子汤中附子辛热助阳,桂枝辛温通阳,二药合之,振奋阳气,以散阴寒之邪;甘草、白术补土培中,以提防下焦阴寒上乘。又恐本方宽胸理气之力不足,故加薤白、元胡以助之。本方虽无治胸痹之记载"然有治胸痹之契机,径用不疑,果获大验。

7、久热不退郑某某,男,50岁,1 984年11月23日初诊。发热三十五天,经输液、抗菌、解热及中药等治疗未效。现诊:体温持续于37.5~38.5'C之间,恶风寒,肢体疼痛,渴而不欲饮,短气汗出,周身困乏,小便短少。平素嗜酒,酒后周身舒畅。察其舌淡苔腻,脉沉而细。(李一立医案)

此属风湿相搏证。方用: 附片、桂枝各10克。白术、甘草各8克,茯苓1 5克。3剂药后,病获痊愈。(吉林中医药1986)

按语:本案乃表里俱虚、风湿相搏之证。表虚风侵,而见发热、汗出、恶风;里虚湿存,故见短气乏力、渴不欲饮、小便短少、舌淡苔腻、脉沉而细。风湿相搏则肢体疼痛。当用甘草附子汤解表温里,祛风化湿。药中病机,三投而瘳。

 8、便血 庞某,男,5 5岁,1 988年3月1 2日初诊。患者素有上腹部阵发性隐痛反复发作5年,近3日来,感受风寒、饮食不节,引起发热汗出,恶风,全身酸痛,脘腹隐痛喜按,得热则舒,小便清长,大便色黑而溏。证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大便隐血试验(+H+)。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亏耗。治以温阳散寒,养血止血。(黄道富医案)

处方:白术、炙甘草各1 O克,炮附子6克(先煎),阿胶15克(烊化),田三七5克(磨兑服),桂枝3克,水煎温服。

服药2剂后,腹痛减轻,便色由黑转黄,面色好转,精神渐增大,便隐血试验(+)。守方继服3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湖南中医杂志1989)

按语:寒邪直中脾胃,中阳不及反搏,便虚于寒威。中焦虚寒,脾阳不固,则大便色黑而溏,又兼有发热、汗出、恶风表证,故以甘草附子汤温阳解表,加阿胶、三七以止血,是属固本之中兼治标之法。

【补述】对本方证的认识有两种意见。以<医宗金鉴>为代表的,则拘于条文中“风湿’’二字,认为本方是驱风湿之邪的汗剂。以章虚谷为代表的,则认为本证是脾肾两虚、营卫虚极、表里皆虚、邪痹不出,本方是大补脾肾之阳,不必散邪而寒湿自去。

我们认为章氏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本方共四味药:附子配白术,而有术附汤之义,用以扶阳气而驱寒湿,故能治身体痛、骨节痛。桂枝配甘草,即桂枝甘草汤之义,用以振奋心阳,而治短气与小便不利。

所以,从小便不利、汗出恶风、短气等证来看,本证实为风寒湿三邪伤于心脾肾三脏,正虚而邪恋。至于方后注云:“得微汗出则愈,并非桂枝发汗的作用。尤在泾说得好,“云得微汗则解者,非正发汗也,阳复而阴自解耳。其说当从。

9、双膝关节疼痛2年吴某,男,83岁,初诊日期:2015年8月3日。主诉:双膝关节疼痛2年余。现病史:患者既往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病史,2014年5月及2014年10月分别于本院行下肢动脉造影、左股浅动脉成形、溶栓术。近2年来患者双膝关节疼痛难忍,局部怕风怕冷,甚为苦恼,遂求诊于我处。

刻下症:双膝关节疼痛,以骨头痛、隐痛为主,怕风怕冷,左侧为甚,影响走路,从脐以下怕风怕冷,脐以上怕热,口干,无口苦,二便调。

查体:面色油红,口唇紫,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诊断:痹症 甘草附子汤证。

治疗:方用甘草附子汤。蜜甘草28g,黑顺片28g,桂 枝28g,生白术28g,肉 桂10g  4剂,水煎服,煎药室代煎,分2次早、晚温服。

二诊:患者诉双膝疼痛已基本痊愈,无明显不适,双下肢怕风怕冷好转,由原来怕凉恶风到现在双下肢觉暖。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风毒脚气》说:“风湿相搏,骨节疼烦,四肢拘急,不可屈伸,近之则痛,自汗出而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头面手足时时浮肿,四物附子汤主之:附子二枚  桂心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上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微汗愈。大汗,烦者,一服五合;体肿者,加防已四两;悸气,小便不利加茯苓三两。既有附子,今加生姜三两。

由《备急千金要方》可知甘草附子汤的古法加减法是:若大汗出,烦者,可减少每次服用量;若身体浮肿者,可加防己;若心悸,小便量少,可加茯苓

笔者认为甘草附子汤的方证可以总结为:骨节疼烦(剧),掣痛(拉扯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恶风,恶寒,汗出短气,尿少。观此案患者双膝关节疼痛,以骨头痛、隐痛为主,其疼痛即在于“骨节”,又兼怕风怕冷等外症,符合甘草附子汤证,故用之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从该案中,可以体现出笔者临床中的两处特色。一是笔者在临床中以“方证辨证”为主,而非传统的“辨证施治”。“有是证,即用是方”,不必受传统“辨证论治”中各类证型的拘束。临证过程中,治病遣方,首重“抓主证”,抓住主证之后,再在历代名家名方中选取与主证针对性最强、契合度最高的方药以用之。

如本案中,患者既往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病史,又有口唇紫、舌暗红等征象,似属血瘀证候;患者脐以上怕热,脐以下怕风怕冷,面色油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又似上热下寒,湿热上壅之证。但笔者不用一味活血药,不用一味清热药,而径取佳效,即得益于“抓主证”、“辨方证”之功。

若临证中欲得瞻前顾后、面面俱到,则不惟药物庞杂,且难免顾此失彼、贻误病机,焉能取此单刀直入之效。二是笔者在临证过程中喜用古方,且必用原方原量。古文写书,多至精至诚,其选药、用量多经反复试验有效之后而笔之于书,传于后世。后世之医,在未充分理解古人制方思路及经过的前提下,而妄为加减,难免画蛇添足,反失原方之美,曰“古方无效”,非古方无效,是所用非古方也。

笔者经考证后认为汉朝时一两约为今之13.8g(13~15g),为方便计量,临床按一两等于14g折算,尽量维持古方原量,本案桂枝四两用量恐太过骇人,故桂枝、肉桂分别开处,其实一也。本案中患者虽以“双膝关节疼痛”为主诉,按中医辨病当属“痹症”,但笔者却未加一味后世祛风湿、止痹痛的药物,4剂之后,患者双膝关节疼痛便已基本痊愈,双下肢怕风怕冷好转,由原来怕凉恶风到现在双下肢觉暖。其取效之速,实出人意料之外。古人诚不我欺!

10、坐骨神经痛。典型病例∶张某,男,45 岁,1985 年3月 25 日诊。患者于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右臀部及右下肢疼痛,活动受限。在本乡治医,曾服用强的松等疼痛稍减。但脸面出现浮肿,而来我院改求中医治疗。(宁国良等医案)

刻诊∶ 右侧臀部疼痛,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背部,呈持续性钝痛,不能行走,伴腰部沉重,右下肢发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右腿伸直抬高试阳性,中医诊断∶痹证(坐骨神经痛)。

治疗∶①甘草附子汤加伸筋草 20g,木瓜 15g。水煎服,1剂/日。②手法治疗,1次日。经治1 周后,疼痛减轻,半月后症状消失,行走自如,病告痊愈。随访 4年,未见复发。

宁国良等应用甘草附子汤配合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痊愈 79 例,有效13 例,无效8例。药洽疗,甘草附子汤∶ 附子(炮)5~20g,桂枝、白米、甘草各 15g。气虚加党参 15g,黄芪 30g,血虚加当归 15g,自芍 30g,血瘀加丹参、鸡血藤各 30g,痰阻加白芥子 12g,杏仁 10g;患肢屈伸不利加伸筋草 20g,木瓜15g;病久痛剧者加全蝎 10g,蜈蚣 2条。2 剂/日。

11、 类风湿关节炎  汪某,女,56 岁,1986 年5月就诊。患风阀性关节炎 16 年,在成都市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曾服中西刻无数,效果欠佳。诊见∶面部及下肢浮肿,心累心跳,全身骨节疼痛,手足关节畸形,左上肢不能活动,腋下溃烂,舌体例胖,苔白,脉沉滑。心脏收缩期级杂音,血红蛋白70g/】 ESR 164mm/h,RF(+)。

本病为感受风寒湿邪日久,湿邪不能外达,寒湿凝滞筋骨,痹阻关节,累及脏腑,辨证为案痹。法当温经散寒,除湿消肿止痛。方药∶甘草、附子、白术各 15g,桂枝 30g,秦艽、防己各 20g

服 2剂后,全身微微汗出,手脚掌出汗如珠,肿退,疼痛稍减。上方去防己、奏艽,加寻骨风、松节各 20g,红活麻根 30g。服8剂后,诸症大减,左上肢可活动。去木瓜,加淫羊藿、巴戟天、黄芪、当归各 20g。连服16 剂后,患者来院自诉已无明显不适。继上方出入服药 6个月,畸形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心脏杂音消失 RF 转阴,能做一般农活。1988 年 9 月随访未复发。

廖常志以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23 例。药物组成∶白术、附子、甘草各 15g,桂枝30g。关节畸形加松节、寻骨风、丹参、姜黄、红活麻根;贫血严重加当归、桑寄生、红参、鸡血藤;气虚者加黄芪、人参;上肢为主者加羌活、五加皮、桑枝;下肢为主者加木瓜、牛膝、独活、伸筋草;浮肿甚加防己、秦艽;关节红肿灼痛加知母、白芍、焦柏、地骨皮;症状缓解后加淫羊藿、续断、黄芪、当归、巴戟天、姜黄。

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疼痛减轻或消失,ESR下降,畸形关节无改变,3个月后均有不同程仍以原方为主,一般服药 5~10 剂后,症状得到控制)远期有效(疼痛消失,畸形关节好转,查类风湿因子转阴侧心脏杂音消失,ESR10mm/h 以下,能做一般农活,随访年无复发)6 例;服药最多者 310 剂,最少者 30 剂。

12。痹证 王雪梅等【331以甘草附子汤治疗痹症 107 例。药用甘草附子汤∶附子10g,白术 10g,桂枝 20g,甘草10g。随症加减∶若风盛加黄芪 20g,当归 20g,防风 15g;湿盛加薏苡仁25g,茯苓15g;寒盛加重附子用量至 20g,肉桂 10g;气血亏虚加党参 20g,当归 20g,黄芪 30g;肝肾不足加川续断 20g,桑寄生 15g,狗脊 15g;上肢痛重者加羌活 10g,白茸 15g;疼痛剧烈者加元胡 15g,三七 5g,乳香 10g,没药10g 1剂/d,3次/d,10 剂1疗程,3 个疗程为一阶段。治疗结果治愈 95 例,显效7 例,无效 5 例(中断服药)。总有效率95%,治愈率∶ 89%。

国外学者以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IA)小鼠探讨了甘草附子汤作用及其机制。组织学观察甘草附子汤可省效抑制 CIA 进展,对局部的骨侵蚀和骨破坏有防护作用。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甘草附子汤可减少滑膜一骨界面以及骨侵蚀部位的 TRAP 阳性细胞;明显降低 RANKL/OPG mRNA 比值;降低关节中 M-CSF 和 NOS 水平以及腹腔巨噬细胞 iNOs的 mRNA 水平。由此认为,甘草附子汤通过降低 RANKL/ OPG 比值和 M-CSF mRNA 水平,防止破骨细胞生成,从而减少骨侵蚀和骨破坏。甘草附子汤具有抗炎作用,即对 CLA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关节的 NOS 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甘草附子汤是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之一。

【运用心得】 《内经》有精辟的论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痹证乃是正气不足,复感风寒湿邪,痹阻经络,不通则痛。久痹不已,甚至可以累及筋骨、脏腑。甘草附子汤中白术、附子顾里胜寒湿,桂枝顾表胜风,体现了一表一里,使阴寒之邪得解,湿邪有出路。以甘草冠名,意在缓行,风湿同祛,若祛之太急,风去而湿尤存,后患不除。可加入强筋健骨之药,使药力更佳,症状缓解后加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之药,以求治本。痹久不已,累及心肝脾肾等脏腑,所以待标邪去后,应着重调理脏腑以求治本。故临床应用时应细细体味,潜心应用。

六吉堂|倡导天人合一中医生活

我是莲花笙

来自秦岭深山的民间中医人

每天分享经典中医理论及临床验案

中医外治小验方

只为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以及成就人人都能获得健康的热切期盼

如果你对文章有不同意见与看法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

我们一起交流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六)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原文]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二两,炙 . 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上四味 ...

  • 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一般的肢体疼痛

    甘草附子汤和桂枝附子汤都是治疗一般的肢体疼痛的,应该说他是一个标准方,就是在当人体没有明显的,你比如说,他水证也不是很重,然后其他的半表半里的证也不是很明显,等等,也就是说这个人身体还好,但是就是肢体 ...

  • 经方: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甘草附子汤 [原文]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半碗),恐一升多者, ...

  • 2.3,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入夏以来,痛风高发,许多人出现脚趾红肿疼痛,常常无法行走.那天,有位警官来短信,询问痛风急性发作有无好方法.原来她的上司痛风发作,下肢关节肿胀疼痛,无法下地,十分痛苦.我见过那位上司,体型壮实,肤 ...

  • 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黄惶、倪海厦、门纯德三大家认可的好方

    馆 [黄惶谈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 入夏以来,痛风高发,许多人出现脚趾红肿疼痛,常常无法行走.那天,有位警官来短信,询问痛风急性发作有无好方法.原来她的上司痛风发作,下肢关节肿胀疼痛,无法下地,十分痛 ...

  • 仲景轮风湿: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第73篇原创文章 乌头汤作为治疗历节病的一个重要方剂,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今天,就 ...

  • 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吗甘草附子汤确实是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痛风的一种常用方剂.其方剂如下:附子12克.桂枝12克.甘草6克.白术6克,以上药物水煎去渣温服,每次服200毫升,每日三次,主治风湿性痛风.本方剂 ...

  • 治痛风、风湿、类风湿三个经方很厉害|风湿|甘草附子汤|附子|伤寒论|痛风

    人人都知道,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其实,非不可治也,未得其术也,治不得法也.汉代医圣张仲景,早在两千年前就在他的<伤寒杂病论>给出了治疗方法,药简力专效宏,疗效确切. 但因年代久远 ...

  • 甘草附子汤治疗风湿疼痛医案 – 经方派

    初诊:2020年5月12日 患者:男,46岁 主诉:左臀部负重疼痛4天,晨起脚麻,活动后减轻,无怕冷,手心有汗且有少量脱皮,最近受空调冷水则双肩疼,双膝关节痛,口不干,尿少尿频尿无力,干活后腿软,纳可 ...

  • 2.3,甘草附子汤治疗风湿痛

    风湿痛:   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元年8月26日始觉如风,至7日,卒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背疼痛,通身肿,心多满.    至9月4日服此汤1剂,    通身流汗,即从来所患悉愈.   <谢 ...

  • 仲景论风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论治与临床应用

    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