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钟才||几代人的读书情结

几代人的读书情结

文/郭钟才

孙子的书柜

星期天帮助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整理课外读物,发现小家伙读过的书已经有了好几百册,在他的小书柜里放不下了,需要将一部分相对的“旧书”打包入库,给“新书”让位。我给这些书大体归了一下类,除了零散的读物外,成套、成系列的书就有《中华传统文化国学读本》《明清四大名著连环画》《世界各国寻宝记》《中华寻宝记》《安徒生童话》《哈利波特》《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宝库》《神探猫》《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家解读经典》《神奇校车》《超时空大冒险》《我们爱科学》《乐智小天地》《有趣的科学》《好奇号》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洋洋大观!这些书中,一部分我曾经读过,一部分是只闻其名,未睹其容,更有一部分,纯是闻所未闻。读了这么多书,小家伙自然了得,俨然一个大人似的经常和我天南地北的闲侃。有时冷不丁冒出诸如“李自成失败后把宝物藏到哪里了?”“神农架里为什么会有野人?”等问题,把我这个教高中语文的爷爷都难住了。

看着孙子的书柜,翻着孙子的藏书,我深感孩子们生活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幸福的时代。他们能读到并且拥有这么多的好书,能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来陶冶自己、充实自己,这是多大的幸事啊!他们再也不用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为看不到书而发愁了。

父亲的遗产

我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出生于民国元年,小时候受过六七年的私塾教育,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参加了教育工作,在偏僻的晋西北农村也应该算个知识分子了。村里人大都没读过书,管我们这样的人家叫“书香人家”。生在这样的家庭,按理说应该没有“乏书之忧”,但我小时候却确实经历过无书可读的困扰。是真没书吗?不是,父亲原本是有很多藏书的,后来不幸被烧掉了。谁烧掉的?第一次是日本人,第二次是红卫兵。第一次我还没有出生,听父亲说,那年他36岁,听说日本人要来了,他和爷爷响应政府号召,坚壁清野,把钱藏了,粮食藏了,就是沒来得及藏那柜书。结果等他们藏反回来的时候,那柜书连同整座房子都化为灰烬了。这是父亲一生最遗憾的事,提起来往往感慨叹息。以后的岁月中,父亲又陆续购买了一些书,但或因为经济,或因为政治,总是数量有限,难以恢复当年的藏书规模。然而,这本来就不多的藏书又没能躲过文革的浩劫。我十一岁那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收藏的这些书属于“四旧”,新华书店早就不卖了,而且红卫兵还要到各家各户去搜寻,然后集中起来烧掉。若发现看黄书、讲黄书的,还要组织群众批斗。父亲是在外工作的人,当然比一般人有觉悟了,所以不等红卫兵来搜寻,就把所剩不多的一些古书交了出去。然后又四处寻找,怕有什么“四旧”的遗物招惹是非。找来找去,发现大门上有一块木制牌匾,文字內容有“四旧”嫌疑,于是,父亲灵机一动,找来几张旧报纸,上书“大学毛著”四字,贴在了牌匾上。红卫兵来了看到这四个字,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这块牌匾被保住了。

孩子们都到了读书的年龄却读不上书,眼看着要荒废了。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把读书看得很重的父亲心急如焚,他要想办法给孩子们传授一些知识。他想起了汉初文人凭记忆传授《诗经》的方法。每逢星期天、节假日的晚上,他就在家里给我们偷偷地讲那些他烂熟于心的古典名著。害怕红卫兵来找麻烦,他就把毛选拿出来作掩护。没人的时候讲书,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就赶忙拿起毛选来读。父亲的记忆力挺好,能将《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全都记下来。他说,这是他当年当校长时和教育局长骑着骡子到太原开会,一路上两个人一问一答记下来的。他给我们讲四大名著,讲《东周列国志》,讲《聊斋》,讲《三言二拍》,讲《世说新语》。他讲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中那副对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中天”,至今是我给学生们讲对偶修辞法的绝好例子。

父亲的这些知识的传授,虽然是故事性的,零散不系统的,但它对我们的感染和影响无疑是很大的。我们姊妹弟兄几个在往后的人生中能一直坚持认真读书,用自己所学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首先感谢的是父亲对我们的引领作用。

事实上,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想读一点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真的很难。记得我当时读过的少得可怜的几本古书,都是借着文革运动,作为反面教材阅读的。比如毛主席发表评《水浒》的最高指示,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于是全国上下就开展了评《水浒》,批投降派的运动。那时我已经高中毕业回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了批判《水浒》,搞清《水浒》的反动本质,也就堂而皇之地能读《水浒》了。林彪事件后,毛主席又发动了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运动,将从古到今的历史人物都分成了儒法两派。出于批判的需要,也名正言顺地读了一些古典书籍。像《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弟子规》等书就是那时候读的。除此之外,能读的,只是一些残缺不全的红色经典,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菜花》《迎春花》。就是这些作品有时也会因相关的领导人被打倒而受到批判,成为禁书。如彭总倒了,就不能读《保卫延安》;贺总倒了,就不能读《洪湖赤卫队》,说是为修正主义头子树碑立传。

读书是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的活动 ,是人由愚昧到有知,由野蛮到文明的必然途径。禁锢人们读书的年代,谈不上任何的社会进步,只能是拉历史的倒车,造就一些文盲加流氓式的人物!

所幸的是在70年代末,我们终于盼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终于迎来了文化教育的春天!我们这一家爱读书的人又可以自由地、尽情地读书了。那时已届耄耋之年的父亲读起书来仍然如饥似渴,一点也不比年轻人逊色。他自己买书不论贵贱,不吝钱财,只要是他认准的好书就买。儿女们也孝敬他,在逢年过节的礼物中,除了吃吃喝喝,总短不了再买几本他爱看的书。父亲非常爱惜他的这些“宝贝”,每有新书到来,他总要先小心翼翼地包上书皮,然后用毛笔认认真真地写上书名。表现出一种庄重严肃甚至是虔诚的态度。父亲在他快要离开我们的时候,将这些书作为遗产,郑重其事地分给了三个儿子。他说:“我没给你们挣下多少钱,所能分的,就是这些书了!”可在我们的心里,父亲留给我们的这些书是比金山银山都贵重得啊!

我的书房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但他老人家倡导的认真读书的家风却一代代传了下来。不管是子女辈还是孙辈、曾孙辈;无论是参加工作的,还是上学的,都要挤出时间来多读些书,用来充实自己。每有新房子落成,都要装修一个大大的书房,购置一组大大的书柜。书房,在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深感学养方面的先天不足,一直将读书充电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和学生一起背唐诗宋词,一起读国学经典。我用我读过的书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每当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成段成段地背诵《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时,每当我引经据典讲解文章到精妙之处时,同学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为我点赞,大呼OK!此时此刻,我真正地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它不但可以使自己幸福,而且可以给別人幸福!

著名作家巴金说过:“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董卿说:“读书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这些话,我深信不疑。

作者简介

郭钟才,山西保德人,退休教师。采菊望山、含饴弄孙之余,偶有诗文发表。著有《闲云斋随笔》。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郭钟才||历史上的保德名门姜氏家族

郭钟才||历史上的保德八景

郭钟才||渡尽劫波师魂在 ——回忆五师苏仰光老师

郭钟才||人口咏叹调

郭钟才||保德历史上的文化教育

郭钟才||风雨古定羌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商务热线:13393504898

读文史艺苑  品神池好饼

神池饼堪称华夏名点,曾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的神池庆秋圆饼业更是久符盛名。

“庆秋圆”品牌饼历史悠久,和众多传统的神池月饼一样已有1500多年的生产历史。滥觞于北齐,鼎盛于明清。早在清朝初期,神池老城中的“庆秋圆”月饼就家喻户晓。“庆秋圆”意为庆祝秋收和团圆,寓意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团圆,幸福安康。庆秋圆饼采用上乘的面粉,用神池高寒山区出产的纯胡麻油和白面拌馅,以真材好料的基础上超过传统“四油四糖”比例,饼馅中以胡油、熟面粉、食糖为主,辅以桃仁、花生仁、玫瑰、青红丝、芝麻等为主,再掺有深层岩溶水,木制模具成型,以前用传统的炉鏊焙烤,如今上马现代化生产线工艺,独家生产,与众不同,陶瓷存放,一年保质,松软不硬,无陈油味,绵甜味馨,含油而不腻,富糖而不伤。改革开放以来,庆秋圆创始人张文田传承创办食品加工企业,3O多年的老品牌、好饼子,食者有口皆碑,产品获得SC认证,挖掘古老配方,选料真、不掺假,逐年改进生产工艺,使庆秋圆饼享誉晋北。

庆秋圆饼主要产品为具有浓郁传统风味的油皮月饼、蛋皮月饼、酥皮月饼、混糖酥饼、麻花、油食等,产品在省市县月饼创优评比中屡获殊荣,先后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忻州市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山西名点”“山西省消费者协会诚信单位”等荣誉,“庆秋圆”饼在北京、内蒙、陕北、山西等省、市(自治区)都设有直销网点,自产自销,品质优良,名声在外。

地址:山西省神池县崞水东路公路局对面

忻州利民西街北三巷国税宾馆对面

销售热线:0350-4232008

13903506846

15135010346

线上线下方便采购,关注公司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我的书 77[金圣叹水浒 镜花缘二套]

                                            pingpu

  • 团圆饼

    文:张树根 又一个中秋节到了,妈妈早早得从市场上买回一个大团圆饼,妈妈望着团圆饼在沉思,在流泪,双手在哆嗦,用了很大的力气,用刀从团圆饼切下一牙,颤抖地双手捧着放到父亲的遗像前开始唠叨,老头子,今天是 ...

  • 我的书 73【上古三国 水浒】

                                            pingpu

  • 你知道月饼的由来吗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于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派手下大将李靖率领部队出征,李靖善于用兵,屡建奇功,于当年8月15这天凯旋回都.为了庆祝胜利,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 ...

  • 五仁月饼不好吃?那你该尝尝这个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月饼 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 一口咬开,饼皮酥软,伴随着胡麻油的香味,玫瑰的浓郁,青红丝,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和芝麻混杂在一起. 不是厚重油腻的哈喇味, ...

  • 夜深夫妻读禁书

    网络配图 贺振武 (河南安阳老知青) 来源:一壁残阳 下乡插队的第二年--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席卷了神州大地.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下,书 ...

  • 山西非遗丨神池月饼,山西人的中秋味道

    神池月饼 山西做为一个注重吃的地区,自然少不了出名的吃食,中秋将近,大家也开始准备月饼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个山西名吃,而且还是被列入非遗的工艺,神池月饼. 神池月饼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中秋节传统 ...

  • 郭钟才||师之魂、人之楷、父之模——再忆父亲

    师之魂.人之楷.父之模 --再忆父亲 文/郭钟才 我回忆父亲的文章<父亲的烟和茶>在微信平台发表以后,收到不少网友的点赞.评论.一位网友的评论是这样写的:"我曾有幸近距离接触过郭 ...

  • 郭钟才||渡尽劫波师魂在 ——回忆五师苏仰光老师

    渡尽劫波师魂在 --回忆五师苏仰光老师 文/郭钟才 1998年4月,我到山西省教育学院参加省级学科带头人培训,顺便看望了我五寨师范的语文老师,当时的省教院训诂学教授苏仰光.当时的苏老师已年届古稀,但看 ...

  • 郭钟才||历史上的保德名门姜氏家族

    历史上的保德名门姜氏家族 文/郭钟才 出保德旧城南门,过南关街,然后向北行二三里,便是被当地人称作的"五通碑梁".其得名缘由是此地曾矗立着五通古碑,高大雄伟,气势壮观,可惜在十年浩 ...

  • 郭钟才||父亲的烟和茶

    父亲的烟和茶 文/郭钟才 教书的父亲一生与两件事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是抽烟,二是喝茶. 旱烟苗 父亲抽烟抽的是旱烟,抽旱烟有两个好处:一是过瘾,二是省钱.抽纸烟得买,抽旱烟可以自己种.种旱烟简单,省事 ...

  • 郭钟才||忻州各县(区、市)名来历

    忻州各县(区.市)名来历 (据各县.区.市志书整理) 文/郭钟才 县名是县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来历,或依历史事件,或据地理特征.涵盖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近年来,我在 ...

  • 郭钟才||情寄雁门关

    情寄雁门关 文/郭钟才 最早对雁门关的了解,是幼年时读唐代诗人李贺的诗<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 ...

  • 郭钟才||曲阜朝圣

    曲阜朝圣 文/郭钟才 曲阜"三孔"万仞宫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们对孔子有了更加客观.公正.全面的认识.孔子作为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以及儒家 ...

  • 郭钟才||湘游杂记(一)——橘子洲头话“朱张”

    湘游杂记(一) --橘子洲头话"朱张" 文/郭钟才 高考结束,学校组织教师暑期旅游.线路分两条:一条是四川九寨沟,一条是湖南张家界.我选择了湖南线,与诸位同事及配偶于7月1日乘机出 ...

  • 郭钟才||湘游杂记(二)——人杰地灵凤凰城

    湘游杂记(二)--人杰地灵凤凰城 文/郭钟才 凤凰古城是我们这次湘游的第二站. 这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古城位于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