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琛:怀念父亲梅兰芳(九)追忆李世芳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追忆李世芳
1946年我回到上海后不久,就在家里结识了李世芳,他是我父亲的学生,又是梅兰芳京剧团总管姚玉芙先生的二女婿,他比我年岁大,我就称他为世芳大哥。当时他是随袁世海等名演员从北平到上海来演出的,到上海之后他就住在我家里,我们相处久了就渐渐地成为亲密的兄弟,感情投合,他常鼓励我安心复习功课考上大学,同时也关心我要劳逸结合,晚上休息时去看他的演出。
从那时起我才知道,1936年我父亲看了李世芳的演出,那时他才15岁,扮相很像我父亲,被誉为“小梅兰芳”,因此,我父亲便主动提出要收他为徒弟,要将自己的艺术教给他。李世芳的父亲李子健是有名的晋剧演员,受家庭的熏陶,再加上他本人天资聪明、学习勤奋、扮相俏丽,因而成名较早。尤以梅派名剧为特长,无论是唱、念、做、打都有梅派的风韵。在他演出的剧目中有不少是梅派名剧,如《霸王别姬》、《金山寺·断桥》等,因此在当时被誉为四小名旦之一。
我父亲很喜欢李世芳,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叫他到二楼“梅华诗屋”内,亲自教授他各出戏目,并且给他改正,排练各种身段。在父亲的重点指导下,他的艺术进步较快。那时我也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听看。父亲常常背着世芳去观看他的戏,看看他的艺术进步如何,可是,在剧场里谁也没有发现父亲在座,父亲知道自己要绝对保守秘密,不然就会引起台下观众秩序混乱,而影响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因此每当父亲指出世芳哪场戏有缺点时,世芳都感到十分惊讶。心想师父常来检查我的演技,我要更加勤奋学习,在演出时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平时,父亲在给世芳指点时,可以说是建议式的态度,听后可以使人心服口服,认为他指正的都是地方,甚至连化妆方面也都一一指出自己的看法。有时看到世芳脸上的胭脂抹得太红,片子贴的太高,父亲都给他纠正过来,父亲还很关心地问:“世芳,你可曾每场都来看师父的戏?你应该多看我的演出,因为这就等于在给你上课。我每天可以给你留上一张票。”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世芳受到很大的教益,不但抓紧时机向师父学戏,而且更加尊重师父。因而,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使世芳在艺术上得到较大的提高。
对于学生的生活,我父亲也时常加以关怀,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那时世芳比较贪玩,父亲就劝他别浪费宝贵青春,尤其在那时的社会,如果自身不检点,就会吃亏上当,毁灭自己的前途。这些道理使世芳懂得了要做一个好演员必须具备的品德。
那时的上海市面很不景气,物价一日三涨,老百姓生活很不好过。世芳兄在此时抵沪演出,很不是时候,叫座力较差,剧团日常开支困难,不久世芳被困在上海。我父亲见到这种情况,心里也为他焦急,但还是耐心地鼓励他:“不要因此而气馁,这种情况是任何人都会碰到的,不足为奇,你也不用灰心要振作精神,继续练功、吊嗓、唱好戏。”李世芳听完我父亲勉励他的这段话一时说不出话来,真正感受到师徒情谊之深。
在经济上,我父亲还不时地接济他,当然这也不是根本的办法。后来,父亲为向观众介绍世芳的艺术,曾多次公次演《金山寺》中“断桥”一折,让世芳粉青蛇,这几场戏,我都去观看了,听到观众席上反映较好,特别是在唱腔上有梅派味儿,在扮相上也很像我父亲。从那时起,李世芳被观众誉为“小梅兰芳”。我父亲知道这情况后,也为之而高兴,并鼓励世芳回到北平后,还应努力上进,要相信自己的事业一定会成功。
到1946年底,听说山东方面曾约李世芳去演出,但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和生活问题,而决定回北平。那时,我们俩人情同手足,惜别前夕,一夜未睡。第二天,我和葆玥、葆玖乘坐父亲的汽车送他到飞机场。我随身带了一副望远镜,在机场上,直看到他上了飞机,他在飞机入门口还向我们招手惜别。当我用望远镜环视了一下飞机,看清楚飞机尾号是“121”号。当飞机起飞后,我们还频
频招手,心中默默地祝他一路平安。回到家中心情不畅,时吋思念他,等着他到北平后的来信。
不料,祸从天降,翌日清晨,恶耗传来,飞机在青岛上空,因天气有雾而撞山失事,起初大家都不相信是真的,后来据报导失事的飞机是“121”号。世芳兄真的遇难了,他的岳父姚玉芙先生更是痛不欲生,我不禁失声痛哭,悲痛欲绝,几日不思茶饭,无心读书。为了不影响我父亲当晚的演出,大家商定暂不要告诉他。
当晚,我父亲在中国大戏院后台化妆时,无意中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悲痛不已,但不得不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演完戏。回到家中,独自在房中暗自流泪,哀悼自己心爱的徒弟。我父亲很后悔,本来他打算让世芳在沪过完年后再回北平,但因考虑到世芳的个人前途和生活所迫,没能挽留住他,不得已放他而去。否则是可以避免这场灾难的。
为纪念和追悼李世芳的不幸逝世,我父亲组织在沪的京剧界人士,在中国大戏院举行义演,演出所得全部款项接济李世芳家属。剧目有程砚秋先生与俞振飞先生合演的《弓砚缘》,言慧珠和李玉茹、梅葆玥等合演的《五花洞》等等。我父亲在纪念会上发言,表达了他对徒弟李世芳的哀悼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