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千古第一利水方)临床16例应用

一 【简介】

1、组方:猪苓十八铢9g去皮,泽泻一两六株15g,白术十八铢9g,茯苓十八铢9g,桂枝半两6g去皮,共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2、功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3、主治:

1) 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 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

3) 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二 【运用】

1)、本方为利水之剂,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伤寒论》中对小便证候的论述,多以小便利与不利言之。但究其含义,小便不利,所涵甚广。就其病性来说,有虚实寒热之分,从其症状而论,有小便次数的多寡、尿量的多少及排尿困难与否。虽然症状各自不同,而产生的机理,又皆与膀胱气化不利有关。临床表现皆以尿频、尿急、尿量短少为主,可见小便不利,非单指尿液减少。凡是小便排出困难,不能如常通利,或有频数、或为尿少,皆可以小便不利名之。

2)、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

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

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3)、有无表证皆可用:

五苓散之称,苓者,令也,行肺治节之令,行三焦、膀胱之气。利膀胱则能利三焦,利三焦则能利肺气,可见五苓散能利小便,通水道,因此内有水气,小便不利者,均可用,故不必非有表证不可。

4)、常用于肾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5)、现代一般用汤剂,热服,但不宜久煎,不宜煎得过浓,以免减弱渗利之性。                          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临证多用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行水,而两解表里。所谓表里者,乃经与腑也。须待肾阳虚者,方用肉桂。

6)、用药禁忌:  若汗下之后,内亡津液,而便不利者,不可用五苓,恐重亡津液,而益亏其阴也;一切阳虚不化气,阴虚而泉竭,以致小便不利者,若再用五苓以劫其阴阳,祸如反掌,不可不慎。

三、【附方】

1)、茵陈五苓散 (《金匮要略》)----组方: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上二味和,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等证。

2)、四苓散(《明医指掌》)----组方: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9g,水煎服。渗湿利水,主治:内伤饮食有湿,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3)、胃苓汤(《丹溪心法》)----组方:五苓散、平胃散各3g,上合和,姜枣汤,空心服。功能: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四、【药理研究】《日本药学会杂志》(1985;3:29):

复方实验研究表明,本方煎剂给正常大鼠灌胃及健康人和家兔口服,均有显著的利尿效果。

《第二届和汉药讨论会记录》:对用盐水注射,而引起局限性水肿,造成水代谢障碍的家兔,给予五苓散,可利尿并促进局限性水肿的吸收。

大量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五苓散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能调节机体的渗透压感受器,调节水、电解质的代谢;同时还能扩张血管,起到温和而较持久的降压作用。

五、【临床应用】五苓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肠炎、泌尿系感染、心脏病、浮肿、慢性胃炎、脑积水等。

注意: 但必具备本方证特征。这些病证的病理本质都与水液代谢异常,水饮异常停积有关。

六、16案例----使用及随症加减经验

一)、肾炎:

症见:见水肿尿少者----本方加大腹皮、车前子、黄芪、山药、金银花等。

聂惠民医案:王某某,女,11岁,学生,

即诊:病三周,浮肿尿少,腰痛乏力,面色苍白,脉沉细、苔薄白。

尿常规:蛋白(一),白细胞8~10,红细胞10~15;血常规:白细胞10900。

西医诊断:某医院诊为急性肾炎。

中医辨证: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而致。宗五苓散化裁,

组方:茯苓12g、猪苓12g、泽泻12g、桂枝4g、炒白术12g、金银花15g、生黄芪12g、山药10g,车前子10g,水煎温服。

进程:进药六剂,诸症大减,守方调治月余而愈(尿常规阴性)。                                                       追访三年,病未复发。

二)、膀胱炎:

症见:见尿急、尿频、尿痛者----本方加通草、车前子、竹叶、炙甘草、生地等。

焦树德常用组方----五苓散加黄芩9g、黄连9g、黄柏9g、生地9~15g、木通6g,

主治:治疗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频数、不利,尿道不痛,口渴但不欲多饮,舌苔黄腻,查尿常规阴性者。

另方:也常以上方去桂枝,加柴胡10g,

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属于下焦湿热证者。

加减:如小便时疼而带血者,再加小蓟炭30g、茅根炭30g、瞿麦15g,黄柏改为黄柏炭12g。

三)、神经性尿频:

症见:见小便频数、尿急,甚则伴有遗尿,但无明显尿痛,亦无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阴性----宜本方加覆盆子;           若阴寒为重----宜本方加附子。

案例:李某某,男,7岁,小学生,

病史:患尿频半年余,初始小便次数为多(比一般儿童),每次入厕,无尿痛不适,亦无其它异常。在外出之前或看电视之间,每次排尿,偶有夜尿增多。然均视为正常事,未加注意。继之升入小学,尿频有增,除课间排尿外,每节课须申请去小便1~2次,伴有尿意急迫,稍迟则便于裤中,影响课堂纪律和个人卫生,故引起重视。    前去医院经化验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   病情不愈,求中医诊治。

主症:小便频数,伴有尿急,大便如常,食纳亦可,脉略数,苔薄白。

辩证:此证乃膀胱气化失职而致小便不利。

治则:宜化气行水,宗五苓散化载。

组方:猪苓、茯苓各8g、泽泻8g、桂枝4g、白术5g、党参6g、生龙骨12g、覆盆子3g。六剂,水煎服。

进程:药后诸证皆减,调治月余而愈。追访三月未复发。

四)、水疝:

症状:肾囊水肿,甚则肿势通明、疼痛,

组方:本方----加薏苡仁、橘核、川楝子。

案例:患者----马某,男,2.5岁。

病史----病二周余,某医院诊为睾丸鞘膜积液,拟手术治疗。由于患儿家属不同意手术,遂来门诊中药治疗。

证见:肾囊肿大如鸡卵大(右侧),肿势通明,哭闹时肿胀尤甚,饮食不佳、大便尚可,小便量少,苔薄白,指纹略淡。

证属:气化失职,水湿蓄聚而致。

治则:治以化气行水为宜。宗五苓散化裁。

治方:猪苓10g,茯苓10g,泽泻10g,桂枝3g,炒白术8g,橘核6g,炒薏仁10g,川楝子5g,水煎温服。

进程:服三剂后肿势大减,余证亦轻;                                                                                           继进四剂,积液消失,肾囊恢复正常,三年未复发。

五)、急性肠炎:

症见:a 水泻如注、小便少,甚者小便全无者,                                                                                 治方:本方加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薏苡仁;

b 若热重者----治方:本方去桂枝为宜。

c 慢性肠炎,稀水便者----本方合入理中汤治之,效果为佳。

d 菌群失调所致慢性腹泻----                                                                                                   症状:腹泻发复发作,时泻时止,每天次数不等,黄绿色或蛋花汤状水样便。水谷混下,小便少而黄,不思食,面色萎黄,倦怠神疲,舌质淡,苔薄黄。大便检查,白细胞少许,涂片革兰氏阳性球菌明显增多,革兰氏阴性杆菌减少,长期服抗生素无效。                                       治方:用五苓散(汤)去猪苓加薏苡仁、陈皮、甘草水煎服。

六)、胃潴留----症见:胃内有振水音,属水气不化者,

治方:宜五苓散本方加生姜、甘草、党参、厚朴、陈皮。

七)、肝炎----症见:急性黄疸型肝炎见发热,纳少,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尿短色黄,皮肤及巩膜黄染,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脉细滑。 肝功能试验异常。

治方:用五苓散(汤)去桂枝,加茵陈30~50g,黄芩、佛手、焦三仙各10g,板蓝根、丹参各15g。

症见1:痰饮----寒热咳喘, 痰多 稀白,胸胁胀满,面目下肢浮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脉弦滑,重按无力。

治方1:用五苓散(汤)加半夏6克,陈皮、甘草各5克,大枣5枚,水煎服。

症见2:痰饮----咳喘大减,咯痰不爽者,

治方2:五苓散加杏仁10克。

八)、慢性充血性心衰:

症见1: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治方1:用五苓散(汤)去桂枝,加葶苈子6g,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车前子各6g,水煎服。

症见2:心血瘀阻型,症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2:可用五苓散(汤)加鸡血藤、郁金、红花、赤芍、丹参、附子、生姜、木通、车前草。

九)、 冠心病:

症见:体型肥胖,胸闷气短烦躁,体重超过正常值,舌苔白腻,脉滑。胆固醇、β 脂蛋白 、三酸甘油酯升高,心电图示冠心病征象。

治方:猪苓、茯苓、泽泻各30g,白术60g,桂枝18g,研为散剂,每次服3~6g,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下。 戒除烟酒,少吃厚味,并配合锻炼身体。

十)、尿潴留:

症见1:膀胱区胀痛,触痛明显,表情痛苦,小腹胀满,小便涓滴不出,舌红,苔薄润,脉沉紧。

治方1:用五苓散(汤)加乌药、酒制大黄、地龙各10g,水煎服。                                                       重用泽泻、猪苓、茯苓各20g。

症见2:产后尿潴留:见小便不利者,

治方2:宜五苓散加乌药。

案例:患者----张某某,女,29岁,

病史----患者产时阴道裂伤,缝合后出现尿潴留,排尿困难,遂致尿闭,少腹胀痛。行留置导尿术,治疗三天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小便点滴难下,少腹胀满急迫,烦闷不安,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证属----产时劳伤,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治则:治宜化气行水,兼以益气,宗五苓散化裁。

组方:猪苓、茯苓、泽泻各12g,白术10g,桂枝5g,党参15g,金银花15g,通草6g,水煎服。

进程:3剂后,尿断续排出,继进5剂,排尿正常,追访五年未复发。

十一)、尿崩证----症见:多饮多尿、属气化不利,水津不布者,

治方:宜用五苓散本方。

十二)、遗尿:

患儿----刘某,从小一直尿床,经治疗效果不理想,加之患儿怕羞,治疗难于坚持,至今仍遗尿,时伴有尿频,无尿急、尿痛。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脉沉略弦,苔薄白,舌尖红。           辩证----据《素问 · 宜明五气篇》曰“膀胱……不约为遗尿”。此病责之于膀胱气化功能失职而致,

治则----治当调理化气功能。

治方----取五苓散加覆盆子、桑螵蛸、龙骨、炙草。水煎,服药六剂。

进程----睡中已知尿意,有时能自动起床小便。                                                                                上方加双花,继服药十余剂,遗尿消失。

十三)、心源性水肿:

症见1:心悸、气短胸闷,小便不利,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乏力者,

治则1:宜五苓散本方与生脉饮合方治之。

若肿甚者,再加车前子;

虚甚者,再加黄芪,酌加西洋参。

十四)、▲眩晕证:

证见1:属水饮内停者,

治方1:宜五苓散方加甘草、葛根。

症见2:眩晕见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有天旋地转之感,头重如裹,耳鸣如蝉,呕吐涎沫,时而大吐,苔白腻,脉弦。

治方2:用五苓散(汤)加半夏、赭石各15g,陈皮、甘草各10g,水煎服;

病愈后,断以补中益气汤调理。

十五)、湿疹:

案例:患者----周某,男,64岁。

病史----患两下肢及颈项部湿疹已两年多,时轻时重;本次发作月余。所见渗水甚多,点滴下流,轻度瘙痒,身微恶寒,汗出较多,口干饮水,大便正常,小便略黄,苔薄白,脉濡缓略浮。

辩证:证属阳虚,不能行气利水,湿邪郁于肌表。

治则:治宜温阳化气利水,用五苓散方加减:

组方:茯苓10g,桂枝9g,泽泻9g,白术9g,苡仁24g,

进程:三剂好转,又三剂症状消失,一年随访,未复发。

十六)、▲消渴----焦树德:

治方:用五苓散合六味地黄汤;

特色:重用生地40~50g,改桂枝为肉桂1~3g,

加生石膏30~40g、葛根15g、天花粉15g,

功能:用以治糖尿病消渴引饮者,不但能止渴,并且能使血糖和。

说明: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141180094/blog/1393899673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