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仗刘伯承犹豫不敢打,一纵司令员杨勇,他坚持要打,结果以800人的代价歼敌1.2万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伟大创举,所有人都知道此行万分凶险,一定会遭遇巨大损失,但是为了全局的战略,晋冀鲁豫野战军还是义无反顾地千里跃进。

幸运的是,在挺进大别山后的第一仗,我军就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只不过这个胜利,当初差点就被刘伯承放弃,还是一纵司令员杨勇一再坚持,最终才成功进行下去。

当蒋介石知晓我军已经进入大别山后,心中满是愤怒与慌乱,他连忙调集了重兵围剿,其中就有整编40师。

整编40师其实就是40军,只是1946年国军改编时换了个番号而已,这支部队与刘邓大军曾经交手数次。

在1945年的邯郸战役中,40军被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全歼,军长马法武被俘,战后国民党将其重建,由李振清担任军长;在1946年的豫北战役中,其一部又被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围歼。

不过多次对敌,刘伯承和邓小平对整编40师的评价还挺高,认为他们是敌军十七个旅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可以整编40师还是有一定的实力。

有了这实力为支撑,整编40师非常骄横,当国军主力还在大别山北时,其与52师82旅竟然孤军深入尾随而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刘伯承当即部署,让一纵、六纵及中原独立旅作为第一梯队,二纵四旅当作预备队,在湖北蕲春的高山铺地区杀个“回马枪”,先将这支脱节的敌军消灭掉。

高山铺四面环山,最南端有一个狭窄的山谷,西面一个缺口,洪武垴山和界岭则分部在公路的两侧,山谷是敌人的必经之路。这样的环境是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

作为前线指挥员的一纵司令员杨勇就把战场选在了这里,他让一部兵力控制界岭、洪武垴阻敌,主力则在十里铺和界岭之间地区围歼敌军。

他刚做好部署,准备下达到各作战部队时,收到了刘伯承发来的电报,说不打了。这可把杨勇给看愣了,连忙回电询问原因。

刘伯承就把自己的考虑告诉了他,因为此次阻击还是较为凶险,变数太大。进入大别山的第一仗非常关键,如果输了会影响到全局,所以对第一仗的选择要特别慎重,没有必胜把握的话,能不打就不打。

杨勇当时就急了,马上回电给刘伯承,将自己的部署全部回报,表示现在军中已经准备好了,有信心一定能打赢。

见他说得坚定,刘伯承选择了相信,把作为配合的六纵、中原独立旅、二纵四旅都调了过去,同时让二纵在后山铺地区、三纵在皖西地区、鄂豫军区部队在罗田宋埠地区全力阻敌,给杨勇争取歼敌的时间。

因为两人的电报往来,各部出发的时间比原定计划晚了半天。

这半天的时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纵的先头部队才赶到伏击圈最南端的洪武垴山,敌人就已经全钻进口袋阵了,完美的伏击已然不存在。杨勇当机立断,下令第1旅1团迅速抢占洪武垴主峰。

敌我两军几乎是在同时冲到了洪武垴山的东、西两侧,这已经是狭路相逢了,双方没有任何犹豫,迅速朝对方开火。

这样的局面,拼的就是勇气,杨勇的名字中带了个'勇’,他也用实际行动鼓舞一线战士的勇气。在敌人枪弹和飞机轰炸的威胁下,杨勇带着警卫员跑上了山,他到达1团指挥所就近指挥1营抢占阵地。

战士们见司令员都上前线了,各个气势如虹,5连率先登上了峰顶夺取制高点。几分钟后,敌人也冲了过来,5连当即向他们开火,1团的主力增援过来,一齐将敌人打退。

拿下主峰后,1团团长李程出于安全考虑,劝杨勇返回纵队指挥所,结果杨勇说道:没把敌人全部消灭掉,我决不下山。

过了一段时间,杨勇见敌人全部进了伏击圈,我方部队也基本就位,便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突然响起的枪声,让国军一下没反应过来。因为当时刘邓大军才进入大别山不久,他们以为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我军断然不敢进行大规模攻击,所以最初只以为是小股部队为掩护主力而进行的一次伏击,没当一回事。

等到包围圈越来越小、国军完全抵挡不住时,其指挥官才反应过来这是遇上了解放军主力。然而此时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已难以突围了,于是只好结阵防御,期望能等到援军。

双方打了一夜,整编40师及82旅被围在了清水河、高山铺地区,杨勇决定在次日上午11点进行总攻。第二天清晨,解放军2旅、19旅与六纵主力按时赶到,便开始逐步发起攻击。

国军也是感觉到了情况不妙,当即向洪武垴山、界岭、蚂蚁山等高地进行猛攻,期望能抢占有利地形固守待援。结果打了很久,国军只有两个营占领了两个小高地,其他各部都死伤惨重。

天亮后,杨勇让一个团反击,将两个小高地夺了回来,敌军如潮水般向清水河逃去。在这个过程中,杨勇看到敌军各部已非常混乱,于是将总攻时间提前到了九点。

总攻开始后,一纵迅速沿着清水河两岸进攻整编40师师部,敌38团及师直属队很快就被打乱。一纵59团副排长、战斗英雄张兆林带着全排趁机冲了过去,歼灭了敌军师部。

本就已经慌乱的国军,失去指挥后直接溃败,官兵们只能各自逃命,大部分人在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投降。

在这场为时两天的战役中,我军伤亡800余人,但歼灭了国军1.2万余人,其中9000多人是俘虏。

此战之后杨勇因为贡献突出,被野战军记大功一次,刘伯承也说:高山铺一仗,是我太谨慎了。如果不是杨勇坚持,整编40师就跑掉了。

其实通过此战也能看出我党最终能够胜利的原因,各大指挥员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只要认为是对的,那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上级经过评估后也会予以反馈。这样上下一心、各自发挥所长,才能克敌制胜。

反观国民党,命令制定非常死板,蒋介石认定的东西,即便是错的也不会改。而且蒋介石还特别喜欢微操,以至于多次出现前线士兵不知该听谁的这种情况。

两相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