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闱品读--张宏杰《曾国藩传》(1)
曾国藩,清朝的建设者,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他在立功、立德、立言的考试里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他是一个慎独的奋斗者,也是一个较劲的“愚公”。他自诩为精卫,为了清朝的延续鞠躬尽瘁。也一直自谦自省,始终将圣人之心,立于自己心间,也立于我们的心间。
张宏杰的这本《曾国藩传》是一本写得精彩的自传,用张宏杰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在他20多年的写作过程中,曾国藩始终占据了最大的比重。这本书从曾家立志赶考开始,将他在京为官到后来建立湘军,以及那些年的仕途岁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书中四个大卷中,张宏杰将“湘军崛起”部分做了较多的叙述,而这也是我很喜欢的部分。所以单独将湘军战绩中精彩的部分,做一个分享。
湘潭大捷
曾国藩=慎独+奋斗+地才
为什么会有这个公式?因为最早是因为他的“求阙阁”而知道他这个人,在我的想象中这必定是个聪明的人,可等我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普通人,甚至还有点笨拙。他经常说自己不够聪明,那还真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但就是这样一个笨拙的人,硬是凭着自己爱国的初心,和不断完善自我的人生目标,从一个不懂军务的文官,自学成才组建了清朝后期所向披靡的湘军。这支湘军有别于清朝的官方军队,没有朝廷的财政支持,更没有专业的军事化指导,只有他的苦思冥想和不断改良。
就在他想当然和大胆地建设过程中,一支民间军队应运而生。问题来了,为什么有国家部队还要不讨好地自建军队呢?
曾国藩为什么要冒着毁家灭族的危险来干这样一件事呢?
首先是因为太平军不是普通的敌人。如果太平天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则天下人不光要接受改姓易号的变化,同时也要接受与中国传统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的统治。
曾国藩是理学家,在他眼中,儒学是天地间唯一的真理。如果太平天国起义成功,中国将陷入巨大的蒙昧。这是他挺身抵抗的根本原因。
有了这个答案,你大概就能想象他为这支军队花费了多少心血。为了首战告捷,他没有去解救自己的好友吴文镕,这个曾国藩的“座师”和朋友,甚至还和咸丰帝为出战而博弈。在咸丰火急火燎地下召时,他依然稳守湘军,直至水师的大炮全部安装到位,于咸丰四年正月,他才亲率水陆大军齐集誓师。
这是曾国藩筹谋了一年,痛失师友,抗命不出之后的首次大战。而当时的太平军已经占领了长江天险,并席卷皖、赣、鄂三省(安徽、江西、湖北),气势势不可挡,绝不是当时新建的湘军可比拟的。然太平军为了保存实力,采取了包围长沙,意在内困湘军,不攻而胜的作战策略。
就在这个时候,曾国藩收到消息,太平军在靖港的部队力量薄弱。有塔齐布带领水师先头部队的优势,曾国藩决定突袭靖港,截断太平军的北归之路,也可为塔齐布的水军解除威胁。
可靖港一战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因为风向转变和轻敌,他手上的三千水陆部队战败。损失惨重的曾国藩万念俱灰,意欲投江,就在那时湘军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捷。塔齐布的水师大败太平军,不足万人的水师大战三万太平军,死战六天,十战十捷,太平军精锐林绍璋部几乎全军覆灭。
湘潭大捷,湘军从此扬名。
拿下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早在创建湘军之初,曾国藩就把平定太平军的重点放在四个城市:武昌、九江、安庆、南京。
安庆是长江边上的重镇,决定着长江上的航运安全,南京之所以能一直保障安全和粮饷供给,就是因为太平军掌握了安庆,掌握了长江的运输线。
从战略上看,安庆犹如一个杠杆支点。往东看,它扼守从长江北岸前往南京的各个要道,太平军往北与往西要经安徽进入湖北的所有征战,也以安庆为基地。
清军即使越过安庆,攻进太平军领土,其水上补给线仍然逃不过安庆军的截断。曾国藩得先拿下安庆,才能往南京推进。
湘潭大捷确实为清朝迎来了曙光,也为湘军打开了进攻路线的大门,但是由于咸丰帝的急进,导致湘军战败九江。而这让曾国藩更坚信,要按照自己的作战策略来打这场仗。
前面说了曾国藩组建这支民间部队,是为了解救清朝危急的局势,所以湘军的招募完全摈弃官方的绿营军的标准,按照曾国藩自创的用人标准来建军。湘军标准是只录用干净无官场油腻的新生兵,将领优选文官而非传统的八旗子弟武将。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套路”是稳扎稳打,行慢军扎硬寨,以全军士为上,围城打援为核心。以静制动,反客为主,是曾国藩打仗的一贯方针,而这就需要带兵的将领有稳定的情绪,细致的分析部署,足够的耐心和大无畏的精神才能达成。
安庆之战,作为最后拿下南京城的核心要素,成了曾国藩重要部署的一役。他和被咸丰提携上来制衡他的胡林翼,左右权衡之后,决定让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包围安庆,按照曾国藩修建壕墙的一贯政策,围困安庆的太平军守军。然后,让胡林翼部下猛将多隆阿堵截太平军的后援部队,步步紧逼,以此拿下安庆。
然而就在安庆一切进行顺利的时候,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损失江苏、浙江两座大城。作为咸丰的重要税收城市,失去这两地意味着军饷和财库告急,所以咸丰急召曾国藩速速营救,撤掉安庆的围军,全力解救江南困局。正在那时,太平军主力陈玉成看到无法突破多隆阿的猛攻,于是实施围魏救赵,挥兵西征,直指武汉。意图让胡林翼撤军支援武汉,他再攻回安庆,以解安庆之困。
一面是皇帝诏命,一面是武汉失守,胡林翼和曾国藩发生了分歧。可曾国藩在过去的经历中明白,要想拿下安庆就不能听咸丰的瞎指挥,更不能和胡林翼一起自乱阵脚。他坚持不救武汉,坚守安庆。对于太平军的老伎俩他并不会上当,即使武汉被破,陈玉成也无力守城,不如咬定这块难啃的骨头,一口吞下。
曾国荃按照曾国藩的计划,死守安庆。就在安庆城内断粮,饿殍白骨惨相尽显的时候,太平军殊死一搏,连续猛攻湘军十二次,苦战一天一夜,仍无法突破湘军。后湘军挖通安庆城下地道,轰塌城墙,安庆失陷。
这一仗,让太平军失去了后方供给,只能在南京城内做最后的挣扎。
最后的战役
从曾国藩出山建军开始,就是为了终结这场长达13年的战争。但南京作为太平军最后的堡垒,自然是比之前的防守更严,更难突破。故此,他制订了四路进军计划,对太平军展开最后的反攻。
曾国藩布下了四路用兵之策。第一路是曾国荃部直插南京城下。其他三路:西路一支,由多隆阿先攻下庐州,再向南京方向合围;东路一支,鲍超先攻下宁国,再进兵金陵;北路一支是已任安徽巡抚的李续宜突破阻碍攻向南京。
本来按照他的部署,加上当时奕䜣和慈禧联合主攻的大好环境,这场战应该很顺利。可在安庆之战里奋勇立功的多隆阿,却只得了薄赏,而以逸待劳的曾国荃却得到了极大地提拔,这让他心生不满。加上曾国荃这个人素质底下,飞扬跋扈,更让多隆阿不愿与他合作,趁着西北告急,支援陕西,西路没了。
东路鲍超被太平军重阻于宁国,暂不能进。而北路的李续宜刚出师就接到父丧,立马回家奔丧。一瞬间,三支支援部队全部消失,而在安庆之战赢昏头的曾国荃,不管不顾地直奔南京,孤军困于南京城墙外。
说到南京城墙,去过南京的朋友可能曾见过。这是中国第一大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到底有多大?我曾自不量力地在玄武湖旁走过一截,仅仅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一小截路,可我却走了1个多小时。
现存的南京城墙仅内城周长就有33.7公里,而外廓城周长超过60公里。别说是清朝时没有城市交通,就是现在去南京你想要走完这座城墙,也是一件颇费时间的事,所以曾国荃一到南京城墙外就傻眼了。
当初围困安庆的时候,那里的城墙不过“九里十八步”,也就是4.5公里,曾国荃部却修了七十里(即:35公里)的长壕和长墙来围困。如今这33.7公里的城墙,真不知道要修多长的壕墙了。
这期间,还有一个恩将仇报的沈葆桢扯后腿,断了曾国藩的粮饷。这个被曾国藩一手提拔上来的人,为了做大自己在曾国藩“后院”丢了“一把火”。而一直忌惮湘军的慈禧也在此时偏袒沈葆桢,这让曾国荃的被困又增加了时间,一加,就是两年多。
试过了各种办法均不奏效,曾国荃在听取曾国藩坚守的意见后,用了哥哥的笨办法--挖地道。虽然南京城地下通道多被守军监视,但抱着也许有空白地带的想法,曾国荃挖了一条又一条地道。终于有一条地道没有守军,在炸药轰塌城墙一角后,湘军终于攻破南京城,结束了这场恶战。
三场精彩的战役,三个不得不说的转折点,三个曾国藩不同的侧面,让我对他有了立体的认知。作为一军之帅,他始终把保全军力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全面分析战况,十拿九稳才出战。他用自己的笨办法,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顶着各方压力,他为清朝延续了生命,也为中华文明做了最大贡献--保全了那些文学经典,才让后世的我们得以窥见历史。
写,我喜欢的一切;
说,我表达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