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涵:难得一见
风倏然拂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圈圈成环,环环分散,来得快,去得也快,宛如惊鸿一刹。
水绿,是大片大片的绿,是成群结队的绿,绿的发翠,绿的耀眼,绿的安心。虽然不如青海湖那般清澈见底,碧亮透明,但微微混沌的颜色,却依旧闪闪发光,波光粼粼,让人眼前一亮。我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或许也可以与此媲美吧,不是景,只是这让人爱戴的颜色。
处于大堤之上,总有别样的感觉。河旁拔地而起的棵棵杨树屹立于中,远近不同的密密麻麻分布着,十分有层次感。他们的存在使这光秃秃的河干看起来丰富了许多。当我急于将这难得一见的景色记录时,离我极近的梧桐树歪歪扭扭的插入了我的摄像范围。冷风把梧桐树上摇摇欲坠的断枝吹得上下摆动,错综复杂的灌木丛和群群点点不知名的红叶点缀在树旁,显得杨树没有原来孤单的感觉,反倒是这喜庆的红色映衬了春节的氛围。
河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架上一座大桥,多半是用来通车的,但是观景也绰绰有余。石制的围栏,点点青苔布之于上,总有一种古老的感觉油然而生,看着这极具年代的河流,在这座高架桥下缓缓奔涌,石桥的影子倒映在河上,简直一模一样,这是一种绘画描不出来的对称感,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神奇。
水很柔,不像大海那般波涛汹涌,惊涛骇浪,倒是像一个不善言辞的小姑娘,羞涩地站在角落,但看起来却还是让人那么的舒服。水流很缓慢,流过的地方,就像清晨碧叶上的露水,划过叶尖,留下了一份无形的芳香,带来的是一种清淡的欢愉。
或许人间至味是清欢便是如此,在此不是清淡的菜品,不是清淡的生活,而是这让人看起来清淡的景色。它不气宇轩昂,不夸张高调,没有人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却能被它的景色吸引的驻足欣赏,为之折服。站在没有围栏的堤坝,在万树包围之中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润的是我的眼,喜的是我的心,暖的是我的肺,看的是最美的景,见此一景,真是欢欣。
春天的来临,总能使这河边焕发出勃勃生机。几棵生长在岸边的柳树冒出春天的新芽,树干健壮的仿佛注入了春的血液,一眼望去,总能看到柳树冒出的新鲜感。当刺眼的阳光照在这绿油油的叶时,折射出的光亮又总是让人十分的好奇。新抽出的枝条被小孩子戏耍的左摇右摆,但确怎么也耍不走那春天的气息。几个小孩子围在这粗壮的树干之旁欢歌笑舞,笑语欢喧,天真纯洁的笑声荡漾在宽广的河边,那是春的标志,更是春天的象征啊!
大堤旁生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便到了我的故乡,我虽与它今生无缘,但那是孕育我祖祖辈辈的宝地,有幸再见最后一面,也真是难得了。此处要拆迁,原本炊烟袅袅,高低错落的房屋,成了一摊废墟,碎砖破瓦散落一片,只剩那最后走出的土路。记忆中勉勉强强记得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感觉,有点混乱,也说不清。看着那本属于我成长的地方被几棵枯树没有规律的分散着,当我拨开层层树枝站在最中间时,那是我向往的生活啊!
爷爷奶奶争先恐后的讲述着这个屋子的故事,仿佛看到一砖一瓦都能道出其中神奇而据我遥远的来源,当我乖巧的跟着爷爷转悠着这个偌大的村子,在一堆堆的废墟里,他都能道出原来村民的名字,神情中透露着怀念,眼睛中散发出星星一般的光。我认真的听这,听着每个房屋的故事,想着每个家具的传奇,望着每棵时间长远的大树,看着每一位留在这个村子里最后的居民,我想,我们或许只有一面之缘,但我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壤,我却永远不能忘记。
天已不早,是时候踏上归家的路,看着车窗外渐渐熟悉的风景,窗外的微风拂过面颊,拂过我心中未曾在此成长的故乡,拂过这清淡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