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是哭大的(三)

上一篇说到刘备已经改换了八次门庭,后面还会不会继续改变的问题。答案是会。刘备第九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改换门庭的对象是益州牧刘璋。

只不过这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方式和性质都不同。

以往的投奔都是在兵败之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投靠他人,是被动求生存。

这次是以胜利者的姿态,作为一方势力被别人邀请(雇佣)而去,是主动谋发展。

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事后的发展正如周瑜所预料的那样,刘备就像蛟龙得到了云雨,一飞冲天。曹操得到刘备借到荆州的消息时,正在练字,醉心于他最喜爱的书法,一听到这消息,震惊得手里的笔都掉地上了。

赤壁之战后,天下除辽东公孙康以外,大的割据势力就剩下益州刘璋和汉中张鲁(关中处于小势力林立的混乱局面),曹操、孙权、刘备都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益州。

曹操的计划是从北往南,取道关中,先征张鲁,后取益州。

孙权是接受周瑜的建议,计划从东往西,沿长江逆流而上先取益州,后攻张鲁。

夺取益州,是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战略计划的第二步。刘备实现了得到荆州的第一步,接下来自然会迈出第二步。

赤壁之战期间,曹操太过骄傲,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痛失与益州结盟甚至控制益州的机会。

曹操南征荆州,益州牧刘璋开始担忧起未来,一旦荆州落入曹操之手,下一步会不会染指益州呢?为了防止这种可能,刘璋先后三次分别派中郎将阴溥、别驾从事张肃、别驾张松(张肃的兄弟)去联络巴结曹操,给曹操送钱、送粮、送兵。

前两次还正常,张松这次却出现意外。曹操竟然不接见张松,还将张松任命为边远荒僻的比苏县(今四川西昌地区)县令。那是汉代流放官员的地区之一,这分明是羞辱张松。

张松是个记仇的人,回去就在刘璋面前说曹操的坏话,说刘备的好话,劝刘璋与刘备结交,更进而劝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对抗张鲁和曹操。

命运真的是件说不清楚的事情。刘璋偏偏相信了张松的话,而派去结交刘备的法正(还有孟达)又偏偏是个卖主求荣的人,和张松一起出卖了刘璋。

刘备对此求之不得。一方面想方设法,甚至不惜威胁、耍赖,阻拦、消除了孙权西取益州的计划,一方面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镇守荆州(还有照看家眷的赵云),防备孙权,自己亲带庞统、黄忠、魏延等三万步骑入蜀。

刘璋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亲自出成都迎接刘备,还给刘备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军需、兵器、战车、战马。刘备吃饱喝足,东西拿够了,才带兵进驻葭萌关(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与张鲁对峙。

为什么把这次入蜀也算作一次投奔呢?理由就在这里。刘备是刘璋请来的雇佣军,来帮刘璋打工。刘璋是主,刘备是客。刘璋邀请刘备的目的,和刘表接纳刘备,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一样,都是拿刘备当挡箭牌,作炮灰,殊不知刘备是心怀鬼胎有备而来。

按照双方约定,刘备应该主动进攻张鲁,可是,刘备却按兵不动,大树恩德,收买人心,希图慢慢蚕食益州。

庞统则担心夜长梦多,立即献上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并提醒刘备,如果还是犹豫不决,将会使自己处于极大的困境之中,不可能这样长久地与各方势力相安无事。

西取益州的战略规划虽然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出来的,但真正促成这件事情的是庞统。在荆州时,是庞统打消了刘备的顾虑,坚定了刘备的入蜀之心。此时也是庞统在发挥作用。

凑巧的是当年十月,曹操率军征讨孙权。刘备立即采用庞统的中策,以回援孙权,也是保护益州为由要求刘璋提供一万兵马以及若干粮草。

刘璋此时有些警惕了,只答应提供四千兵马,粮草器械减半。刘备以此为借口激怒部属,指责刘璋。然后进军成都。

刘备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不是个出色的军事家,一生征战无数,却是败多胜少。此时攻打益州也不是十分顺利,无奈之下,只得紧急调遣诸葛亮、张飞、赵云带荆州主力入蜀增援,留下关羽镇守荆州。

(关羽不是个称职的方面大员,没有留镇一方的能力,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是个重大的失误,引发荆州失守。刘备被迫借孙权的刀杀掉关羽,被迫发动夷陵之战,最后身死白帝城。用人不慎付出的沉重代价)

就这样还是打不下成都,刘备还耍花招迷惑刘璋,叫人到汉中将投靠张鲁的马超招降过来,然后让一支部队伪装成威震天下的西凉劲卒,大张旗鼓地开到成都城下。

虽然成都城内还有三万精兵,足够军民吃一年的粮食,城中军民也都愿意拼死守城,但是刘璋看到死人太多,不忍心继续打下去,下令开门投降,部属无不为之痛哭。

刘备就这样使用武力蛮横地从刘璋手里夺取了益州,并以此为根基称王,直至称帝。

(其实,以这样的方式得到益州对刘备来说是有得有失,孰轻孰重很难说得清楚。得到益州,成就帝业,固然是一大幸事。但由此失去民心,多年累积的人设轰然崩塌,使(蜀)汉立国根基不牢,也是巨大的损失。

天下皆知,刘备取益州是恩将仇报,连庞统都这么想。在首战攻占涪县后的庆功会上,刘备、庞统两人都喝高了,庞统酒后吐真言,说:“征伐别人的国家还以此为乐,非仁者之兵。”

自己人都这么想,何况益州本地一直归顺刘璋的官绅士民呢?益州本地人始终不愿意与刘备集团合作,始终不认同(蜀)汉国的种子就是刘备恩将仇报“非仁义之师”种下的。

这颗种子持续发芽,长大后导致在面临魏国攻灭(蜀)汉国大战时,益州本地人不愿意为(蜀)汉国而战,纷纷主张投降。在压倒性的投降主张中,后主刘禅也只能去洛阳乐而不思蜀了。)

一个贩卖草鞋席子的个体工商户,不管怎么哭,痛哭、嚎哭、悲泣、涕泣……都不可能把自己哭成一个皇帝。

刘备不是一个哭娃,而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何谓枭雄?枭,猛禽,如雕之类;雄,猛兽,如虎之类。(汉朝时“英雄”一词是两个概念,“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以此引申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刘备是枭雄,不是后人通过对刘备一生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而是刘备还活着时,还没有成为皇帝时,甚至还在落魄潦倒寄人篱下时,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

这种评价来自于敌对方,来自于盟友,也来自于本方阵营。

刘备能成功登顶有许多因素,要一一细说太麻烦,只说其中最主要的两个:

一个是仁慈宽厚。这是刘备总是屡败屡起的原因,就像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那样,你以为他死了,他却爬起来了。

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什么都没有,白手起家。

曹操家有钱。他爹曹嵩没事可以花一亿钱买个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来当着玩。曹操可以用家财去征兵。才出道时还有带头大哥(袁绍)罩着。

孙权有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留下的基业,地盘、人才、军队。

曹操和孙权都有宗族子弟忠贞不渝地跟随。曹操的核心层是曹氏、夏侯氏兄弟为主的谯沛集团,辅之以颍川智囊人士。孙权的核心层是孙氏家族,辅之以江东士族。

刘备啥都没有,没钱,也没宗族兄弟相助,仅有的一个能打仗的儿子(刘封)还是认养的,剩下的都扶不起。(蜀)汉立国后的核心集团荆襄人士里,不要说没有刘备的宗族,连老乡都少得可怜,就只有张飞、简雍两人。

刘备有的就是仁慈宽厚的爱人之心。这个品质曾经感动了前来刺杀他的刺客,不忍心下手杀他。曾经吸引了荆州十数万百姓,紧随他逃亡,在当阳惨遭曹操虎豹骑蹂躏。也吸引了荆州世族豪强蒯、蔡、庞、黄、向、马、习、杨八大姓中的一半跟随他入蜀。

更重要的是,每当刘备死而复生,立足一地图谋东山再起之时,这个品质总是能迅速地帮助他集聚起一支为数不少的队伍。刘备就是依靠这些与他既无同乡之谊,又无宗族之情的人打天下。“仁义值千金”,大概就是指的这种情景吧。

这在宗族社会里尤其难得。宗族社会主要依靠同宗、同族、同乡、同年(同学)的关系为凝聚力,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奋斗。就像曹操和孙权那样。

从刘备与张飞结为姻亲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刘备很看重同乡之谊,刘禅的两位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虽然立第二位皇后时刘备已经去世,但第一位皇后能为太子妃,一定是刘备选配的。可供刘备选择的也一定很多。同乡尚且如此看重,如果有同宗同族的开国功臣呢?可惜刘备没有。

陈寿在《三国志》里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十分准确中肯。

第二个是坚韧不拔。这是刘备屡败屡战的原因。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到成功。

最少八次改换门庭,也就是刘备最少惨败了八次,有多少人能够经历八次惨败还屹立不倒,还奋发图强?

八次改换门庭,包括最后一次入蜀为客将,不论有没有实力,刘备都不愿意屈居他人之下。如果刘备愿意屈居他人之下的话,可以冠冕堂皇地以归顺献帝为名跟着曹操,老老实实地为曹操效力,轻松地求得一生富贵。

刘备不愿意屈居他人之下的品质,和他是天下枭雄的气概一样,也不是后人总结出来的,也是当时人,如曹操、吕布、周瑜等对他的认识和评价。

无论何时何地,刘备始终不忘初心。刘备的初心是什么?就是做帝王。证据有两个,一个是他为儿子取的名字。义子刘封,长子刘禅,合起来是“封禅”。

封禅,特指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是强调君权神授的特殊手段。封,指在泰山上筑圆坛以祭天;禅,指在泰山下的梁父丘设方坛以祭地。

还有个证据是他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后,屏退众人,关上房门,单独对诸葛亮说的那番从来没有对其他人说过的心里话,要“信大义于天下”。他这时还寄居在刘表手下给刘表当炮灰,仍然没忘记自己的志向。

刘备就像小说《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妖魔鬼怪险山恶水,始终坚韧不拔,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曹操曾经问过在荆州时与刘备共过事的裴潜,“刘备的才能如何?”裴潜回答说:“让他呆在中原,他可以搅乱形势,但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如果让他呆在一个偏远的边疆之地,又有险要的地方可以防守,那他完全可能成为一方之主。”

这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一个故事,如果真有其事,裴潜真算得上知人识人。

刘备确实不具备治理中原四方争战之地,无论在徐州,还是荆州,都治理得不好,最后真还是在边鄙之地依靠蜀道天险成为一方之主。

纵然如此,一个个体户能够在群雄争霸的环境里白手起家成就帝王霸业,仍然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一路上不要说哭了,就是有泪也只能往肚子里咽啊!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

  • 隆中对深得刘备欣赏,为何庞统获悉后,却冷冷地给了八个字?

    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迫不及待的问计诸葛亮,于是千古名篇<隆中对>就此出炉.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复兴汉室. 诸葛亮的隆中对,历史评价一直很高,还入选了初中语文教科书,多人 ...

  • 若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备关羽张飞加庞统守益州,蜀能否统一三国

    首先,万事皆有可能,但蜀汉能不能统一三国,涉及到很多原因,其中有两个关键原因蜀汉必须抓住机会解决,才能为统一天下创造条件. 这两个关健原因是: 一.蜀汉如何防备东吴不会在自己的侧翼捅刀子. 二.蜀汉如 ...

  • 破裂的孙刘联盟:背弃初心的恶果

    文 |李思达 从建安十三年(208)结盟开始,刘备和孙权两家在"为汉家除残去秽"的旗号之下,维持长达十余年的联盟.在此期间,虽然两家钩心斗角各有算盘,但总体上还是维持联合抗曹大局. ...

  • 【独家揭秘】| 周其运作品:荆州战略

     荆州战略 第一节  概述 荆州在三国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透过荆州背后,我们可以看到魏.蜀.吴微妙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荆州关系着蜀国的兴衰,乃至可以被看做蜀国走向强盛顶峰的标志与转向衰落的起点. ...

  • 不会用兵屡败屡逃 刘备半生“劳碌命”

    刘备像. <火烧连营>连环画. 50岁入蜀之前,刘备大半生都在奔波逃亡的路上. 汉灵帝末年,20来岁的刘备跟随校尉邹靖讨黄巾,踏上充军之路.因为痛打督邮,弃官亡命.跟随过大将军何进下属都尉 ...

  • 刘备有没有可能成功统一全国,最有机会是在哪个时候?

    刘备最有机会统一全国的时候是:当时刘备刚刚攻占荆南四郡,建公安城,派兵关.张.赵三人驻守荆州各隘口中,收庞统为军师,同时拥有卧龙和凤雏,在计划入蜀之际,又得到张松的暗中接应,北面曹操与东面的孙权又打得 ...

  • 刘备不是哭大的

    公元187年的一天夜晚,青州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郊外,惨白的月光照耀下,大地上一片狼藉,四处乱七八糟地铺满了残破的军旗.卷刃的刀矛.洞穿的盾牌,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阴风四起,让人不寒而栗心惊肉跳 ...

  • 刘备不是哭大的(二)

    刘备投奔陶谦时,原本自愿跟随刘备的田豫,借口母亲有病离刘备而去,改投了公孙瓒.估计田豫觉得跟着刘备没什么前途,还不如直接跟公孙瓒.刘备只能与他啼泣告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qu ...

  • 刘备求之不得的4大名将,一人吓坏张飞一人打哭关羽!

    三国时期,刘备以仁义和爱才著称,不过他最后也无法实现统一.纵观刘备一生,发现他错过的人才很多.如果有更多人相助,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但历史没有如果,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刘备错过的人才. 1.太 ...

  • 我向折纸大神许愿。大神说,这两个玩具我会折。我说,能用易拉罐折吗?大神哭了:三天之类……

    五一节就要到了,我向折纸大神许愿.大神说,我可以让你许个愿.我说,我想让落纸生花里所有的朋友都学会折纸玩具"雷神之锤"和"风暴战斧".大神说,只能写一篇教程文章 ...

  • 一个人格局变大的三个迹象

    人们常说,格局决定命运,那么,什么决定了格局? 有一本关于格局的书,作者吴军,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先后就职于谷歌.腾讯等顶尖互联网公司. 他没有像很多文章那样把格局细分为空洞的 ...

  • “大姨妈”三天就走了,是事出有因还是招待不周?

    "大姨妈"三天就走了,是事出有因还是招待不周? 2021-05-06 09:54 在女人的一生中,可以说几十年的时间里都会来月经,通常大家都喜欢把它称之为"大姨妈&quo ...

  • 狐大医 | 三分钟看懂孩子发烧怎么办?你的经验很可能是错的

    出品 | 山西省中医院 作者 | 山西省中医院肿瘤三科 裴云霏 编辑 | 胡鑫 每逢小孩生病,都会让爸爸妈妈感到焦虑不安,尤其是遇到发烧,更是让人手足无措,但很多父母或者老人都会给孩子使用一些&quo ...

  • 大 秦 三 蠹 ——我的读书笔记(三 首) 江南秋

    大 秦 三 蠹 --我的读书笔记(三  首) 江南秋 商  鞅 --夜读<商君书>想到的 夜读<商君书>,在一场噩梦中 与变法的商鞅迎面相遇 朦胧的血肉,在午夜的哑默中 被慢慢 ...

  • 20首宋词中的春天,唱尽大宋三百年沧桑

    TA说 原创|发布:2019-02-13 10:07:24    更新:2019-02-13 10:07:24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难以想象,三百余年的大宋王朝,若是少了宋词,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如果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