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明教授经验方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案例举隅

第 1668 期

作者 / 1柏越隽2王玉明1山东中医药大学耳鼻喉科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编辑 / 许红红 ⊙ 校对 / 钱秀华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1 病例资料

患者刘某,女,53 岁,因“右侧鼻痛,鼻塞,流黄涕,右侧眼眶痛2 年”于2018 年 4 月12 日于我院门诊就诊。患者2 年前无显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痛,鼻塞,流黄脓涕,味臭,伴右侧眼眶疼痛。自行口服消炎药及鼻炎药(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现症见:右侧鼻周疼痛,鼻塞,流黄脓涕,味臭,伴右侧眼眶疼痛,咽痛咽干,无明显头痛,无鼻出血,无涕中带血,无视力模糊及视力下降。耳鼻喉专科检查:右侧眼眶处及右上颌窦区触压痛,外鼻无畸形,鼻腔黏膜充血,鼻中隔无偏曲,双侧下鼻甲肿大,右侧鼻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未见明显新生物,右侧眼球运动正常,未见眼眶周围膨隆,咽部黏膜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侧索稍充血,咽后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双侧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中医四诊:面色红润,皮肤色泽无红肿,无异常气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纳眠可,小便可,大便黏腻。辅助检查:我院行鼻窦冠状位CT 示:右侧上颌窦高密度影,右侧上颌窦内组织密度不均,内可见气体及点状钙化,考虑息肉或真菌性炎症可能。(见下图1、2)

图1 -2 冠状位鼻窦CT 32 层平扫

二诊:患者右侧鼻痛,右侧眼眶疼痛症状减轻,鼻塞好转,黄涕减少,咽干,咽痛减轻。纳眠可,小便可,大便黏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中药上方去僵蚕,加藁本15 g,水煎服7 剂,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中药煎煮方法同上。三诊:患者右侧鼻痛、眼眶疼痛及鼻塞症状改善,自觉右侧鼻肿胀感,黄涕明显减少,仍觉咽干,无咽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脉细滑。治法:中药上方去藁本、蔓荆子,加玉竹、沙参、僵蚕各15 g,水煎服7 剂,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中药煎煮方法同上。四诊:患者无右侧鼻痛及眼眶疼痛,稍有咽干,鼻通气可,无流黄涕,无咽痛,声音稍沙哑,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滑。治法:中药内服上方去黄芩,加木蝴蝶9 g,水煎服7 剂,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中药煎煮方法同上。

辅助检查:治疗后于我院行CT 检查示:右侧上颌窦点状钙化较前明显减少。(见下图3)

图3 冠状位鼻窦CT 32 层平扫

中药巩固治疗:中药上方去沙参,加牡丹皮12 g,水煎服7 剂,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中药煎煮方法同上,嘱其避风寒,畅情志,忌辛辣、腥膻发物,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随访:分别于疗程结束后半年和一年内随访,患者鼻部无明显症状,无头痛及其它明显不适。

2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将其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大类(其中,非侵袭性分为真菌球型和变应性,侵袭性分为急性爆发性和慢性)。其中真菌球型鼻窦炎在临床最为多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多见于单侧发病,上颌窦发病率最高。鼻窦CT 检查是真菌性鼻窦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终诊断依据,CT 影像表现以(1)单侧、单窦多见;(2)窦腔内有不均匀的稍高密软组织影;(3)病变中心及窦口区出现斑点状、条状及结节状钙化灶。(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在临床上,鼻内镜下手术是西医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最有效手段,其治疗原则是完全清除鼻窦内真菌团块及其累及的周围组织,术后开放窦口以充分引流,进而改善鼻窦内环境。目前中医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病例较少。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