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缘何受宠
由于长期被假相迷惑,致使对战国剑的研究走了许多弯路。下面先分别说明六个难以解释的现象。其一, 为什么剑体上剑身与剑柄的颜色不同。 在许许多多发掘出土及藏界的战国青铜剑表面,可以看到两种颜色(不含复合剑、全黑色剑及全绿色剑),从部颜色浅、格部至首部颜色深得发黑, 这是多数剑的现象。 如果大多数剑从格部至首部为分铸, 采用了不同的含锡量,致使表面颜色不同,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包括著者在内并无人认为多数战国剑是从格至首采用了分铸。既然整铸就应为同一合金,同一合金前提下,格至首部的颜色,与从部不应有如此大的差异。
青铜剑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伴随着吴越两国的鼎盛颓败而衰落,但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却始终保留至今,它的铸造技术让现代人叹为观止,它利刃出鞘的瞬间让人重回千年古战场的刀光剑影……
凡表面经过加工的青铜剑,其格部与剑身接合部位的内角较为尖锐,现代机械将这种性质的角称之为清角。大多数剑的从部自格至锋有三条线,都呈现了棱角分明的加工态。棱角分明体现在两个面的从与锷(刃)的分界线上,这两条线一直通到锋,两从中间的脊线也一样,在两从上难以看到磨痕。如果采用手工打磨,棱角都会被磨秃。靠手工不会达到棱角分明的效果,说明大多数剑经过了铸后的机械加工。这种加工态一直到格下的拐角,但不论采用手工打磨还是采用机械加工,也不论机械加工是横向还是纵向,格部与从部接合部位的内角,皆不可能被加工出清角。著者曾采用范铸技术铸制过许多青铜剑,因是整体铸造,铸后格部与从部接合部位的内角始终达不到清角,或呈现钝角,或因格与从的厚度差别大而出现内角凝固时收缩成凹槽。
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有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货币等等。酒器类中又有爵、角、尊、勺等二十多种器种。每一个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出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中的样式也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从文物角度来说,这无疑增加了坚定的难度。鉴定难度加大,反过来又使研究赏析更富有情趣,青铜器也更具有吸引力。要从海量青铜器中辨别真伪,内行的专家一般从器型上来做分析,器型上作伪一般分为整体作伪、器物部分作伪。还有后刻花法、新胎贴老锈、伪造铭文等方法。
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象征,那么青铜器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历经夏、商、周和春秋战国,兴盛了大约一千五百年,尤其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达到了顶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闪闪发光。在中国夏商周时期,夏代作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时期,其青铜器的审美特征突出地表现在酒器和兵器的造型形式和纹饰意蕴之中;进入夏商时期,大量的礼器和兵器形成了中国青铜器造型的基本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
中国的青铜剑开始为短剑,长度在二三十厘米左右。对其起源有多种推测,有学者认为是脱胎于铜矛头,也有观点把早期青铜剑中的重要种类——青铜匕首认作是青铜短刀的继承者。但目前比较明确的是,大约到了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春秋晚期,吴越地区在青铜剑的铸造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再加上中原的主要作战方式从车站转为步战,就推动了中国青铜剑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涌现了一批传世名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