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豪言变空谈:支付宝两项核心功能被限制,学生群体或无法使用
一夜之间,从被全网网民热爱的“马爸爸”到人人唾弃的“资本代言人”,曾经一手打造出中国最大商业帝国的马云似乎在自己“五十知天命”之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本计划在2020年11月6日上市的蚂蚁金服在11月3日被临时叫停。
蚂蚁金服,全称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小微金融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2020年7月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集团。而关于蚂蚁金服最为人熟知的两项功能莫过于花呗与借呗。
其中蚂蚁花呗自2015年4月正式上线,主要用于在天猫、淘宝上购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80、90后消费者的喜爱,相关数据显示花呗的用户33%是“90后”,“80后”用户则占48.5%,而“70后”用户是14.3%;而且蚂蚁花呗对于中低消费人群的刺激作用更为明显,在蚂蚁花呗的拉动下,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的人群,消费力提升了50%。
其实早在建立支付宝的时候,就有多家媒体谈及其风险,而面对这种质疑,马云则是放出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去改变银行。但是,从事实发展来看,花呗模式与信用卡模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信用卡的申请需要经过繁琐的资格审查,对个人收入的门槛更高;而花呗则相对比较简单,实名认证即可申请,即便是毫无收入的学生群体也可以申请,而且花呗的分期手续费更高。
我们必须承认,蚂蚁花呗的的出现冲击了传统信用卡的业务,同时也改变了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习惯。但这培养了一大部分人,尤其是学生群体超前消费的习惯。但是学生群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更多则是家长的生活费,一旦这种习惯形成恐怕就是一个无底洞。近日《金融时报》就此现象评论道“如果大型互联网企业大量展开金融业务,却宣称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那不么仅仅是包庇监管,更容易无序扩张、造成风险,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
近日,银保监会与央行联手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对于花呗、借呗类似的网络小贷有了明确、统一的监管办法,大概监管规则如下: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经营:该办法中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经营,实际上花呗与借呗的业务全部在位于重庆的阿里小贷经营,未来这类小贷公司必须接受地方金融监管,也将会对蚂蚁集团的小贷业务造成影响。
限制贷款机构的杠杆上限:此前马云的阿里小贷只花了30亿元的资本金,通过打包成债券的方式在四年里重复操作了几十次,最终将30亿元借出了3000亿元,而实际中的杠杆率超过100倍,大部分借出去的钱的风险都被投资人承担了。
这次对小贷机构的杠杆作出了限制,要求在贷款业务中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意味着蚂蚁集团借出去的3000亿元当中至少拿出900亿元的资本金,非不是30亿元了。
对小贷金额做出限制:该办法中要求小贷最多不得超过30万元,或者不得超过本人三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两条规则中金额最低的为最高贷款金额。
按照这项规定来看,支付宝花呗和借呗的这两项核心功能将被限制,学生群体或许之后将无法使用这两项功能。在我们看来,不管额度大小,花呗和借呗确实会让人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而学生作为无收入群体,确实不适合使用此类功能。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