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犬也能携带、传播狂犬病病毒?
撰文 | Innorld
来源:还有生老病死
10%左右的健康犬携带并传播狂犬病病毒?
近日,浙江萧山初中女生“疑似”(家属称医院并未确诊)罹患狂犬病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这种高度致死性疾病的热切关注。
其中,引发最高度关注的是,患者弟弟在9月份被年内家中养的第二条狗咬伤,当时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弟弟至今安然无恙。
在弟弟被伤后,患者也“回忆”称,自己在7月份时也曾被这条狗“伤害”,当时没有告诉家长,没有就诊,也没有注射疫苗。家长认为时间已经过去2个月,也就没有追加处理。
现在,很多人认为正是这一次的暴露导致女孩感染了狂犬病。
但是,据患者家长称,涉事犬一直没有表现出患病症状,直到女孩发病(11月6日)后几天才被丢弃。
按照目前的理论,健康犬是不会携带和传播狂犬病毒的。
这样,即使女孩最终被确诊狂犬病,也可以确定与家养的第二条狗无关,至少与7月份的那次伤害和没有注射疫苗无关。
但是,很多人对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健康犬不会携带和传播狂犬病病毒”的说法存疑,其中,包括我国医学界的一些人士。
比如,“大象新闻”于12月16日发表的一篇题为“杭州被狗咬伤女孩并未确诊脑死亡 家属或将起诉萧山疾控”报道中,接受采访的某传染病学专家就称:
“携带狂犬病毒的狗唾液中含有病毒,大概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几率会出现健康状态携带病毒的情况,其唾液具有感染性,但狗仍不会发病死亡。如果被这样的狗咬伤,也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毒。”
也就是说,这位专家认为“健康犬一样可以携带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这是真的吗?
假设是真的,将会有什么后果呢?
健康犬不会携带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我们还是先说答案。
很明确:健康犬不会携带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如何来证明这个命题为真?
一方面,从来没有人从“健康犬”体内和唾液中检测到狂犬病病毒?
有人或者会说,你能对全世界所有“健康犬”进行检测来证明都不携带狂犬病病毒?
我们当然不能用“穷举法”来证明这一点,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
假设健康犬(10%)可以携带和传播狂犬病病毒,那么,从进化学角度来说,结果只有一种:
可以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的蝙蝠目和肉食目哺乳动物,或狂犬病病毒,两者必有其一会灭绝。
狂犬病病毒和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是属于狂犬病病毒属的系列带包膜的负链RNA病毒,外形上呈子弹状,大小仅有200 nm x 80 nm。
已知,狂犬病病毒属的病毒可以感染任何哺乳动物,主要是在哺乳动物中密集分布的神经元细胞而引发狂犬病(因此,“狂犬病”这个病名实际上是对犬带有污名化的命名)。其中大多数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中文词汇的确不够丰富,在涉及科学问题的翻译时经常很难精准表述)感染所致。
狂犬病,也就是狂犬病病毒主要在喜欢互相撕咬的蝙蝠目和肉食目哺乳动物中传播,传播途径是通过感染性唾液与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最常见的是通过咬伤,也可以通过抓伤或舔舐传播。
病毒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是从肌肉与神经接头的所谓“运动终板”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被吞进神经元细胞。
然后,沿着运动神经轴索逆性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转运。
在转运期间,病毒不会进行复制,也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诱发免疫反应,因而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即不会发病。
直到病毒被转运到脊髓,才会大量复制,并快速扩散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它再不可能继续保持“低调”,就会引发免疫反应而发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脑炎。
到此时,大量病毒可以通过神经“顺行性”快速分布到全身。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大量病毒会沿着神经进入唾液腺而被分泌进入唾液而排出体外。
目前认为,唾液是活的动物外排和传播病毒的唯一途径。
当然,由于发病后症状发展存在从无到有,从轻到重的过程,一般在发病3到5天内,症状可能会表现轻微,而唾液却带有病毒,是狂犬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时间窗口。
就犬导致的人类狂犬病而言,几乎都是在这个时间窗被传染上的。
我们知道,从病原体感染到发病之前这段时间被称为传染病的潜伏期。
由于狂犬病病毒从外周向中枢神经的逆行转运速度很慢,因此,狂犬病的潜伏期比多数传染病长得多。
而且,由于影响转运速度的因素较多,潜伏期存在巨大可变性。
通常说,大部分狂犬病的潜伏期在1到3个月之间。
实际上,根据统计,潜伏期处在31天到90天的仅刚过半数,占54%;约30%在30天之内,15%超过90天,超过1年的仅有1%。
狂犬病的传播和在动物种群的维持
如上所述,狂犬病主要在能互相撕咬的蝙蝠目和肉食目哺乳动物中传播,传播途径是通过感染性唾液与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最常见的是通过咬伤,也可以通过抓伤或舔舐传播。
像人类、草食性动物,尽管可以被传染狂犬病,感染个体通常不会传播病毒。
总体上讲,狂犬病病毒感染有以下几个特征:
狂犬病病毒具有极高的致死性,自然状态感染动物发病后病死率为100%,绝大多数死于发病7天之内,没有活过10天的,尽管存在于蝙蝠的一些病毒的致死性低于在犬类中传播的病毒;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对象是相对长寿,繁殖相对缓慢的哺乳动物宿主;狂犬病病毒具有相对较长的感染期,病毒进入生物体1周内(通常2到4天)都可以发生感染;狂犬病病毒主要在具有一定密度的物种的同种成员之间的传播,并可以在宿主和病毒之间建立一种长期共存的平衡,即在动物种群中维持长期存在和传播。从生物进化学角度上讲,以上几个特征组合在一起应该会迅速消耗种群中的易感个体,最终导致宿主和/或病毒的灭绝。
然而事实却是,数千万年以来,狂犬病病毒可以在动物种群,特别是可以自由交集、喜欢相互撕咬易于传播这种病毒的野生动物中长期保持存在和传播。
狂犬病病毒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目前的证据表明,尽管狂犬病的病死率高达100%,这种病毒却可以通过系列机制维持在动物种群中的存在和传播:
一方面,发病后疾病快速的进展和100%的病死率决定,可以传播病毒的患病个体,以及传播时间窗都极其有限,从而导致病毒不可能形成流行,只能维持极低水平的传播,这保证了动物种群不会灭绝;
另一方面,100%的病死率+极低水平的传播为什么没有导致病毒的灭绝呢?
这是因为,该病毒主要在喜欢相互撕咬的哺乳动物中传播,而发病可以极大地强化这些动物的攻击性,使得患病动物更容易咬伤其他动物而促进传播;同时,也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一点,相对更长,而且极大可变的潜伏期是帮助该病毒免于灭绝的一种生物学特征。
道理很简单,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周期都在数月之间。这种病毒通常长达数月的潜伏期可以允许,动物即使感染了病毒照样可以繁殖新的个体来补充更多的易感个体,这同时有利于宿主和病毒的维持。
假设10%的健康个体可以携带和传播狂犬病毒
如上所述,发病后疾病快速的进展和100%的病死率决定的很短的窗口期极大地限制了病毒的传播,从而可以“保护”动物种群不会灭绝。
假设,无论是没有接种疫苗形成免疫保护的流浪狗,还是蝙蝠或野生食肉动物种群中有10%的健康个体可以携带和传播狂犬病病毒,这些每个个体理论上可以有长达数年的病毒传播窗口期。
非常容易就可以想见,不要说10%,一个种群中即使只有一个健康个体可以长期传播病毒,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种群中的所有易感者都会被传染。
而被传染的绝大多数个体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发病,并在发病后数天内死亡;仅有少数个体继续增加健康携带者的数量,可以继续传播病毒却不会发病也不会死亡。
这样,如果这种病毒不被灭绝,那么,可以传播这种病毒的动物种群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濒临灭绝的边缘。
而事实是,可以传播狂犬病的蝙蝠或野生食肉动物种群不但没有灭绝,也没有见到成批成批地因狂犬病发作而死亡的现象。
这足以说明,可传播狂犬病病毒的哺乳动物种群中不存在健康携带者的问题,健康携带者高达10%更是完全不可想象。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还有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