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捧它,但别过头

导 语

诸如《第一次的离别》这样的少数民族电影对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可能都是陌生的。观众们常年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抑或是接受到的,多是汉语语境下的“精神污染”、好莱坞的过度娱乐。对比之下,少数民族电影则成了一股清流。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人变得愈来愈浮躁的今天,它们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更平静真实的艺术表达遗世独立,获得了影迷们的关注。

正文共2533字

预计阅读需4min

01

不少观众知道,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最近一次引起广泛关注是在2017年的夏天,《冈仁波齐》上映。

这部由第六代导演张扬拍摄的、以旁观者的角度“客观”观察的伪纪录片,从数位藏民的朝圣故事出发,挖掘藏族人关乎信仰的生存故事。该片所展示的藏民之纯粹信仰,深深地震撼了那些从无信仰的人。对浸淫现代文明已久的许多汉族人来说,它无疑挑战了他们对信仰无用的一贯看法。

有人看罢,开始好奇:中国的这片土地上,是否真的存在那么一批人——他们的物质水平远落后于现代城市,然而生命和思想却不受污浊;

有人看罢,权当一次猎奇,对他来说:与自己无关的人、事、物都不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这片土地上,真的有吗?

其实,藏族导演松太加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你看过他的《阿拉姜色》,你便明白,该片动人所在,绝不是西藏风景的一次性消费,或人初看藏语电影时有的奇观感受,而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藏族人。

相较于《冈仁波齐》偏向严肃、神圣的表达,《阿》更加“世俗化”,松太加是将有关生死的信仰表达同家庭关系联结,在神性与人性中寻找微妙的平衡点。换言之,不同民族、不同母语的观众,往往能在片中发现且体会到普世性的人类情感,并由人及己、产生共情。这,便是松太加的高明之处。

你以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天花板就到这里了?

不,万玛才旦用《塔洛》告诉观众:西藏,还大得很。

《塔洛》让观众看见的,不止粗粝苍茫的青藏高原、藏农的生活细节,还有无法忽略的、原始文明同现代文明的交手冲突;最重要的,是以塔洛为缩影的许多藏民内心深处的自我身份认知

当你看完这部电影,一定会被《塔洛》那种充盈的、迷茫的、荒芜的情绪包围,仿佛被一瓶刚开的烈酒所控制,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总之,近年来的少数民族电影无疑是中国院线的意外之喜、是中国观众的福音。

02

原本以为,以新疆为故事背景的维语电影《第一次的离别》,能够延续以上三部藏族题材电影的成功。然而,结果却令人有些失望。

许多看过的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描述里,三个短语高频出现——纪实性拍摄、唯美新疆、诗意。

关于纪实性拍摄。如果不去特意了解,你大概不会知道,《第一次的离别》没有剧本。影片的创作团队先是进行了一年的纪录片观察拍摄,然后再经过两年驻地拍摄,最后通过后期剪辑,成就现在的剧情片《第一次的离别》。

所以,当观众看到——小女孩凯莉与同学们朗诵王维的诗歌,或是在家长会上因老师批评而流泪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感叹:“这不就是小时候的我吗?!”抑或是看到凯莉因迟到而流泪、凯里和弟弟居家生活等情节,也会知道这就是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捕捉。

诚然,该片碎片化、间断的纪实画面在单个情境下,确实精彩亮眼;但倘若放眼全局,这样做反而弄巧成拙。因为观众看完,一定会发出疑问:”这到底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

一方面,可以看到片中许多明显具备导演主观意识的镜头出现。导演一直试图通过纯粹的视听情绪、角色表演来打动观众,这无疑是剧情向的野心;

另一方面,电影的许多片段却是完全的纪录片片段。

两者杂糅的结果是1+1≠2

其实,《第一次的离别》是用碎片化的纪实去组接情节,使观众沉浸于现实素材、而非故事本身。

即便退一步说,从故事角度,《第》也是非常平淡无奇的。就以男主角艾萨和他母亲为例,电影一直展现的,是艾萨“单方面”对母亲的强烈牵挂、不舍。无论是寻母也好,照顾也罢,母亲这一角色却始终因患病而无法做出回应。

难道仅靠一个孩子,就能完成母子情深的戏码?艾萨的形象真就那么生动吗?

另外,电影对成人的刻画也太简单了

简单到他们只是为了剧情连贯而出现的地步。不管是艾萨的父母,还是凯莉的父母,他们留给观众的印象实在太浅。纪录片素材里,成人们念白式的台词,让观众难以感受情绪、进入剧情。故而小演员们和成人的“互动”效果大打折扣,电影流露出干瘪的情感

唯一值得称赞的,是艾萨、凯莉、凯莉弟弟三人的故事线,真实而深入地表达了三个孩子之间的珍贵友谊,同时不乏童真、乐趣。故而,凯莉姐弟与艾萨的离别,才是真正的“第一次的离别”。

美好的景色总能让人联想起诗意。

冬夏两季,风景各色。大远景里,是呈渐变紫的傍晚天空,是见证千年历史的胡杨,是苍茫无际的沙漠。甚至,连小小的置羊窝、摘棉花,都独具美感。而在田间,色彩缤纷,仿佛一幅幅油画。对比学校的庄严、严肃,乡间显得温软、美好。到了离别场面,温和色彩与情绪之伤则成了强烈对比。

这些画面确实美。当导、摄、后期调色下足了功夫,从视觉上为观众造了一个千里之外的梦,“诗意”也就出现了。

偌大的空间,小小的人影闪闪烁烁,观众在电影院只听得见风声;旁观者因为小孩们天马行空而忍俊不禁,镜头慢慢向后拉,向上摇,直到画面充盈着完全的天空……

但这些并没有和故事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回到之前所说的,电影的故事是“碎”的、没有张力。就连诗意,都是碎的。稍微同那些我们常说的有诗意的电影,例如《地球最后的夜晚》、《重庆森林》、《乡愁》……来做比较,《第一次的离别》明显是稚嫩的。我猜想,这或许跟导编的创作定位有关。其实,只拿电影中艾萨和凯莉的经历来说,电影就可以走现实主义的路子;但从成片来看,电影似乎是要观众去感受“情绪”?

两者融合得并不好。只靠几滴泪、几句安慰就能打动观众了吗?悲伤的情绪来自台词说教式的直接强塞,情节的刻意安排。就算画面再美,这样的情绪也是廉价的。既然选择了偏现实题材的叙事角度,至少该好好打磨剧本厚度和人物塑造吧?但电影没有这么做,而是试图用弱情节、视觉美来伪造一种诗意。

你会被这种诗意打动吗?

《地球最后的夜晚》同样弱情节,同样重视视觉体验,为何它就叫有诗意?因为从一开始,地球的基调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从剧情设置到拍摄手法、电影结构都在为主题——一个中年男人的记忆而服务。毫不拖泥带水,毕赣清晰地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总之,《第一次的离别》没有把握住题材背后的重点,氛围营造做的也不到位。弱化情节的做法更是减分。作为处女作,只能算是平平。

03

最近,万玛才旦导演新作《气球》又在平遥大获好评。有观众说,它相对万玛导演以往的片子剪辑节奏更快、剧情更成熟。无疑,中国的少数民族电影人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在未来,观众能够看到更多的、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

这些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为中国许许多多的影迷们造梦,也在慢慢填充中国电影史的空白。但同时,最好不要因为“少数民族”的标签,就影响我们对它们的判断。

拍得好,可以捧,但别捧过了头

----

内容:江边小二郎(感谢)

编辑校正:慢慢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