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花篮、挂布标、放焰火,鄂州市民生活中的新俗
送花篮、挂布标、放焰火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都说,都市的生活新潮、时尚、节奏快、色彩斑斓,但那千百年来的传统的主色调--红色,依旧是都市文化中的最亮点。可不,当人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行走在大市长街、漫步在里弄小巷的时候,那一排排、一串串的“红灯笼”随处可见;千家万户门楣上的“红春联”、红“福“字依然十分耀眼;店铺、地摊上各式各样的“中国结“、“红飘带“象云霞、象火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红色物象,都散发着一股股市井文化的馨香。
一,在花团锦簇、四季如春的鲜花商店内,有一种被称之为“花篮“的礼物,深受顾客的欢迎。这种所谓的“花篮“并非日常生活中的“小花篮“可拎可挽,可以捧送,它只是一个红红的圆筒子 ,盘口上面安放一些“喇叭花“、“太阳花“以及陪衬的绿叶等,制作比较简单,外观却通红艳丽,具有红火、兴旺、喜庆的寓意,是公司经理、店铺老板们的喜爱之物,所以,人们把它当作一种时兴的馈增礼物。其实,据一位资深的女老板介绍,早先,这种“花篮“沿海一带叫“花架子“,西方一些国家称之步为“罗马柱“。通常是用藤条、竹枝做基本架子,后来便用上铝合金、或不锈钢,再插上一些淡雅的花草,仅仅是美化居室供人观赏而已,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寓意。改革开放以后,内陆一些聪明的商家采取“拿过来“的办法,就地取材、锦上添花。首先用“芦苇条“将骨架编好,然后用红色的纱绸制作成圆筒形的花架子,难得的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鲜红的圆筒上,镶上四个醒目的金色大字--“开张大发“、“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等。有讲究者还在盘口的花叶中,配以“元宝“、“榆钱串“,寓意开业花篮是“聚宝盆“、“摇钱树“,这样,使花篮更富有“恭喜发财“的民俗内涵。所以人们索性把这种翻新之物称之为“开业花篮“……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旧时那种“一封鞭、一块匾、一副对联“的传统馈赠方式已不复存在。如今,无论哪家店铺开业,门口便摆满了同行和亲友们赠送的花篮。若遇上那些大型的商贸集团、公司举行揭牌剪彩仪式,这种时兴的开业花篮便供不应求,届时,锣鼓喧天、车水马龙、顾客盈门。人们纷纷说:“开业花篮象一串串鞭,一套套锣,是点燃市井文化的一把火红火半边天,热闹一条街……”
二,在繁华的都市里“布标“是人们常见之物。它的外观虽没花篮那么艳丽,一般也没有什么民俗内涵,可它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舆论宣传品。如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节日、庆典;广场文化体育盛会;各条战线的新闻、标语口号,以及商业信息、广告宣传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一条红布标,印上一句特定的文字内容,横挂在大会堂、广场或街市的显眼处,整个社会都会关注,人们也就一目了然。然而,曾经何时,这些独特的宣传形式,在二十年前,却只能靠满街张贴的那些“油光纸条“来完成。所以人们说布标的广泛应用,它张扬的是“时代的进步,商贸的繁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地产业日益发展,民居工程一片又一片,尽管人们看到的是高悬的吊车,听到的是机械化的轰鸣声,然而,那些长期流传的“工匠习俗“象“报春花“、“平安符“一样,依旧融合在大小工程的始终。无论是豪宅别墅还是普通楼房,都得要举行一次简单的“奠基剪彩“仪式,(寓意今人建造的基业深扎大地,蓬勃向上);工地主要通道口,得用松柏、竹枝搭一临时的“门楼“,上面写着“紫气东来“或“紫微高照“的字样(寓意工程始终在祥瑞之气的笼照中)旧时修建民房,工期到了“树柱上梁“的时候,主家得办“上梁酒“以祝贺工程顺利,新屋即将落成。如今,高层楼房盖最后一块“预制板“时,虽当时不请酒、不放鞭、不搭红,但人们那种“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期盼、喜悦之情实难抑制,这时候,红布标便派上了用场。届时,人们纷纷将二十多米长的红布标,上面印着×××单位热烈祝贺×××施工单位×××工程顺利封顶“的字样。当天晚上,建筑商自然是“焰火半边天,酒席如流水“以示酬谢。如此一条条竖挂在新楼房上,从十几条、几十条到上百条红布标,格外红火、气派、壮观,尤其是到了万家灯火,霓红闪烁的时候,这种时尚的新亮点吸引着广大市民,人们说,红布标送的是情挂的是礼,横竖两相宜。传统的礼尚往来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将蔚然成风。
三、自打市区“禁燃“以来,昔日那种“五千响,万字头,不是开张就是喜酒“的市俗景观,被响声不断的“冲天炮“、和“礼花“所代替。开始乍听,还以为是“响雷“!是“开山炮“?后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此,每逢重大庆典和传统佳节之夜,“火树银花不夜天“只见那一束束、一团团在夜空绽放的烟花焰火,把周边的村镇装点得异彩纷呈,分外妖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远离市区的烟花焰火,不单单是“应节之物“而且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喜讯“、“捷报“的先兆,诸如婚嫁、得子、寿诞、店铺开业、商厦落成等,人们少不了要高高兴兴地花上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捧回什么“笛声牡丹“、“紫气东升“、“百乐园“、“金丝银柳“等,然后择个吉日吉时敲锣打鼓地“放它一放“风光风光。不少的农户,因儿孙考取了“名牌大学“全家不用说有多么高兴,接到通知书的当天晚上,一般的都要燃放了几盒“欢乐天堂“,当亲友、邻里们纷纷前来仰天同乐的时候,家人乐呵呵地说:“这真是喜从天降喜从天降呀……“人们不尽感叹,这种“传播人类和平友谊“的烟花焰火,从来就是国际国内大都市庆典时的“专利品“,如今却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这实在是一件国富民强之喜事。由此不难看出,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新事物亦层出不穷,反映现代都市风貌和人民生活情趣的时尚活动,将成为一种现代习俗而被人民长期沿用。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人民对传统的社会习俗日趋淡化,一些适应现代城市土壤的时尚新俗,将成为我国民俗发展的主流。
本文作者系鄂州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市著名民俗专家 邵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