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墨染高唐——山东诗词学会高唐诗词研学班学习体会(三)

山东诗词学会高唐诗词
研学班学习体会
作者:冯晓晴
总编:慢半拍
诗情画意,墨染高唐。为期两天的诗词研学班学习落下帷幕。回想起这八场讲座,意犹未尽。作为青年教师,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一次诗意盎然、文气十足的诗词盛宴真的是十分荣幸。八位教授分别在诗词的起源、发展、创作和创新等方面,演绎诗词故事,分享个人研究创作经验,旁征博引,异彩纷呈。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钟振振讲授《词的格律与创作》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一个“足球粉丝”钟振振教授对于诗词的热爱,一首《海归吟》生动地展现了“比兴体”,“便到重洋也蒸汽,归云作雪壮昆仑”大气磅礴,展现了海外学人纷纷回国报效祖国的盛况。在演绎大龙湫瀑布盛况时,一首七绝赢得满堂彩。“一绳水曳素烟罗,百丈悬疑织女梭。何用秋槎浮海去?攀援直上即天河。”妙绝!钟振振教授的讲授,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启示。写一首好诗词,不意味着放进古人的诗词中不辨真假,而是真正的记录我们一个时代的风华。而所谓世界那么大,古人没有走遍每一个角落,即使走过也未必留下千古一绝的好作品,所以诗词的创作需要冲破传统思想桎梏,摆脱束缚,真正展现时代风采。这也正和此后阎兆万教授所讲述的《新辞入诗:现代语境中的诗词创作》有着相似的观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由俗到雅,由雅到俗,这是一个无尽的创新轮回。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理论,是从众多诗歌作品研究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研究一个时代的诗歌,而诗歌理论给诗歌带来的条条框框,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诗歌的自由发展,因此由词到诗到曲,古代文人在诗歌创新方面也诗绞尽脑汁。到如今,我们虽然欣赏古典意蕴浓厚的雅致诗词,但是新辞入诗,展现一个时代风貌也是诗歌的一个特定的作用。这个诗歌创作中的巨大误区,经此茅塞顿开。
作为青年教师,在如何让学生爱上诗歌这个问题上思考良多。曹辛华教授用吟诵的方式引入,通过将诗词带入现代歌曲旋律进行演唱的方式演绎诗歌,平声拉腔,仄声顿腔,抑扬顿挫,新奇有趣。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许多启发,能够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愉快时光总是很短暂,但却留给我无尽的思考。诗词的魅力,诗词的真谛,需要我们慢慢领会。我们也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爱上诗词,传承诗词文化。

作者简介:冯晓晴,山东茌平人,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现于高唐县第二中学任教。

(0)

相关推荐